师弟妹们好,这里是一位在22年汉语言文学插本考试中成功上岸公办的师兄。汉语言文学一直是历年来的热门专业,需要大家平时的积累,以及一个认真的备考过程,跨专业的考生更是如此。我现在便把我在家自学半年并最终成功上岸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方向。
只是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并无最佳之说。这里把我每个学科具体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更好记忆和学习。也需要各位按需选择、自行取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汉语言文学专插本考试的科目有四:大学语文、政治、英语、汉语言学科综合,现在一一介绍我的经验给大家。
备考资料
1、大学语文(徐中玉老师主编《大学语文》、小红本、专升本必刷2000题)
2、英语(小红本、专升本必刷2000题)
3、政治(小红本、专升本必刷2000题)
一、大学语文:
总的步骤是,我在开始学大学语文时,是从徐老师教材中的现代文开始的,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先认识了这些文学常识,再对21篇重点篇章下手(小红本上已将重点篇章列出)。
我的经验是:21篇重点文章中的诗歌必须背下来,用以应对默写题;而其他相对较长的古文,只背了其中生词较多,且相对较重要的段落,一来应对选择题考常识,二来也能相对减少负担。而语文考试中的阅读和写作部分,就是经过不断地练习。我会重点关注阅读中的手法分析题,重点掌握各种艺术手法的用法,在刷题时,将选段中可能用到的艺术手法一一列出再分析排除。关于写作,我是在考前两个月,强迫自己每周写一篇来练手,必须动手写!
二、英语:
学好英语,逃不掉背单词,我每天早上都会用“不背单词”这个软件背20-30个单词,然后隔三天五天复习一次加强记忆。同时把词语的固定搭配等需要记忆的点,记在笔记本上,每天读读来记。
语法则是在库课的视频网课上,或者在网上自找教学视频学习的,尽量做到每个语法点都能听懂,晚上再对应着语法点来做题巩固。
练习册同样选择了库课的必刷2000题,将各错题按语法类型分别记下,又把解析抄在旁边,到考前再盖着解析做一遍来查漏补缺,检查自己是否真的会做了。
至于英语写作则与语文写作一致了,考前逼自己每周一篇或两篇动手写出,将各种类型格式的写作文体都写一下。
三、政治:
我认为政治并不是纯靠背的学科,要掌握方法。我的方法中很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在脑子里设立框架。先通看一遍章节的标题,按从大到小的分级方法在本子上写下标题并连起来,然后看库课的教学视频,学习每个标题中的知识,学完再背,背完后就在本子抄下的标题旁默出来,这样就可以知道各个标题之间的联系和内容,避免拿到书就背造成的知识冗杂。大概是每天学习一小节,然后同样是晚上再把今天背的小节内容进行刷题巩固,同样选择专升本必刷2000题作为练习。
第二点,政治并不是一个只学和背一次就可以学好的科目,要想对其中的章节知识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有时间的话需要多过几遍,一次次加快过的速度,将知识框架印在脑子里。
四、汉语言学科综合:
汉语言综合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古代、现当代文学史。总共花费考前三个月的时间。
我的经验是先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入手,因为背的内容较少,需要练习和思考的内容较多,结合小破站上的教学视频和练习本来学习。
古代汉语我看的是南京师范大学董志翘教授的公开课,并买了他主编的辅导册,学习里面的虚词的用法等语法知识。
最后学习文学史,同样从古代文学史开始,再到现当代文学史,看的是张悦老师的文学史网课,讲解的非常细致,虽然不是专门为专插本的同学准备的,但是让我们应对考试是足够的。
关于文学史的知识,我没有买大量的习题,主要以看视频,自己做笔记为主。因为考试中关于文学史知识的考察范围大、方向广,我认为只要对某个人物和作品有一个细致的认识,就可以应对各种考察角度的题目了。
另外,文学史中的知识是最需要积累的,我还每天抽一点时间出来看书中提到的名著作品,提高对作品的认识,因为无论是作者或者作品的分析,都可能会出现在题目中的。
五、复习进程和时间安排:
我先从三个基础课开始复习,然后再着力攻综合科的,具体就是1政治,2英语,3大学语文,4综合。
时间安排
早上第一步:
先把昨日背的政治朗读两遍,然后再背单词,将难的新词在本上抄一行,加深记忆,这样大概用一个小时。
到学习综合科时期就是朗读文学史的知识,再读政治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早上第二步:
做语文题目,包括选择题和阅读,因为早上大脑会比较清晰,不容易分心。
早上第三步:
提前预习今天要学的内容(政治列框架),看视频教学,先在大脑有个印象。
下午:专门的学习时间。从14点开始正式学习今天要学的内容,学完就背下来。
晚上:专门的做题巩固时间。分别将今天学的内容的题目做一遍。前期是做政治和英语语法题目并记录错题,默写政治知识;后期则是做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题目。最后到睡前半小时或更多,用软件看名著作品。
师弟师妹有疑问的话在下方留言。

只是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并无最佳之说。这里把我每个学科具体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更好记忆和学习。也需要各位按需选择、自行取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汉语言文学专插本考试的科目有四:大学语文、政治、英语、汉语言学科综合,现在一一介绍我的经验给大家。
备考资料
1、大学语文(徐中玉老师主编《大学语文》、小红本、专升本必刷2000题)
2、英语(小红本、专升本必刷2000题)
3、政治(小红本、专升本必刷2000题)
一、大学语文:
总的步骤是,我在开始学大学语文时,是从徐老师教材中的现代文开始的,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先认识了这些文学常识,再对21篇重点篇章下手(小红本上已将重点篇章列出)。
我的经验是:21篇重点文章中的诗歌必须背下来,用以应对默写题;而其他相对较长的古文,只背了其中生词较多,且相对较重要的段落,一来应对选择题考常识,二来也能相对减少负担。而语文考试中的阅读和写作部分,就是经过不断地练习。我会重点关注阅读中的手法分析题,重点掌握各种艺术手法的用法,在刷题时,将选段中可能用到的艺术手法一一列出再分析排除。关于写作,我是在考前两个月,强迫自己每周写一篇来练手,必须动手写!
二、英语:
学好英语,逃不掉背单词,我每天早上都会用“不背单词”这个软件背20-30个单词,然后隔三天五天复习一次加强记忆。同时把词语的固定搭配等需要记忆的点,记在笔记本上,每天读读来记。
语法则是在库课的视频网课上,或者在网上自找教学视频学习的,尽量做到每个语法点都能听懂,晚上再对应着语法点来做题巩固。
练习册同样选择了库课的必刷2000题,将各错题按语法类型分别记下,又把解析抄在旁边,到考前再盖着解析做一遍来查漏补缺,检查自己是否真的会做了。
至于英语写作则与语文写作一致了,考前逼自己每周一篇或两篇动手写出,将各种类型格式的写作文体都写一下。
三、政治:
我认为政治并不是纯靠背的学科,要掌握方法。我的方法中很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在脑子里设立框架。先通看一遍章节的标题,按从大到小的分级方法在本子上写下标题并连起来,然后看库课的教学视频,学习每个标题中的知识,学完再背,背完后就在本子抄下的标题旁默出来,这样就可以知道各个标题之间的联系和内容,避免拿到书就背造成的知识冗杂。大概是每天学习一小节,然后同样是晚上再把今天背的小节内容进行刷题巩固,同样选择专升本必刷2000题作为练习。
第二点,政治并不是一个只学和背一次就可以学好的科目,要想对其中的章节知识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有时间的话需要多过几遍,一次次加快过的速度,将知识框架印在脑子里。
四、汉语言学科综合:
汉语言综合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古代、现当代文学史。总共花费考前三个月的时间。
我的经验是先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入手,因为背的内容较少,需要练习和思考的内容较多,结合小破站上的教学视频和练习本来学习。
古代汉语我看的是南京师范大学董志翘教授的公开课,并买了他主编的辅导册,学习里面的虚词的用法等语法知识。
最后学习文学史,同样从古代文学史开始,再到现当代文学史,看的是张悦老师的文学史网课,讲解的非常细致,虽然不是专门为专插本的同学准备的,但是让我们应对考试是足够的。
关于文学史的知识,我没有买大量的习题,主要以看视频,自己做笔记为主。因为考试中关于文学史知识的考察范围大、方向广,我认为只要对某个人物和作品有一个细致的认识,就可以应对各种考察角度的题目了。
另外,文学史中的知识是最需要积累的,我还每天抽一点时间出来看书中提到的名著作品,提高对作品的认识,因为无论是作者或者作品的分析,都可能会出现在题目中的。
五、复习进程和时间安排:
我先从三个基础课开始复习,然后再着力攻综合科的,具体就是1政治,2英语,3大学语文,4综合。
时间安排
早上第一步:
先把昨日背的政治朗读两遍,然后再背单词,将难的新词在本上抄一行,加深记忆,这样大概用一个小时。
到学习综合科时期就是朗读文学史的知识,再读政治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早上第二步:
做语文题目,包括选择题和阅读,因为早上大脑会比较清晰,不容易分心。
早上第三步:
提前预习今天要学的内容(政治列框架),看视频教学,先在大脑有个印象。
下午:专门的学习时间。从14点开始正式学习今天要学的内容,学完就背下来。
晚上:专门的做题巩固时间。分别将今天学的内容的题目做一遍。前期是做政治和英语语法题目并记录错题,默写政治知识;后期则是做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题目。最后到睡前半小时或更多,用软件看名著作品。
师弟师妹有疑问的话在下方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