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点:
一直网传的有多少吃多少是错的!!!!
有多少吃多少是错的!!!!!!!
有多少吃多少是错的!!!!!!!!
不信看下图

图中总共吃掉的内存是17.40+8.58+3.34=29.32GB,所以最多吃到32GB左右也是有道理的。
那么这些内存都是什么,其实苹果官网有相应解释:

解释一下:
已使用内存就约等于win8及以前的所有windows版本的内存使用量,是正在使用的内存,其中有3部分组成:APP内存,联动内存和被压缩部分。其中APP内存就是应用使用的内存。联动内存是系统消耗的内存。被压缩是类似于虚拟内存的方式存贮一些不是立刻需要的内存(但是实际上还是放在内存上增加存储效率,只是目的和虚拟内存相似)。
剩下的就是已缓存的文件和已使用的交换,这二者有点类似于傲腾内存和大名鼎鼎的Superfetch服务(磁盘100%读写杀手)。前者是利用其高读取和写入速度实现对你打开APP的预判(提前把APP载入内存以增加APP载入速度),后者是提前预判你需要的文件提前加载入内存从而降低打开时间,二者其实都是为了提升系统流畅度服务。
综上所述:其实大部分8G、16G内存党会经常发现内存100%,那是因为内存仅仅够APP+联动部分,剩下的压缩、缓存、交换都完全不够用,所以大部分内存都会吃掉,所以才有了网传:Mac内存有多少吃多少的错觉;而大于16GB的筒子们就会发现,Mac内存其实并不会全吃完的。
同时给选购MAC的筒子们建议:
当内存低于32GB时提升内存会极大提升使用感受,当大于32GB是差异不明显(PS1:大工程筒子们除外;PS2:库克好刀法,32GB、16GB内存一个价,手动斜眼);内存越大,内存转换率降低,内存平均读写次数越低,约耐用(仅限重度使用者,普通小姑娘和大学生涉及不到);
猜测:
统一内存(M1)应该比intel平台内存对性能提升的权重更大;换句人话:M1加内存比intel平台加内存更加超值!
一直网传的有多少吃多少是错的!!!!
有多少吃多少是错的!!!!!!!
有多少吃多少是错的!!!!!!!!
不信看下图

图中总共吃掉的内存是17.40+8.58+3.34=29.32GB,所以最多吃到32GB左右也是有道理的。
那么这些内存都是什么,其实苹果官网有相应解释:

解释一下:
已使用内存就约等于win8及以前的所有windows版本的内存使用量,是正在使用的内存,其中有3部分组成:APP内存,联动内存和被压缩部分。其中APP内存就是应用使用的内存。联动内存是系统消耗的内存。被压缩是类似于虚拟内存的方式存贮一些不是立刻需要的内存(但是实际上还是放在内存上增加存储效率,只是目的和虚拟内存相似)。
剩下的就是已缓存的文件和已使用的交换,这二者有点类似于傲腾内存和大名鼎鼎的Superfetch服务(磁盘100%读写杀手)。前者是利用其高读取和写入速度实现对你打开APP的预判(提前把APP载入内存以增加APP载入速度),后者是提前预判你需要的文件提前加载入内存从而降低打开时间,二者其实都是为了提升系统流畅度服务。
综上所述:其实大部分8G、16G内存党会经常发现内存100%,那是因为内存仅仅够APP+联动部分,剩下的压缩、缓存、交换都完全不够用,所以大部分内存都会吃掉,所以才有了网传:Mac内存有多少吃多少的错觉;而大于16GB的筒子们就会发现,Mac内存其实并不会全吃完的。
同时给选购MAC的筒子们建议:
当内存低于32GB时提升内存会极大提升使用感受,当大于32GB是差异不明显(PS1:大工程筒子们除外;PS2:库克好刀法,32GB、16GB内存一个价,手动斜眼);内存越大,内存转换率降低,内存平均读写次数越低,约耐用(仅限重度使用者,普通小姑娘和大学生涉及不到);
猜测:
统一内存(M1)应该比intel平台内存对性能提升的权重更大;换句人话:M1加内存比intel平台加内存更加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