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屋 上
我对院子的优化终于告一段落了,现在的庭院已经很完美了,但我知道还缺个东西。
考虑再三之后,我决定实现之前已经搁浅了的想法,我要给闷油瓶盖一个树屋,那树屋最好有一个缓台,这样我和胖子上去,三人也不会太拥挤。
说起来,我这代人,都有树屋的梦想,是因为小时候看外国电影看到过,自己又缺乏私密空间,所以对于小小年纪,就拥有自己的空间,特别的羡慕。这后来也延伸出来秘密基地的梦想,看日本的特摄片看的多了,认为一群小朋友觉得自己有特异功能匡扶正义,就要先建立一个秘密基地。平时上学但遇到危险来临,就去秘密基地开会。
那树屋建成了,会不会成为我们的秘密基地呢,我们有什么大事小事都在树屋里商量,我觉得可能不会,我想了想,闷油瓶可以在里面坐一天,我的心性大概能呆半天,但胖子只能坚持十分钟左右,所以要开会的话,这个会议只能控制在十分钟之内。
闷油瓶早早就去晨练了,回来的时候到镇上打了豆浆和油条,我跟他俩说了我的想法,胖子吃着油条满嘴流油道“你只要不是想在院子里造飞机航母,就不用商量了”,我转头看向闷油瓶,他这次倒是有所表示了,他回了我一句“好”。
我觉得他心里肯定是高兴的,他对自然界的好感是要远大于人的,所以他特别喜欢上树,如果树屋建成了,他就可以天天在树上睡觉了,他喜欢这种疏离人间的状态,但我偏偏把他拉入了我们的人间。
我可以理解为在我们的人间里,巡山上树是他对自己小世界的一种保护,所以我坚定的要给他盖一个树屋,他保护他的小世界,我们保护他。
说干就干,建一个树屋听着容易,其实门道并不小,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很多,可以使用单个粗树干、同一棵树的多个分支、甚至附近树木的树干。这种选择将影响结构尺寸的可能性,以及跨度和平衡性的考虑,从而或减轻或增加树木所要承担的负荷。
我们院子里有两棵树,所以我当然选择在两颗树之间盖,这样空间会大很多,建造树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有关基础楼板的构造。有了最基本的平台,才能够推进建筑其余部分的搭建。
我最开始的想法是在它们之间创建一个固定的框架。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建造方法,因为这不需要大量的结构或木工知识,但我实地测量了一下树的间距,比我想象中要宽,这种简单的方法便行不通了,所以我不得不更换方案。
我最先想到的是柔性结构。这种结构所拥有的灵活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考虑到结构将依附在不同的树上,这些树将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例如在暴风雨中,风可能会扭曲房屋的结构,从而破坏房屋的连接,导致结构坍塌。柔性结构所具备的灵活性允许使用更薄和更便宜的零件,但也使结构的制造变得更加复杂。
横梁的一端必须连接到最坚固的树干上,另一端则需要由滑动接头支撑。这样一来,树屋结构将只被固定在一端,而横梁可以随风自由滑动。
后来我想具体咨询一下,便给当年教我建筑的老师打了电话,他给我推荐了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钢索来进行牵引。这种方法稍微复杂一点,但胜在便宜又有效,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到支架,另一端则连接到较高的分支上,但要非常小心这种连接处,因为树本身并不与可移动的钢索连接在一起。
老师跟我说,钢缆具有极大的抗拉强度,所以可以给人一种房屋在树上漂浮的感觉。
——
吃晚饭的时候,我提起这事儿,我说要不还是用钢索吧,那种房屋在树上飘就是我想要的感觉,但胖子却说便宜又有效才是我想要的感觉,这戳到我心窝子里去了,我看向闷油瓶,他只是点点头表示认同。
晚饭过后,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睡不着觉,我知道我已经开始期待起我们的树屋了。
我对院子的优化终于告一段落了,现在的庭院已经很完美了,但我知道还缺个东西。
考虑再三之后,我决定实现之前已经搁浅了的想法,我要给闷油瓶盖一个树屋,那树屋最好有一个缓台,这样我和胖子上去,三人也不会太拥挤。
说起来,我这代人,都有树屋的梦想,是因为小时候看外国电影看到过,自己又缺乏私密空间,所以对于小小年纪,就拥有自己的空间,特别的羡慕。这后来也延伸出来秘密基地的梦想,看日本的特摄片看的多了,认为一群小朋友觉得自己有特异功能匡扶正义,就要先建立一个秘密基地。平时上学但遇到危险来临,就去秘密基地开会。
那树屋建成了,会不会成为我们的秘密基地呢,我们有什么大事小事都在树屋里商量,我觉得可能不会,我想了想,闷油瓶可以在里面坐一天,我的心性大概能呆半天,但胖子只能坚持十分钟左右,所以要开会的话,这个会议只能控制在十分钟之内。
闷油瓶早早就去晨练了,回来的时候到镇上打了豆浆和油条,我跟他俩说了我的想法,胖子吃着油条满嘴流油道“你只要不是想在院子里造飞机航母,就不用商量了”,我转头看向闷油瓶,他这次倒是有所表示了,他回了我一句“好”。
我觉得他心里肯定是高兴的,他对自然界的好感是要远大于人的,所以他特别喜欢上树,如果树屋建成了,他就可以天天在树上睡觉了,他喜欢这种疏离人间的状态,但我偏偏把他拉入了我们的人间。
我可以理解为在我们的人间里,巡山上树是他对自己小世界的一种保护,所以我坚定的要给他盖一个树屋,他保护他的小世界,我们保护他。
说干就干,建一个树屋听着容易,其实门道并不小,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很多,可以使用单个粗树干、同一棵树的多个分支、甚至附近树木的树干。这种选择将影响结构尺寸的可能性,以及跨度和平衡性的考虑,从而或减轻或增加树木所要承担的负荷。
我们院子里有两棵树,所以我当然选择在两颗树之间盖,这样空间会大很多,建造树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有关基础楼板的构造。有了最基本的平台,才能够推进建筑其余部分的搭建。
我最开始的想法是在它们之间创建一个固定的框架。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建造方法,因为这不需要大量的结构或木工知识,但我实地测量了一下树的间距,比我想象中要宽,这种简单的方法便行不通了,所以我不得不更换方案。
我最先想到的是柔性结构。这种结构所拥有的灵活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考虑到结构将依附在不同的树上,这些树将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例如在暴风雨中,风可能会扭曲房屋的结构,从而破坏房屋的连接,导致结构坍塌。柔性结构所具备的灵活性允许使用更薄和更便宜的零件,但也使结构的制造变得更加复杂。
横梁的一端必须连接到最坚固的树干上,另一端则需要由滑动接头支撑。这样一来,树屋结构将只被固定在一端,而横梁可以随风自由滑动。
后来我想具体咨询一下,便给当年教我建筑的老师打了电话,他给我推荐了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钢索来进行牵引。这种方法稍微复杂一点,但胜在便宜又有效,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到支架,另一端则连接到较高的分支上,但要非常小心这种连接处,因为树本身并不与可移动的钢索连接在一起。
老师跟我说,钢缆具有极大的抗拉强度,所以可以给人一种房屋在树上漂浮的感觉。
——
吃晚饭的时候,我提起这事儿,我说要不还是用钢索吧,那种房屋在树上飘就是我想要的感觉,但胖子却说便宜又有效才是我想要的感觉,这戳到我心窝子里去了,我看向闷油瓶,他只是点点头表示认同。
晚饭过后,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睡不着觉,我知道我已经开始期待起我们的树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