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吧 关注:1,320贴子:10,134
  • 4回复贴,共1

谈谈巴尔扎克的小说(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利贷者》是巴尔扎克的另一部使人印象深刻的中、短篇小说,书中描述了一个叫高布赛克的高利贷者。然而,巴尔扎克并非对其一味批评揭露,也写出了此人的闪光点,这表现了巴尔扎克如实反映生活的良好品质。 
高布赛克虽被认为是高利贷者,但却非仅放高利贷,他是一个金融资本家,干一切可以赚钱的买卖,象什么典当、贴现、高利贷款、贩卖商品等等。他贪婪、冷酷、狡诈,惟利是图,不讲道义,不管是否会毁坏他人家庭、生意,也不管是否合法。当然如果因为不合法会使他蒙受损失的话,他会绕开或使其合法化。在巴黎有上十位如高布赛克般的各行业寡头,他们互通消息,从而对整个巴黎的秘密了如指掌,他们在背地里掌控着巴黎,“财力足以收买那些能够左右大臣们的人--从办公室的听差以至他们的情妇--的良心”,自认为是“无人知晓的国王”,“命运的主宰”。
商业社会里,很多想干事的人会打高利贷款这种便捷的借贷方式。另外巴黎上流社会很多人生活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当头寸不便时,自然会找到高布赛克这等高利贷者。高布赛克在还款期限到来时打上门去,冷酷无情地看着那些有地位的人们苦苦哀求和百般拢络,欣赏着他们的恐惧和种种丑态,从而得到莫大的享受和快慰。
他生活节俭吝惜,赚钱并非为了享受,而是赚钱这个过程本身及财产聚集后所增加的权势使他得到快乐。高布赛克认为“金钱代表人间的一切力量”,“生活不就是一部由金钱开动的机器吗?”,“ 金钱是你们当前社会的灵性。”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里已成了一部分资本家的通病,他们抛弃了古代商人附庸风雅的一面,对金钱本身及其带来的权势有一种直接地病态地渴求,被称做拜金主义者。
有一位律师当年尚是实习律师时曾跟高布赛克在同一公寓居住,高布赛克常向其咨询法律问题,自然从未给过酬劳。后来实习律师所在的事务所要出盘,他想盘下这事务所,便向高布赛克贷款,高布赛克以一分五的高利借了钱给他,且还提出附带条件,以后向其咨询不收费,呵呵。
律师后来就一分五的高利责问高布赛克,他回答因为我收了你一分五的高利,所以你会觉得不欠我什么,我们现在才能成为好朋友。一个一文不名、毫无抵押的穷青年想要从高利贷者那里借钱是很难的,如果经营不善,高利贷者便会吃倒帐。高布赛克肯借钱给他确实是在帮助他,还他曾向实习律师咨询的人情,表明他并非不懂知恩图报。而且他还不图青年的感激,以收高利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还将咨询不给钱以协议的方式确定了下来,从而不再欠下人情。这显露了他贪婪、狡猾却又自敏的本性。他觉得只有两不相欠的人才能成为好朋友,当然,这只是此高利贷者的人生观。从中华史哲来看,朋友之间是有恩也有义的。
律师与他的交往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一位爵士的妻子将夫家祖传珠宝变卖给高布赛克来为情人还款,爵士找上门来,经过律师的斡旋,二人和解,
爵士的儿子还小,他担心自己死后等不到儿子成年,产业便会被妻子挥霍掉。他找到律师,问高布赛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律师给他讲述了自己与高布赛克交往的经历,且总结出了一句话:他的灵魂经受过最严厉的考验。
我不仅为巴尔扎克此话震惊,一个高利贷者竟然这等了得。仔细想想,高布赛克有许许多多缺点,诸如冷酷贪婪拜金等等,但他也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品质。他在长期与金钱打交道的过程中受到了考验,得到了锻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与原则。他意志坚强,冷静从容,不姑息可怜他人,也不向人巴结取媚。他不象政客般虚伪,不用冠冕堂皇的话语来撑自己的门面,敢把自己对金钱的渴求向任何人坦白。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如何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且一丝不苟地在执行。他没有对神的信仰,没有道德观念,但残存着温情,却将之深深埋藏在心里。他不愿欠别人东西,也不让别人欠他的东西。他可以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去压榨剥削别人,从而积累起万贯家财,却不会如爆发户般欣喜若狂。他可以破产到一个铜子不剩,也不会伤心失望地痛哭流涕,向人摇尾乞怜。他不屑于去这样做,而且也认为这样做无用。他冷漠地看着这个金钱社会,用自己的金钱与权势去掌控其中的一部分,去欣赏,去享受其间的乐趣,也去嘲弄,去鄙夷其间的丑恶。
爵士通过律师的介绍了解了高布赛克之后,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自己的财产让高布赛克托管,直到自己儿子成年。表面上是由于亏空而将产业抵押给了他,实际上暗中有一个文件证明这只是托管。
爵士去世后由于家门不幸,这份文件被妻子烧毁,他的儿子在法律上失去了收回这份产业的依据,所能依赖的只有高布赛克的良心。高布赛克,这个高利贷者他有良心吗?律师问他是否会因此侵吞爵士的产业,他狡猾地反问为什么不呢?同时也暗示,当小爵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船长时,再将船交给他掌管才稳妥。他经过贫穷后才会懂得金钱的价值,才会珍惜,不随意挥霍。律师忽略了他的暗示,为此与他断交,他也不辩解。
高布赛克临终前找来律师,将托管的爵士产业归还给了已经成年的小爵士,在金钱、商品环绕的住所中孤独地离开人世......



1楼2006-01-17 15:15回复
    我们对巴尔扎克笔下的这个人物要有客观和整体上的认识,高布赛克这种高利贷者总的来说属于社会黑暗的一面,是该受人鄙弃的,但他也有未泯的人性,也有他人不具备的品质


    2楼2006-01-24 10:43
    回复
      2025-08-29 16:16: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谓“社会黑暗的一面”只是作为旁观者而言。
      资本主义精神是不讲究道德和感情的


      3楼2006-01-24 21:21
      回复
        最有现实对照意义的是那个青年,就是从高步赛克楼下捡了一枚金币有还给老头的,老头的那句话也挺具有讽刺意义“啊这是我的,如果我有金币我还会过着这样的日子”那老头光赚钱,不花,把钱给女儿对他死前的感悟是个伏笔,不管怎么说他比葛朗台好点


        IP属地:广东4楼2006-01-30 15:08
        回复
          巴尔扎克朋友们好!助助兴!

          王珞丹2011仗剑豪情-闯荡天涯版
          


          5楼2011-11-13 1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