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第一州”的梦想——对话阿坝州委书记黄新初
去过不少国家,让黄新初内心触动最大的是刚刚结束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之行。
触动来自阿坝与这两国资源、产业的相似性,更来自彼此发展的差距。“看到差距,更看到建设‘藏区第一州’的希望!”
最终衡量标准:老百姓的日子
记者: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里,阿坝经济总量第二。但比起排名第一的青海海西州,差距实在不小。
黄新初:海西州去年GDP超过100亿元,人口36万,阿坝人口85万,GDP今年才有望突破70亿元大关。如果单以经济总量和人均GDP计算,要在短期内赶超海西州难度确实相当大。但我认为,“藏区第一州”不能仅从经济指标来衡量。
记者:也就是说,“藏区第一州”不仅是经济总量第一。
黄新初:对,应该是经济增长速度、发展质量、生态保护与建设相统一。最重要的是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最终的衡量标准。如果在10个藏族自治州里面,阿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最高、生活质量最好,我觉得建设“藏区第一州”的目的就达到了。
记者:阿坝州80%的人口是农牧民,他们的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差距不小。
黄新初:确实如此。不解决好“三农”问题,不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藏区第一州”无从谈起。我们将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对阿坝而言,除了要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外,还要加上一条———居民帮助农民。坚持“山上往山下靠、小村往大村靠、农村往城镇靠”的思路,以产业集聚为重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记者:建设“藏区第一州”的产业支撑是什么?
黄新初:做大做强“两大”“两优”产业:全国最大的国际旅游精品区,全国最大的牦牛产品生产加工区,全国最优的水电经济开发区以及全国最优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区。
命根子:生态保护与发展
记者:阿坝去年GDP增速全省第三,今年1至10月全省第一。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恶化。
黄新初:阿坝基础薄、底子差,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但同时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尤其要注意保护生态,生态是阿坝的“命根子”,丢掉生态,“藏区第一州”无从谈起。
记者:阿坝的经济特性就是生态经济,无论是生态农业、生态能源还是生态旅游,离开“绿色”,发展将失去根基。
黄新初:不仅如此。保护好阿坝的生态,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发展中的关键之一,是把生态环境代价的支付控制在最低限度。所有建设项目都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加强项目确定前的环保评价、项目建设中的环保监督、项目投产后的环保管理。而且,生态环境代价的支付,应该也能够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补偿。
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发展,我们相信,阿坝将林地更大、草地更大、湿地更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完全可能的。
去过不少国家,让黄新初内心触动最大的是刚刚结束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之行。
触动来自阿坝与这两国资源、产业的相似性,更来自彼此发展的差距。“看到差距,更看到建设‘藏区第一州’的希望!”
最终衡量标准:老百姓的日子
记者: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里,阿坝经济总量第二。但比起排名第一的青海海西州,差距实在不小。
黄新初:海西州去年GDP超过100亿元,人口36万,阿坝人口85万,GDP今年才有望突破70亿元大关。如果单以经济总量和人均GDP计算,要在短期内赶超海西州难度确实相当大。但我认为,“藏区第一州”不能仅从经济指标来衡量。
记者:也就是说,“藏区第一州”不仅是经济总量第一。
黄新初:对,应该是经济增长速度、发展质量、生态保护与建设相统一。最重要的是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最终的衡量标准。如果在10个藏族自治州里面,阿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最高、生活质量最好,我觉得建设“藏区第一州”的目的就达到了。
记者:阿坝州80%的人口是农牧民,他们的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差距不小。
黄新初:确实如此。不解决好“三农”问题,不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藏区第一州”无从谈起。我们将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对阿坝而言,除了要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外,还要加上一条———居民帮助农民。坚持“山上往山下靠、小村往大村靠、农村往城镇靠”的思路,以产业集聚为重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记者:建设“藏区第一州”的产业支撑是什么?
黄新初:做大做强“两大”“两优”产业:全国最大的国际旅游精品区,全国最大的牦牛产品生产加工区,全国最优的水电经济开发区以及全国最优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区。
命根子:生态保护与发展
记者:阿坝去年GDP增速全省第三,今年1至10月全省第一。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恶化。
黄新初:阿坝基础薄、底子差,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但同时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尤其要注意保护生态,生态是阿坝的“命根子”,丢掉生态,“藏区第一州”无从谈起。
记者:阿坝的经济特性就是生态经济,无论是生态农业、生态能源还是生态旅游,离开“绿色”,发展将失去根基。
黄新初:不仅如此。保护好阿坝的生态,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发展中的关键之一,是把生态环境代价的支付控制在最低限度。所有建设项目都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加强项目确定前的环保评价、项目建设中的环保监督、项目投产后的环保管理。而且,生态环境代价的支付,应该也能够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补偿。
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发展,我们相信,阿坝将林地更大、草地更大、湿地更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