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吧 关注:28,388贴子:50,408
  • 2回复贴,共1

王德芳系列白酒辑——王德芳是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茅台酒厂志》、《仁怀县志》、《茅台酒文化笔记》等权威资料记载:
王德芳(1878-1930),荣和烧房老板、创始人;王茅鼻祖,王茅创始人之一,也是茅台酒创始人之一,1915年巴拿马金奖真正得主!
一、1841年天和号烧房成立!清朝嘉庆年间,江西人王振发在茅台创立王天和盐号和烧房,迅速成为仁怀首富。王振发膝下有五个儿子,以“鸿、家、作、国、用”为序,其名均带一宾字,即王鸿宾、王家宾、王作宾、王国宾、王用宾。小儿子王用宾留守祖业,在茅台镇经营着天和号盐号和烧房。
二、1879年荣太和烧房成立!
(清光绪五年),天和号烧房老板王用宾年仅21岁的儿子王立夫和仁怀大地主石荣霄(又名王映奎)以及清末秀才孙全太共同创办了荣太和烧房。石荣霄本名王映奎,由于家境困难,常为学款和伙食费担忧。石姓富户膝下无子,万贯家财得有个继承人,遂过继映奎为子,并改名石荣霄,1879年石荣霄与孙全太各出200两银子,王立夫以自家的烧房作价入股,两个出资人的名字和王立夫的盐号招牌中各取一字,定名“荣太和”烧房。因王立夫以烧房入股,且拥有祖父王振发及父亲王用宾传承的家传酿酒手艺,便由王立夫管生产、销售,石荣霄管账。
三、1891年王德芳接管荣和烧房!
清光绪16年,石荣霄逝世,石荣霄膝下有子王连城、王鸣珂。石荣霄逝世后,次子王鸣珂参与了“荣太和”的经营管理。但没过多久,王鸣珂也去世了,遂由其长子也就是石荣霄的长孙王德芳(号少章)继承并参与烧房的经营管理。民国四年(1915),正值荣太和烧房送酒参展巴拿马展览之际,仁怀分为仁怀、习水两县。孙全太家距茅台较远,又忙于在家乡扩充势力,便以石荣霄管账导致历年账目不清为由,提出退股。王德芳付给孙全太白银200两并结清历年红息。从此,荣太和烧房更名为荣和烧房,因此王德芳成为荣和烧房的创始人。像其祖父一样聪慧,颇有经商头脑的王德芳开启了荣和烧房的新时代。长达几十年的酿造和探索,和聘请的经理人专业经营管理,使得在王德芳时代,荣和烧房所酿茅酒技术和工艺已经十分完善,也掌握了独特的茅酒酿造秘方。所酿荣和茅酒深受客户喜爱,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四、1915年王德芳送展茅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915年,贵州茅台镇“成裕烧坊”华之鸿(华联辉的儿子)与“荣和烧坊”王德芳(石荣宵的长孙)两家将自家最好的回沙茅酒上呈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农商部在收到贵州展品后,认为“烧房”的称谓与国际惯例不相协调,于是统一使用“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统称“茅台酒”送去参展。9月23日,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参观了中国馆,品尝了中国的多种名酒,对茅台酒赞不绝口。《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会刊》《旧金山》报对中国展出的盛况作了报道,特别对包括贵州茅台酒、张裕葡萄酒在内的荣获金奖的中国酒做了专门评价:“中国名酒风味独特,受到西方各界人士的青睐,在所有获奖的名酒中,惟独贵州茅台酒独享‘世界名酒’的美誉。”荣和烧房、成义烧房的老板做梦都没有想到,回沙茅酒竟会得奖,并且成为“世界名酒”。但是,奖牌停留在省城贵阳,迟迟未能送达仁怀。当年底,成义烧房、荣和烧房便为金奖的归属争执不休,打起了官司。这为一纸奖状而引发的反复争执,成为上世纪之初贵州最富特色的一场诉讼。据考证,这也是贵州乃至中国白酒业最早的一场“知识产权”纷争。官司打到仁怀县商会,双方都有自己的后台,县商会无能为力,只得向上呈文。事情拖了两年。贵州省长公署对这场官司进行了调查。民国七年六月(1918),贵州省省长刘显世以省长公署令,裁决了这场纷争:奖项归两家共有。两家烧房接到指令后,分别在县商会和茅台设宴招待各界人士,以示庆贺。纷争自此了结。两家烧房从此共同享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牌和荣誉。从此回沙茅酒正式得名茅台酒。茅台酒因此而得名。因为荣和烧房老板都姓王,因此被称为“王茅”,王茅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茅”,两家烧房都将获奖荣誉运用到了各自的营销中。
王德芳经营荣和烧房时间比较长,又获得1915巴拿马金奖,获奖后打官司事件及大力做广告推广宣传王茅品牌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经营活动,凸显了王德芳过人的经营才华和对茅台酒的前身荣和烧房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作为王茅鼻祖、王茅创始人,荣和烧房老板之一的王德芳传奇的一生虽落下帷幕,但“王茅”之辉煌,仍在延续。#酱香型##白酒##酱香#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5-19 10:55回复
    又在吹牛逼!非常关键


    IP属地:贵州2楼2023-04-04 20:31
    回复
      2025-08-14 10:59: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3-12-02 16: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