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上学都没这么认真总结知识点,看完都别再缺心眼儿了啊!协议里面的套路真的说不完,浅聊一下吧,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差价起码也能补个一两千,结果补下来就只有小几百。我们先来把基础架构搞明白,把核心搞明白。来看看一两千的差价如何变成几百块。
电子厂基本都是六休一,每天10h,所以一个月就是260h,假设你一个月上了260h。
首先,你以为的【差价=260h*工价-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固定的,厂区发,这个动不了手脚。我们拆解为两部分来分析。
260h,协议上规定只会补五天8小时,也就是周一到周五的8h才算加班不算,工时减少为260h-4周*5天*8h=160h。协议上在规定前七天试用期也不算,那么工时在减少为160h-7*8=104h。协议上在规定,请假迟到矿工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扣你工时,工时再次锐减。
工价,协议上可能会写管理费扣5毛钱,请假矿工扣几毛,加班不满多少个小时在扣几毛钱诸如此类种种扣你工价的条款。你以为这就完了,一切才刚刚开始。
工期,一,要求你打卡满必须满多少天,否则无差价。比如你就是高价短期小时工,本来就30天工期,必须要你打卡满60天,工厂要让你走你上哪儿去打60天卡。
发放时间,大多数都在次月月底发放,也就是说你至少要干两个月才能拿到第一个月的差价。
发放条件,这里就真的是随意发挥,比如自离与差价,补差价必须在职否则无差价,请假不能超过多少天,规定扣除工厂所有福利,社保公积金,扣税,扣水电费,扣服务费,想怎么扣就怎么扣。让我想起了前年有一兄弟35一小时,最后补差价的时候算出来他还欠中介的钱,按照如此算法,就是70一小时我也敢开给你们。但是找工作不就是要实事求是吗,真实的工厂信息,真实的工价,你了解到真实的,你才能做正确选择啊,都是错误答案你怎么选都是错的。咱这就算是浅聊一下,千奇百怪的借口很多,差价返费这东西说白了还是看中介有没有良心,其他的说多了没意思。

电子厂基本都是六休一,每天10h,所以一个月就是260h,假设你一个月上了260h。
首先,你以为的【差价=260h*工价-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固定的,厂区发,这个动不了手脚。我们拆解为两部分来分析。
260h,协议上规定只会补五天8小时,也就是周一到周五的8h才算加班不算,工时减少为260h-4周*5天*8h=160h。协议上在规定前七天试用期也不算,那么工时在减少为160h-7*8=104h。协议上在规定,请假迟到矿工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扣你工时,工时再次锐减。
工价,协议上可能会写管理费扣5毛钱,请假矿工扣几毛,加班不满多少个小时在扣几毛钱诸如此类种种扣你工价的条款。你以为这就完了,一切才刚刚开始。
工期,一,要求你打卡满必须满多少天,否则无差价。比如你就是高价短期小时工,本来就30天工期,必须要你打卡满60天,工厂要让你走你上哪儿去打60天卡。
发放时间,大多数都在次月月底发放,也就是说你至少要干两个月才能拿到第一个月的差价。
发放条件,这里就真的是随意发挥,比如自离与差价,补差价必须在职否则无差价,请假不能超过多少天,规定扣除工厂所有福利,社保公积金,扣税,扣水电费,扣服务费,想怎么扣就怎么扣。让我想起了前年有一兄弟35一小时,最后补差价的时候算出来他还欠中介的钱,按照如此算法,就是70一小时我也敢开给你们。但是找工作不就是要实事求是吗,真实的工厂信息,真实的工价,你了解到真实的,你才能做正确选择啊,都是错误答案你怎么选都是错的。咱这就算是浅聊一下,千奇百怪的借口很多,差价返费这东西说白了还是看中介有没有良心,其他的说多了没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