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友”开始选择胰岛素泵进行治疗。但是,胰岛素泵的使用培训并不能满足绝大多数“糖友”的期望,进而导致花了大价钱佩戴上胰岛素泵的“糖友”在血糖调整、生活质量上的改善还很有限。
初诊糖尿病的患者(以1型青少年患者为主体)选择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往往都是在住院期间,而住院期间的生活模式与出院后的家庭、学校、工作期间的生活模式相差甚远。
住院期间多半是由医护人员执行血糖管理,患者和“糖宝”家长“被动围观”,售泵经销商的院外培训也多半采用“教科书”模式,因此,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自己调整胰岛素泵的使用,对于很多“糖友”特别是家有1型“糖宝”的家长们是最大的迷惑与困难。
因此,咖啡老师将介绍一些胰岛素泵的使用技巧跟大家分享,期望广大“糖友”共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想用好胰岛素泵这个“武器”,就需要对它的工作原理有个清楚的了解:简单来说,胰岛素泵就是一个用精密的微型电脑程序控制,由一个微小的马达推动螺杆,持续不断在人体皮肤下输注胰岛素的装置。
它的工作主要分成两大部分: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基础量就是无论进食与否,24小时内维持基本糖代谢所需要的基本的胰岛素用量。摸索出一个稳定的基础量,是成为胰岛素泵使用“高手”的必经之路。
完美的基础率设置,能大致控制好除却吃东西时间以外的血糖,并保持其基本稳定,这样就会起到“万变皆能掌控”的基石作用。
基础率的设置
我们这次就来重点说说基础率的设置。良好的基础率,能够最大限度接近生理分泌模式,也是用好胰岛素泵管理血糖和生活成功的一半。
基础率的设置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天24小时分配为每小时应该自动输注多少单位的胰岛素,设置相同剂量称为“段”,可以设置1段还是多段、甚至可以设24~48段,但都要基于“糖友”个体化的生活规律以及残存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进行设定。
基础量与餐前大剂量将共同组成每天的“日总量”,根据很多临床资料显示,基础率约占日总量的40%~60%,占比太低或太高都不妥。
基础率的最初设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果“糖友”的血糖相对平稳,那么可以很方便地根据生理血糖变化曲线,结合平时高低血糖测定结果分配;
如果是一位脆性糖尿病患者,笔者的经验是可以采取“三步法”:先摸索夜间血糖变化,设置夜间基础率,当夜间血糖平稳后,再设置上午和下午的基础率。
设置白天的基础率,要尽量排除餐前大剂量胰岛素延续活性作用时间的干扰。可以试着分段采取“跳餐法”:在某一餐时忽略进餐,只观察以基础量胰岛素维护的血糖情况,根据血糖结果调整基础率。
设置好基础率,对日后生活中胰岛素的灵活调整来说,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无论医生还是佩戴使用胰岛素泵的高手,都会认可一个理念:“一切源于基础”!
其他要注意的问题
当按照“糖友”的个体化生活设置好基础量后,余下的就相对简单了:根据吃什么、吃多少决定餐前大剂量的输注量,生病、活动量大时可以采取临时措施,甚至当输注操作错误时,也可以马上停止泵的工作。
可别小看这个“停泵”的小技术,如果使用好,可以为你争取时间采取补救措施, 甚至关键时刻可以挽救因低血糖而发生的生命危险。
同时,型号更为先进的胰岛素泵还有应用预先计算好的碳水化合物系数和胰岛素敏感系数来帮助使用者计算胰岛素用量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避免肆意增加不当的剂量导致的高、低血糖。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 当“糖友”遭遇了地球的不可抗力, 宛若美国大片《后天》那般,如果没有很稳定的基础率,那么很可能还没等来救援,人就已经“挂”在了高低血糖的危险中,或是倒在了逃命途中。
“跳餐试验”不能夹杂太多影响因素,比如:不能在早上心情焦虑正赶着去上班、不吃早餐时观察此时段的基础率;不能某天睡懒觉到自然醒才起来时,观察此时段的基础率,以此做调整均不合适。因为在着急的时候,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另外,在睡眠状态下人体的代谢会下降,这些都会导致血糖变化。
胰岛素泵要选对的
最后我想奉劝“糖友”,健康比金钱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国医保政策的原因,胰岛素泵以及耗材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因此,一些“糖友”就选择在个人手中购买胰岛素泵及其耗材,更有甚者,明知是“二手泵”“ 返修品”,依然被极低的价格所吸引,贸然购买。
但患者没有想过,在后续使用中,您非但无处学习操作基础知识和自我调整知识, 出了问题,更将会被告知:“直接扔掉再买一个!”这样误人误己的事并不少见。医疗器械产品对健康关系重大,在非正规渠道购买,“糖友”大多只关心质量是否有保障,然而更重要的使用培训却被忽略,将培训教育任务转交给了“糖友”的互帮互学,无疑,这期间存在不可估量的医疗隐患。
努力学习更多的控糖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当自己的经济能力允许时,使用更适合自我管理的控糖工具,才是对未来生活的良好保障。咖啡老师也正是这样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的,在此与各位“糖友”共勉。
根据既往胰岛素治疗效果决定胰岛素用量
根据既往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决定胰岛素的总量,如果病人既往在胰岛素治疗中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几乎不出现或者很少出现低血糖,每日胰岛素的总量应该是过去胰岛素总量的75%~85%;如果病人以往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时,经常发生低血糖,在改用胰岛素泵治疗时,每日的胰岛素总剂量应该等于过去剂量的70%来作为起始剂量;如果病人过去的血糖值总是很高,很少出现低血糖,改用胰岛素泵后,每日胰岛素总量应该等于过去皮下注射胰岛素每日的总量。
这是因为胰岛素泵日夜不停地向人体内输注微量胰岛素, 这种特殊的输注方式,可以很快地抑制肝糖输出,从而迅速降低空腹血糖。所以,如果原来的胰岛素用量不足,改用胰岛素泵治疗后可以不增加剂量。



初诊糖尿病的患者(以1型青少年患者为主体)选择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往往都是在住院期间,而住院期间的生活模式与出院后的家庭、学校、工作期间的生活模式相差甚远。
住院期间多半是由医护人员执行血糖管理,患者和“糖宝”家长“被动围观”,售泵经销商的院外培训也多半采用“教科书”模式,因此,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自己调整胰岛素泵的使用,对于很多“糖友”特别是家有1型“糖宝”的家长们是最大的迷惑与困难。
因此,咖啡老师将介绍一些胰岛素泵的使用技巧跟大家分享,期望广大“糖友”共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想用好胰岛素泵这个“武器”,就需要对它的工作原理有个清楚的了解:简单来说,胰岛素泵就是一个用精密的微型电脑程序控制,由一个微小的马达推动螺杆,持续不断在人体皮肤下输注胰岛素的装置。
它的工作主要分成两大部分: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基础量就是无论进食与否,24小时内维持基本糖代谢所需要的基本的胰岛素用量。摸索出一个稳定的基础量,是成为胰岛素泵使用“高手”的必经之路。
完美的基础率设置,能大致控制好除却吃东西时间以外的血糖,并保持其基本稳定,这样就会起到“万变皆能掌控”的基石作用。
基础率的设置
我们这次就来重点说说基础率的设置。良好的基础率,能够最大限度接近生理分泌模式,也是用好胰岛素泵管理血糖和生活成功的一半。
基础率的设置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天24小时分配为每小时应该自动输注多少单位的胰岛素,设置相同剂量称为“段”,可以设置1段还是多段、甚至可以设24~48段,但都要基于“糖友”个体化的生活规律以及残存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进行设定。
基础量与餐前大剂量将共同组成每天的“日总量”,根据很多临床资料显示,基础率约占日总量的40%~60%,占比太低或太高都不妥。
基础率的最初设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果“糖友”的血糖相对平稳,那么可以很方便地根据生理血糖变化曲线,结合平时高低血糖测定结果分配;
如果是一位脆性糖尿病患者,笔者的经验是可以采取“三步法”:先摸索夜间血糖变化,设置夜间基础率,当夜间血糖平稳后,再设置上午和下午的基础率。
设置白天的基础率,要尽量排除餐前大剂量胰岛素延续活性作用时间的干扰。可以试着分段采取“跳餐法”:在某一餐时忽略进餐,只观察以基础量胰岛素维护的血糖情况,根据血糖结果调整基础率。
设置好基础率,对日后生活中胰岛素的灵活调整来说,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无论医生还是佩戴使用胰岛素泵的高手,都会认可一个理念:“一切源于基础”!
其他要注意的问题
当按照“糖友”的个体化生活设置好基础量后,余下的就相对简单了:根据吃什么、吃多少决定餐前大剂量的输注量,生病、活动量大时可以采取临时措施,甚至当输注操作错误时,也可以马上停止泵的工作。
可别小看这个“停泵”的小技术,如果使用好,可以为你争取时间采取补救措施, 甚至关键时刻可以挽救因低血糖而发生的生命危险。
同时,型号更为先进的胰岛素泵还有应用预先计算好的碳水化合物系数和胰岛素敏感系数来帮助使用者计算胰岛素用量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避免肆意增加不当的剂量导致的高、低血糖。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 当“糖友”遭遇了地球的不可抗力, 宛若美国大片《后天》那般,如果没有很稳定的基础率,那么很可能还没等来救援,人就已经“挂”在了高低血糖的危险中,或是倒在了逃命途中。
“跳餐试验”不能夹杂太多影响因素,比如:不能在早上心情焦虑正赶着去上班、不吃早餐时观察此时段的基础率;不能某天睡懒觉到自然醒才起来时,观察此时段的基础率,以此做调整均不合适。因为在着急的时候,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另外,在睡眠状态下人体的代谢会下降,这些都会导致血糖变化。
胰岛素泵要选对的
最后我想奉劝“糖友”,健康比金钱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国医保政策的原因,胰岛素泵以及耗材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因此,一些“糖友”就选择在个人手中购买胰岛素泵及其耗材,更有甚者,明知是“二手泵”“ 返修品”,依然被极低的价格所吸引,贸然购买。
但患者没有想过,在后续使用中,您非但无处学习操作基础知识和自我调整知识, 出了问题,更将会被告知:“直接扔掉再买一个!”这样误人误己的事并不少见。医疗器械产品对健康关系重大,在非正规渠道购买,“糖友”大多只关心质量是否有保障,然而更重要的使用培训却被忽略,将培训教育任务转交给了“糖友”的互帮互学,无疑,这期间存在不可估量的医疗隐患。
努力学习更多的控糖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当自己的经济能力允许时,使用更适合自我管理的控糖工具,才是对未来生活的良好保障。咖啡老师也正是这样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的,在此与各位“糖友”共勉。
根据既往胰岛素治疗效果决定胰岛素用量
根据既往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决定胰岛素的总量,如果病人既往在胰岛素治疗中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几乎不出现或者很少出现低血糖,每日胰岛素的总量应该是过去胰岛素总量的75%~85%;如果病人以往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时,经常发生低血糖,在改用胰岛素泵治疗时,每日的胰岛素总剂量应该等于过去剂量的70%来作为起始剂量;如果病人过去的血糖值总是很高,很少出现低血糖,改用胰岛素泵后,每日胰岛素总量应该等于过去皮下注射胰岛素每日的总量。
这是因为胰岛素泵日夜不停地向人体内输注微量胰岛素, 这种特殊的输注方式,可以很快地抑制肝糖输出,从而迅速降低空腹血糖。所以,如果原来的胰岛素用量不足,改用胰岛素泵治疗后可以不增加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