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总结:
1、网上建议的孵化温度大部分是“蛋温”,如果你是水床孵化,设置温度与蛋温将有差别,请一定留意。解决办法是测量蛋温,使用准确的温度计,无论是温枪,还是水银温度计放蛋下。
2、前7-10天的温度请在合适范围内尽量高,前期保证蛋面温度高,为小鸡宝宝顺利细胞分裂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这批小鸡是第21-22天啄壳,22-23出壳,原因我猜是前期温度有些低,我指的是蛋面温度(温枪有时显示是36.5-37度。所以发育延长。另外第1-2天时我用的是37.8度水床设置,蛋面温度就更低了,虽然是2天,但是细胞分裂的效率却降低了,相当于正常孵化的1天?所以,宝宝们整体出壳时间延后。
虽说每天有空了都在了解孵化知识,但真是皮毛啊,有很多想也没想到的问题,坑,在这里记录下:
1、通过对比两批蛋,明显:大的均匀的蛋,孵化质量更好
2、孵化前一定静置24小时以上,调正气室等
3、前期温度要高一些
4、减少照蛋的次数(新手太好奇,管不住的话,一天照一次,每次用手机录下来,手痒时看视频吧)
5、湿度控制。简单版孵化器考虑用卫生棉喷水保持湿度(跟网上学的)
6、水床孵化器尽量大,蛋蛋放中间。我买的是家用版小型孵化器,水床,说明书上是22枚,但实际上(也可能我的蛋大)只能放下17个蛋,这17个蛋还是刚好放下,边角都占上了。有3枚蛋是放其他蛋上的,有可能受热不均匀。
7、可能你的蛋宝啄壳晚出壳晚,因为各种原因吧。如果是新手且简单孵化器,咱们只要坚持大佬 们建议的方法就成(前期准备/前3后3不翻蛋/温度/湿度/定期照蛋/保持卫生)。
8、享受过程。还记得第一次照蛋看到红蜘蛛丝的情形,太激动啦,有个生命在你的手上一点点成长变化,做你的宝宝

虽然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些在中期停止发育了,有些在最后凉凉了,只要我们在过程中尽力就好。生命本就神奇,生命本就脆弱,享受过程中的美好。对于后面没有出壳和出壳后死掉的宝宝,在北京的初夏里还给我们一段奇妙旅程,希望这些小可爱仍能有机会在其他时间空间里来到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