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吧 关注:181,659贴子:1,724,110
  • 14回复贴,共1

基层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提升的探讨与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 要:本文从基层指挥员队伍现状分析入手,梳理了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从基层指挥员自身、各级党委、职能部门等角度出发,就如何提升基层指挥员的指挥能力作了初步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基层指挥员 作战指挥 提升能力
  消防体制改革后,作为应急救援队伍的主力军、国家队,消防队伍承担了更多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任务。这也对消防队伍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消防队伍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发生指战员伤亡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近期,部局印发了《灭火救援典型战例》,通过学习分析研究文件中的59个战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造成战例中94名指战员牺牲的因素有很多,但基层指挥员在处置过程中作战指挥不力也是导致伤亡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基层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是一个迫切而又需长期关注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宝山支队基层指挥员队伍分析入手,探讨分析基层指挥员队伍作战指挥能力现状问题、原因分析及提升措施。
  一、宝山支队基层指挥员队伍情况分析
  宝山支队目前共有12个基层消防救援站(含1个小型站、1个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50名基层指挥员(仅指基层干部)。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成来源分析
  队伍内部成长28人,占比56%。大学生入警17人,占比34%。班长骨干提干1人,占比2%。大学生士兵提干3人,占比6%。地方高考考学1人,占比2%。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担任指挥员之前,已经有过灭火救援实战经验的人数为32人,占比64%,指挥员生成来源结构相对合理。
  (二)学历及毕业院校分析
  研究生学历1人,占比2%。本科学历24人,占比48%。大专学历25人,占比50%。指挥员队伍学历层次较高,思维判断、综合分析能力较强。毕业于武警学院和昆明消防指挥学院的人数为30人,占比60%,说明超半数以上人员在担任指挥员前接受过3-4年的消防专业系统培训。
  (三)参与作战指挥时间分析
  参与作战指挥时间8—10年的人数为7人,占比14%。5—8年(不含)的人数为21人,占比42%。3—5年(不含)的人数为13人,占比26%。3年(不含)以下的人数为9人,占比18%。以上数据说明,支队基层指挥员队伍梯次结构明显,但总体上看,基层指挥员参与作战指挥时间仍显不足。
  (四)作战指挥经历分析
  据统计,近5年来宝山支队火警出动10747起,抢险救援7978起,社会救助10155起。基层指挥员人均参与火灾扑救42.99次,参与抢险救援31.91次,参与社会救助40.62次。另据统计,近5年来支队在火灾总量中出水火灾次数为619次,人均2.48次。以上数据说明,虽然基层指挥员长期承担了较为繁重的应急救援任务,但是真正在现场实施作战指挥的次数却屈指可数,作战指挥经历较为缺乏。
  二、当前基层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现状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基层指挥员开展初战指挥时视频监察、现场指挥、战例复盘、演练考核以及对《灭火救援典型战例》中的案例分析,总结当前基层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实战经验缺乏,指挥思路不清晰
  俗话说“神枪手是一颗颗子弹‘喂’出来的”。同理,一名优秀的消防指挥员也是在一次次的灭火救援实战中磨砺锻炼出来的。而成为一名成熟优秀的消防指挥员,需要经历熟悉队伍、辖区情况,掌握配备装备效能,积累总结实战经验等过程,而这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但受限于干部任职机制,无论是队伍内部成长干部还是地方大学生入警干部,往往都不得不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走上指挥岗位。由于实战经验不足,他们在实施指挥时极易出现把握火场情况不准,灾情分析不透,指挥思路混乱不清晰,影响了应急救援效率。而有些基层指挥员即使任职多年,但由于日常出警量不多,同样也存在着实战经验缺少的问题。
  (二)专业素质薄弱,战术运用不得当
  基层队伍管理压力大,事务性工作多,很多基层指挥
员难得有精力潜心学习研究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在学习上也常常浅尝辄止,在专业知识上研究不透,对建筑结构、防排烟设施、危化品性质一知半解。有些基层指挥员安于现状,对辖区内出现的新式建筑、新的危险源、新的灾害事故类型不熟悉、不研判。在面对特殊化、复杂化的灾害事故时,就会因对灾害特点和造成的危害掌握不清,对诱发灾情升级的因素不掌握,而缺乏充足的应对措施,在实施作战指挥时往往会无所适从,甚至会忙乱中出差错,出现战术运用失当,作战指挥失策的情况。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5-11 22:16回复
    (三)基础工作不实,指挥部署不全面
      个别指挥员“主业”意识不强,落实各项执勤战备制度不坚决,战备检查、车场日活动流于形式。疏于对新车辆、新装备作战效能的实地测试,辖区情况熟悉“走马观花”,各类灾害事故处置措施掌握不扎实,预案制作不上心,实警训练、实战演练摆架子、走过场。这些日常基础工作的不扎实,就会成为应急救援时突发的“路绊子”,导致指挥员对队伍作战能力、车辆装备作战效能、灭火救援对象掌控不足,极易致使指挥员对战场总体认知不全面,战场判断能力不准,指挥部署不全面。
      (四)安全管控不细,作战危险系数高
      部分基层指挥员日常安全教育不深入,作战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安全技术训练不经常,对灭火救援安全工作重视不足,甚至“严人不严已”,火场上不佩戴空呼、安全腰带,自身安全意识淡漠。在面对复杂灭火救援现场时,现场安全管控能力不强,对重点部位、内攻人员针对性防范措施不细,安全员设置流于形式,这些都导致了指战员在应急救援中危险系数增大。
      (五)心理素质不佳,临机处置能力差
      部分基层指挥员由于作战准备不足,一旦面对情况复杂、未曾处置过的危化品灾害对象、现场群众指责质问等情况时,往往会产生心理恐慌、紧张惊慌,无法沉着冷静研判形势。特别是现场有人员被困、指战员遇险时,基层指挥员往往会缺乏冷静思考和理性判断,救人心切,盲目仓促实施救援,进而导致灾情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
      三、提升基层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方法及对策
      (一)主动作为,修练内功,不断提升自身作战指挥能力
      基层指挥员作为第一时间到场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本身应该要有干好消防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勤奋进取、主动作为,努力提升自身作战指挥能力,争当一名合格的基层指挥员。
      1.强化专业知识储备。面对新的应急任务和对象,基层指挥员要有“指挥知识恐慌感”的危机意识,潜下心来,读懂吃透燃烧学、消防装备、各类灾害事故战术运用等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学习研究新对象、新工艺灾害事故特点、处置对策,并融会贯通于灭火救援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相互验证来提升作战指挥能力。
      2. 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一是家底要清楚,要掌握指战员的能力构成,摸清每名指战员的能力素质,通过分组配合、能力互补,实现作战效能最大化。要掌握车辆装备构成,充分发挥车辆装备的最大效能。要掌握作战力量构成,有效统筹灭火、破拆、救生等各作战力量在火场中的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二是外援要清楚。要对辖区内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人员、装备配备情况要了如指掌,要对辖区内医疗、交通、电力等社会联动单位的队伍构成、联络方式要掌握,确保在灭火实战中能配合及时。三是作战对象要清楚。要对辖区重点单位、重要区域燃烧物质、生产原理、进攻阵地、蔓延方向等情况了然于心,调研熟悉时要真正走到位、看仔细、搞明白。要结合辖区内人员密集程度、建筑类型、位置距离、水源情况等因素,对辖区火灾危险区域要有预判,对区域火灾危险性要有科学的等级划分,并制定相应的区域对策预案,确保对应措施想在前,谋在前。
      3.真演真训,在训练中积蓄能力。基层指挥员必须牢固树立“训练场即战场”的理念,坚持以实战为导向。积极开展生疏环境、密集人群、混乱场所、夜间等复杂环境下的实战演练,以此验证预案的合理性,力量部署、战术措施的科学性。同时磨炼协同作战意识和具体的组织指挥方法,培养观察思维、战场判断、作战部署、机动应变等能力,在接近实战的环境下锤炼和提高作战指挥能力。
      4.强化战例研究,吸取经验教训。基层指挥员首先要善于总结归纳自己亲身经历的每一起灭火救援实践,全方位开展复盘思考,直接获取作战指挥经验。其次是加强战例研究和战术研讨。总结分析研究各类典型战例案例,认真学习他人作战指挥经验,吸取失利教训。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5-11 22:1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二)立起标准,外搭平台,强化基层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建设
        作为基层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提升的组织者、督促者,各级党委、机关职能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在完善干部交流选拔制度、努力创造条件、优化培训模式、建立科学评估方法上下功夫,逐步提升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
        1.各级党委要“做表率”、“立标准”。各级党委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强化战斗队思想,始终把战训工作作为首要工程、第一工程来抓。带头研战议战,在提升指挥能力上做出表率。同时要将弥补基层指挥员专业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等内容作为党委长期关注的议题,常谋常思、下实招、出硬招将基层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提升上来。要完善干部交流任职制度,统筹安排将出警量少的指挥员轮流安排到出警量多的队站任职,丰富其作战指挥经验。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把“会带兵、懂指挥”作为优先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从而激发基层干部钻研业务的主动性、积极性。
        2.机关部门要“搭好台”、“唱好戏”。首先要做到“搭好讲台”。要在积极邀请队伍内部、社会专家授课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开办“基层战训大讲堂”,让基层指挥员走上讲台,通过传输压力的方式,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促进基层指挥员理论经验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其次是做到“摆好擂台”。以社会单位和实训基地为训练平台,定期开展单车或整建制中队拉动训练,充分利用烟雾发生器、加热装置,模拟火场烟热环境,营造实战氛围,并根据灾情变化设置演练科目,在接近实战的环境中磨砺检验指挥员初战处置、临场应变、掌握全局的能力。再次是“办好讲武堂”。通过定期深入开展典型战例分析活动,组织基层指挥员开展“问题大家谈”活动,研究现场处置的方式方法,将典型战例研究全、研究熟、研究透,汲取作战指挥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指挥能力。
        3.培训方式要“长期化”、“层次化”。强化新任职指挥员的“帮带”措施,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明确专人,明确责任,帮助其打好指挥基础。定期开展全体基层指挥员轮训,每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培训方式要注重强化实际操作和现场指挥训练,以典型灾害事故处置指挥、灭火救援新技术、新装备操作应用等内容为主。强化各级干部晋职培训,并将指挥能力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指标,真正将“会指挥、业务精”的干部选拔出来。
        4.评价体系要“科学化”、“可量化”。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可量化的指挥能力评估体系,各级往往以是否取得岗位资格证书、任职时间长短作为衡量标准,致使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评估缺乏长期性、合理性。因此要综合指挥才能、知识结构、指挥经验、身心素质、辅助决策等因素,建立可进行量化评估的基层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评估体系。要建立指挥效能数据库,详细分析每起灭火救援中指挥员实施灾情研判、战斗部署、临机指挥、安全防范等指挥效能因素,达到综合分析评价指挥能力的效果。
        作战指挥能力是消防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尤其在当前“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形势下,提升基层指挥员的作战指挥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但提升作战指挥能力非一日之功,唯有基层指挥员主动作为、深耕细作以及上级部门把关定向、帮助指导,两者久久为功的密切配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基层指挥员在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指挥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消防队伍整体的应急救援作战能力和水平。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5-11 22:17
      回复
        谁写的,写挺好,理论上来说确实这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5-12 16:39
        收起回复
          文不错,我拿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12 17:54
          收起回复
            好一篇毕业论文哈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5-13 13:48
            回复
              你好,请问这文章是你写的吗?如果不是能否告知来源。我看你发了好几篇不错的文章,真心想多拜读几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8-03 17:24
              收起回复
                理论大于实际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11-01 21: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问题在于,基层干部都在想怎么离开基层,而不是干好基层。内在原因还请上级领导自查自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11-02 17: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