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之前组装的电池续航不行,根据失败的经验总结以下4点;
1.电芯不行,因为是收来的n1电池拆的电芯用,拆开测试后,实际电芯容量都在2000毫安左右,衰减严重,即使10并也就20安撑死,扩容意义不大。
2.电芯没分容和配容,导致每组电池容量不一,不能完全发挥出电芯的容量。
3.没有筛选自放电过大的电芯,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好理解,比如你有一块电池,明明充满电了,但是上车只有99%、或者满电100刚起步几十秒不到就掉到99%,这就说明电池有一组的某一节电芯有自放电,拉低整组的容量。
4.保护板没有扩容,具体怎么计算电量的我不懂,只知道扩容保护板很有必要,不然电量非常不准,改过控的还有必要把保护板放流改大些,加mos管变成10管放电,这样就跟原厂32安一样了。
所以这次决定严格筛选电芯,按严格流程来再组一个31安电池,每个细节都不落下。自己手里有两个16安黄电,一个u+、一个ms,里面电芯相差不大,都是2600毫安标称,用容量内阻仪测试内阻30左右,容量2300-2700之间,准备用u+电池盒子,因为大,12并13串能装156节电芯,单节电芯平均容量在2500的话,31安没问题。
接着就是漫长的分容过程,每天都上下班带电池测容量,对这156节电芯分容,我整整花了2个半月分容,由于个人没有批量测试设备,只能一节一节测,测完容量后接着又是全部把电充满,静置一星期,检查出自放电电芯。
检查完自放电的电池后,开始打磨焊点配容,#小牛电池扩容#把电芯容量都输入到电脑里,然后分12并13组,就出来每组平均都差不多的容量了,再把电芯按电脑上的每节容量固定一组的排列好就可以焊接了,这步我认为很关键,因为你的电池能续航多久寿命全都在这步了,不然组好也是不一致的。
经过我3个月零10天努力终于组装好了,各项操作可以说全网最严格了,也可以说是大厂工艺了,所有配件材料全部原厂,安全系数也等于原厂,就分享这么多,有不懂的朋友我们评论区见。后续测试也会在评论区分享。





1.电芯不行,因为是收来的n1电池拆的电芯用,拆开测试后,实际电芯容量都在2000毫安左右,衰减严重,即使10并也就20安撑死,扩容意义不大。
2.电芯没分容和配容,导致每组电池容量不一,不能完全发挥出电芯的容量。
3.没有筛选自放电过大的电芯,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好理解,比如你有一块电池,明明充满电了,但是上车只有99%、或者满电100刚起步几十秒不到就掉到99%,这就说明电池有一组的某一节电芯有自放电,拉低整组的容量。
4.保护板没有扩容,具体怎么计算电量的我不懂,只知道扩容保护板很有必要,不然电量非常不准,改过控的还有必要把保护板放流改大些,加mos管变成10管放电,这样就跟原厂32安一样了。
所以这次决定严格筛选电芯,按严格流程来再组一个31安电池,每个细节都不落下。自己手里有两个16安黄电,一个u+、一个ms,里面电芯相差不大,都是2600毫安标称,用容量内阻仪测试内阻30左右,容量2300-2700之间,准备用u+电池盒子,因为大,12并13串能装156节电芯,单节电芯平均容量在2500的话,31安没问题。
接着就是漫长的分容过程,每天都上下班带电池测容量,对这156节电芯分容,我整整花了2个半月分容,由于个人没有批量测试设备,只能一节一节测,测完容量后接着又是全部把电充满,静置一星期,检查出自放电电芯。
检查完自放电的电池后,开始打磨焊点配容,#小牛电池扩容#把电芯容量都输入到电脑里,然后分12并13组,就出来每组平均都差不多的容量了,再把电芯按电脑上的每节容量固定一组的排列好就可以焊接了,这步我认为很关键,因为你的电池能续航多久寿命全都在这步了,不然组好也是不一致的。
经过我3个月零10天努力终于组装好了,各项操作可以说全网最严格了,也可以说是大厂工艺了,所有配件材料全部原厂,安全系数也等于原厂,就分享这么多,有不懂的朋友我们评论区见。后续测试也会在评论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