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回,众仙问他来历,他作诗:
贫道本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
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
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餐寿药,
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
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
陆压散人亲到此,西岐要伏赵公明。
昆仑客有道友分析的是昆仑弟子、昆仑门下客是说阐教门人的。但我认为昆仑客泛指修道之人。如果昆仑客指昆仑山人士或专指阐教门人的话,那昆仑山乃天帝在地上的都城,地处西北方,恰恰验证西昆仑一说,但是石桥南畔却是东南名山“天台山”的地方,盛唐诗僧景云《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 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 石桥南畔第三株。”就是写的天台山,虽然唐诗多用石桥,但是石桥南畔却不多。而且《封》作者老许或者陆道兄均是明朝人士,在唐朝之后,难道能不知石桥南畔?所以昆仑客指的就是修道之人,而陆压在天台山上有旧宅。
得道混元初,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即是得道,而混元初毫无疑问是开天辟地之后不久,因为之后一气化三清的上清道人说过: “混元初判道为先,常有常无得自然; ”再明显不过,陆压得道很早。而“才了”这里毫无疑问指的是 才知道,不是才结束。既然用才知道说明陆压觉得他了“长生知顺逆”太晚了,这点可以退出他本人是在混元初以前很久就存在的,不然他不会用“才”来表达。
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道家以烹炼金石为外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为内丹。这点是陆压要他们分清外丹内丹,不要夸大外丹炼制的紫金丹的作用,必须知道火会将玉液----“泛指玉精,琼浆等精华所在”焚尽。这里他是在暗示内丹比外丹更能取其精华。而后来验证的却实内丹比外丹对自身更加有益,但是外丹比内丹更便于携带救治他人。说明了陆压在乎的是自身的修为,并不在乎治病救人天下苍生。这一点从后面的他强调自由自在就可以多少看出端倪来。
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餐寿药, 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
反应的是他谁都不屌,想咋滴就咋滴。为什么他这么有底气呢?因为他自认为跟老君 元始同样的知天命晓顺逆,惹不他们,而且同为得道知天之辈,必不会无事生非来惹他,可能是他觉得他跟教主有着同样级别的占卜术吧。这点他也有一种可能知道自己实力并不如教主,但是他为了体现自己的自由性,而放出此言。另外如果他有最高级的自由行动之术,他可能也会这么有底气。为什么他可能会有最高级的自由行动之术呢?原因在于斩仙飞刀,如果他法宝属于顶级定元神的,他必知道如合破解,能破解定元神的法术法宝,必定是高阶的自由行动者了。加上他持有这葫芦已经不知道多少年,必定已经研究透彻了,所以才敢把法宝赠于与他无干之人。这点并不像那2个被徒弟打败的金仙。而且我看了下,大多数精神类法宝都是控魂操魄,很少有对付元神的。而就个人理解元神应该是能量,就是全部能量的总和,而且是看不见的,想元神出窍是无人能看见的,因为没有任何人神仙鬼能看见抓住能量这东西,像八九玄功就是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能量的法术,属于顶级的法术了。而魂魄是阴阳之气,气这种东西是可见的,但是必须特别仔细或修为很高的人才能看见,比如姜尚被拜去魂魄时,其最后一魂一魄被抓住塞进葫芦里一样。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 这句不解释,爱到哪玩到哪玩。
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仙癖”很有意思的一词,我理解的是当无拘束的仙当习惯了,想怎么就怎么习惯了,不为善恶习惯了,这点被他人称为了癖,实际上是有着别人经常说他太过自由豪无拘束,有着鄙视或者责备的深层意思。但是到底自己是如何的,他自己心知肚明,清楚得很。
陆压散人亲到此,西岐要伏赵公明。 预言 后验证了的。
贫道本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
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
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餐寿药,
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
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
陆压散人亲到此,西岐要伏赵公明。
昆仑客有道友分析的是昆仑弟子、昆仑门下客是说阐教门人的。但我认为昆仑客泛指修道之人。如果昆仑客指昆仑山人士或专指阐教门人的话,那昆仑山乃天帝在地上的都城,地处西北方,恰恰验证西昆仑一说,但是石桥南畔却是东南名山“天台山”的地方,盛唐诗僧景云《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 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 石桥南畔第三株。”就是写的天台山,虽然唐诗多用石桥,但是石桥南畔却不多。而且《封》作者老许或者陆道兄均是明朝人士,在唐朝之后,难道能不知石桥南畔?所以昆仑客指的就是修道之人,而陆压在天台山上有旧宅。
得道混元初,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即是得道,而混元初毫无疑问是开天辟地之后不久,因为之后一气化三清的上清道人说过: “混元初判道为先,常有常无得自然; ”再明显不过,陆压得道很早。而“才了”这里毫无疑问指的是 才知道,不是才结束。既然用才知道说明陆压觉得他了“长生知顺逆”太晚了,这点可以退出他本人是在混元初以前很久就存在的,不然他不会用“才”来表达。
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道家以烹炼金石为外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为内丹。这点是陆压要他们分清外丹内丹,不要夸大外丹炼制的紫金丹的作用,必须知道火会将玉液----“泛指玉精,琼浆等精华所在”焚尽。这里他是在暗示内丹比外丹更能取其精华。而后来验证的却实内丹比外丹对自身更加有益,但是外丹比内丹更便于携带救治他人。说明了陆压在乎的是自身的修为,并不在乎治病救人天下苍生。这一点从后面的他强调自由自在就可以多少看出端倪来。
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餐寿药, 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
反应的是他谁都不屌,想咋滴就咋滴。为什么他这么有底气呢?因为他自认为跟老君 元始同样的知天命晓顺逆,惹不他们,而且同为得道知天之辈,必不会无事生非来惹他,可能是他觉得他跟教主有着同样级别的占卜术吧。这点他也有一种可能知道自己实力并不如教主,但是他为了体现自己的自由性,而放出此言。另外如果他有最高级的自由行动之术,他可能也会这么有底气。为什么他可能会有最高级的自由行动之术呢?原因在于斩仙飞刀,如果他法宝属于顶级定元神的,他必知道如合破解,能破解定元神的法术法宝,必定是高阶的自由行动者了。加上他持有这葫芦已经不知道多少年,必定已经研究透彻了,所以才敢把法宝赠于与他无干之人。这点并不像那2个被徒弟打败的金仙。而且我看了下,大多数精神类法宝都是控魂操魄,很少有对付元神的。而就个人理解元神应该是能量,就是全部能量的总和,而且是看不见的,想元神出窍是无人能看见的,因为没有任何人神仙鬼能看见抓住能量这东西,像八九玄功就是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能量的法术,属于顶级的法术了。而魂魄是阴阳之气,气这种东西是可见的,但是必须特别仔细或修为很高的人才能看见,比如姜尚被拜去魂魄时,其最后一魂一魄被抓住塞进葫芦里一样。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 这句不解释,爱到哪玩到哪玩。
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仙癖”很有意思的一词,我理解的是当无拘束的仙当习惯了,想怎么就怎么习惯了,不为善恶习惯了,这点被他人称为了癖,实际上是有着别人经常说他太过自由豪无拘束,有着鄙视或者责备的深层意思。但是到底自己是如何的,他自己心知肚明,清楚得很。
陆压散人亲到此,西岐要伏赵公明。 预言 后验证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