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通过3-5年努力,在石家庄机场周边30平方公里区域内,规划建设“石家庄空港工业园”打造“一港”(华北国际枢纽型航空港)、“三中心”(空港都会CBD、空港行政中心、文化创意交流中心)、“五大产业区”(空港配套型商务商贸服务产业区、空港高端服务产业区、华北国际物流产业区、总部经济区、临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区)构成的临空型产业体系。
日前,省政府《关于加快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临空经济,依托石家庄机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临空经济”、“临空产业”这两个关键词再次引起我们的关注。
近年来,临空经济、临空产业发展一直是国内媒体和专家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概念正在悄悄地从理论构想转变为现实。
打造京津客货分流“第二机场”
我们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民航业已经开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支撑。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民航业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其“拉动”作用越来越强。
有专家指出,民航业的投入产出比较高,如果投入是1的话,产出可以达到8。而当一个机场的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时,就会产生18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民航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仅以旅游业为例,每5名从业人员中就有1名是民航间接提供的,此外还有一些直接提供的岗位。民航还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引路人”,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河北民航发展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张彦杰日前在加快石家庄机场发展誓师动员大会上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石家庄机场的发展,特别是陈全国省长到河北工作后多次专门听取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汇报,研究机场的发展问题,并勾画出了河北民航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3-5年实现我省机场跨越式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我省经济发展现状、谋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加快我省民航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快河北机场发展,是转变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是实施富民强省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机场不仅是我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平台,更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助推器,发达的航空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
省政府要求石家庄机场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年货邮吞吐量12万吨。努力把石家庄机场打造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北京、天津的客货分流“第二机场”。
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
毋庸置疑,如今的大型机场已经突破了单一运输功能,通过与多种产业有机结合,形成颇具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临空经济区,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航空运输被认为是继海运、运河、铁路和公路运输之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五冲击波。从国际上来看,早在1959年爱尔兰就成立了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它包括紧靠香农国际机场的香农自由工业区和香农镇,利用国外资金和原料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这是早期临空经济区的一种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世界各地的大型现代化机场建设方面都推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使机场与临空区互为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体规划上呈现立体、多层、辐射的态势。
在国内,尽管临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城市走在了前列,并且更多城市正在加快发展步伐,让我们对临空经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日前,省政府《关于加快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临空经济,依托石家庄机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临空经济”、“临空产业”这两个关键词再次引起我们的关注。
近年来,临空经济、临空产业发展一直是国内媒体和专家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概念正在悄悄地从理论构想转变为现实。
打造京津客货分流“第二机场”
我们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民航业已经开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支撑。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民航业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其“拉动”作用越来越强。
有专家指出,民航业的投入产出比较高,如果投入是1的话,产出可以达到8。而当一个机场的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时,就会产生18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民航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仅以旅游业为例,每5名从业人员中就有1名是民航间接提供的,此外还有一些直接提供的岗位。民航还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引路人”,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河北民航发展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张彦杰日前在加快石家庄机场发展誓师动员大会上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石家庄机场的发展,特别是陈全国省长到河北工作后多次专门听取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汇报,研究机场的发展问题,并勾画出了河北民航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3-5年实现我省机场跨越式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我省经济发展现状、谋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加快我省民航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快河北机场发展,是转变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是实施富民强省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机场不仅是我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平台,更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助推器,发达的航空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
省政府要求石家庄机场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年货邮吞吐量12万吨。努力把石家庄机场打造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北京、天津的客货分流“第二机场”。
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
毋庸置疑,如今的大型机场已经突破了单一运输功能,通过与多种产业有机结合,形成颇具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临空经济区,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航空运输被认为是继海运、运河、铁路和公路运输之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五冲击波。从国际上来看,早在1959年爱尔兰就成立了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它包括紧靠香农国际机场的香农自由工业区和香农镇,利用国外资金和原料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这是早期临空经济区的一种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世界各地的大型现代化机场建设方面都推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使机场与临空区互为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体规划上呈现立体、多层、辐射的态势。
在国内,尽管临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城市走在了前列,并且更多城市正在加快发展步伐,让我们对临空经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