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近60年历史的大型国有城市公交企业,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变幻中,几代公交人不懈努力,公司发生了巨大变化,车辆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十几辆到现在的二千多辆;年客流越来越大,从当初的一百多万,到现在的三亿多;太原公交的知名度也叫响全国,从市先进,到省标兵,再到近年来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这一切,无不向世人展示着一个企业的辉煌历程与优秀品质。
时光飞逝,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一个新的起点,当公交的发展需要新的管理者将接力棒高高擎起时,他能不能在企业昔日荣耀的重压下,面对当前经营中的种种困难,担负起八千职工的重托,以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厚望,不少人为他捏着一把汗。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公交的巨大变化,人们打消了以往的顾虑。2010年4月,山西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太原隆重召开。作为一个年轻的国企管理者,他有幸成为百名省特级劳动模范中的一员,更让人们坚定了自己的目光,坚信了企业的未来。他,就是太原公交集团公司总经理周齐——
经营思想:他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
对一个国有公交的管理者来说,在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能否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事关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落实,也关系到广大乘客的切身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周齐的头脑是清醒的。
很多人不知道,从2003年开始,随着新开线路的不断增多,国家油价的大幅调整和省城的频繁修路对票款的影响,太原公交的经营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以新开线路为例,近年来太原公交新开线路63条,除901、861和864路三条外,其它60线路全部亏损。面对企业近年来累计8000多万元的巨额亏损,而且经常处于难以为继的境况。周齐每天都焦虑着。在一次会议上,有的同志提出,如果公交每天减1500趟,大约是全天趟数的15%,每年可减亏4000多万元,再采取加强成本管理等办法,企业还可以勉强维持现状。
周齐不是没有考虑过。的确,因为增开新线加大了亏损,公交职工的收入低于太原市企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万多元,因为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全国同行中已有多家公交发生线路停运事件。企业能否稳定,已经是公交企业老总们揪心的痛。可是如果减趟,就意味着车距拉大,等车时间加长,满载率提高。对乘客来说就意味着炎炎夏日,公交车上将变得更拥挤;冰天雪地,广大乘客会长时间受冻等等。
在争论中,周齐对大家说:“公交是公益事业,公益事业就应社会效益优先,就是要让乘客享受到快捷、安全、方便和舒适的服务。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我们有困难可以向政府反映。”
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定下来了,但具体困难必须解决。有多少次,在财政局的大门口,留下了周齐来回踱步焦急守候的身影。有多少次,在财政局长的办公室,周齐给局长讲企业正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又有多少次,周齐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很多的人想的是当总经理的风光,可有谁知道一个大型企业老总的苦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2008年开始,市财政给公交的补贴增加了1000万元,2009年又给予了支持。
更让人高兴的是,2010年春节前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市财政担保还本付息,企业贷款2亿元,先期使用1亿元购买的333台公交车,给省城太原的城市形象带来了明显改观,也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改善。当公交车后电子显示屏上的“市委高度重视,政府积极运作,交通多方筹划,财政大力支持,确保公交优先,方便市民乘车”宣传语,在太原的大街小巷被人们热议时,周齐知道,公交的春天来了!
时光飞逝,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一个新的起点,当公交的发展需要新的管理者将接力棒高高擎起时,他能不能在企业昔日荣耀的重压下,面对当前经营中的种种困难,担负起八千职工的重托,以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厚望,不少人为他捏着一把汗。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公交的巨大变化,人们打消了以往的顾虑。2010年4月,山西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太原隆重召开。作为一个年轻的国企管理者,他有幸成为百名省特级劳动模范中的一员,更让人们坚定了自己的目光,坚信了企业的未来。他,就是太原公交集团公司总经理周齐——
经营思想:他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
对一个国有公交的管理者来说,在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能否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事关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落实,也关系到广大乘客的切身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周齐的头脑是清醒的。
很多人不知道,从2003年开始,随着新开线路的不断增多,国家油价的大幅调整和省城的频繁修路对票款的影响,太原公交的经营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以新开线路为例,近年来太原公交新开线路63条,除901、861和864路三条外,其它60线路全部亏损。面对企业近年来累计8000多万元的巨额亏损,而且经常处于难以为继的境况。周齐每天都焦虑着。在一次会议上,有的同志提出,如果公交每天减1500趟,大约是全天趟数的15%,每年可减亏4000多万元,再采取加强成本管理等办法,企业还可以勉强维持现状。
周齐不是没有考虑过。的确,因为增开新线加大了亏损,公交职工的收入低于太原市企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万多元,因为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全国同行中已有多家公交发生线路停运事件。企业能否稳定,已经是公交企业老总们揪心的痛。可是如果减趟,就意味着车距拉大,等车时间加长,满载率提高。对乘客来说就意味着炎炎夏日,公交车上将变得更拥挤;冰天雪地,广大乘客会长时间受冻等等。
在争论中,周齐对大家说:“公交是公益事业,公益事业就应社会效益优先,就是要让乘客享受到快捷、安全、方便和舒适的服务。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我们有困难可以向政府反映。”
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定下来了,但具体困难必须解决。有多少次,在财政局的大门口,留下了周齐来回踱步焦急守候的身影。有多少次,在财政局长的办公室,周齐给局长讲企业正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又有多少次,周齐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很多的人想的是当总经理的风光,可有谁知道一个大型企业老总的苦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2008年开始,市财政给公交的补贴增加了1000万元,2009年又给予了支持。
更让人高兴的是,2010年春节前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市财政担保还本付息,企业贷款2亿元,先期使用1亿元购买的333台公交车,给省城太原的城市形象带来了明显改观,也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改善。当公交车后电子显示屏上的“市委高度重视,政府积极运作,交通多方筹划,财政大力支持,确保公交优先,方便市民乘车”宣传语,在太原的大街小巷被人们热议时,周齐知道,公交的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