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每当人们提及上海牌的产品,都会油然升起一种慕名的感情,从生活日用品到家用电器等等,人们相信上海牌偏爱上海牌.
当人们习惯了以往的生活的时候,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第一次见到上海50拖拉机,大家无不一览其风采.人们喜欢上海50拖拉机,它结构紧凑个体小,噪音低,道路行驶平稳,速度快,且采用电起动.当时能开上上海50车是一件极为光荣的事,能与这种车搭上边的人都要高人一等,由于车少,在人们眼里,上海50不亚于现在的奥迪、桑塔纳.这就是上海50拖拉机,人们心中的上海牌.进入九十年代,由于生产的发展及进口机械的带动,轮式拖拉机也有了一些发展,出现了上海504机型,且拥有量迅速增长,运用范围也较为广泛.由于上海车马力适当,车体小等特点,它更适合于水田作业,所以人们在选择上还是倾向上海牌.
然而在大量的使用中,上海车同样显露出了许多问题.就发电机而言,大部分车存在着难启动、冒烟、高温等问题,特别是在气温较低时,启动成了一件叫农民叫苦不迭的事,幸好现在有乙醚启动液,能帮助农民一下,不然每天为启动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仅为这一点,我们反复研究多年,采取了不少办法,如采用薄缸盖垫,使用偏心铜套等方法,来增加压缩比;在发动机上改装增压器,来增加充气量;使用6Q—200电瓶,来保证有电使马达较长时间转动;更换减速马达;校泵校嘴等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发动机存在的问题。然而结果都不能让人满意。
今天有多少人提起上海车都叫苦连天,懊悔不已.2005年,我们100多万亩土地的大农场,新增机车200多台,但上海牌拖拉机数量极少。上海704新型机车全场仅有三台,且反映不好.而其它机型,如宁波系列,天津系列等都有相当数量增长。相比而言,人们已不再把上海车列为首选机型了,也不再偏爱上海牌了。
对上海牌拖拉机,上海厂不会不知道存在的毛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尽没有见到上海厂拿出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新型发动机SNH4100而言,是请欧洲专家全新设计,新在哪里?我们只看到活塞变了,油嘴变了,油泵变了,其它并没有见到变了什么。而我要问为什么要废弃球形燃烧室,改变之后的设计依据是否充足?燃烧室改变,燃烧形式也变了,它将给发动机基础部件增加很大的冲击载荷,这一点考虑了吗?别的不说,就文字上讲,在说明书中就有存在问题,如说明书第6页表中第二项"直喷燃烧室"概念不清;第36页"配气相位调整"还保留着。而在另件目录中第29页中标号1存在,那么怎么调整?这些真有点叫你想不通,这就是全新的SNH4100。
几年来,我一直对上海车进行专项研究探讨,主要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难启动、高温、冒烟问题。但非常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你们时,都一直不能得到认证,你们只让我感到了一个名牌大公司的傲气、霸气,还有一点匪气,却丝毫没有一点大气。可想没有一点帝王之气,哪一年公司能在中国当上龙头称上老大?
今天我一没有身份,二没有授权,这无妨我说句实话,先不说缺陷不足,首先要说的是我发现的在上海发动机495A系列中,存在的一个较为重大的生产和设计错误:
让我们先看看在发动机说明书上是这样写的:
配气相位:进气门开,(上止点前8° ± 2°关 下止点后48° ±2°)
排气门开:(下止点前48° ±2° 关 上止点后8° ±2°)
气门理论升程:11.4mm
而我们在机车上进行实测结果是:气门重叠角 4~5° 相当飞轮齿1.5个齿左右.
气门升程10.4mm 比理论小1mm.
这一结果在任一台车上,使用任何厂凸轮轴,都能够得到,而这一结果说明什么?
1、破坏了进气惯性.由于气门重叠角不够,排气门在上止点前关闭,这样,汽缸中的废气必然要从进气门中排出,使进气管道内空气先向外排,再向里进,减弱了进气涡流的强度.
2、由于有一部分废气进入进气道,使进入空气纯度降低,同时因废气而使进气温度升高,造成进气量不足.
3、进气量多少是受”时间_断面”影响的,当气门升程不够时,”时间断面”必然会小,进气量也一定会少.
仅这几点,就足以证明,发动机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也就不难说明为什么感觉发动机压缩不好,启动性能差,工作中冒烟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凸轮轴错在哪里?
首先我认为错在图纸绘制上,丢失了一个尺寸.其次,进气门关闭角放在48°±2° 在设计上存在着错误.
自上海504之后,厂家先后推出上海654和上海纽荷兰704等车型。发动机由A系列转为SNH4100型,但是给人的总体印象却不叫人赞赏,就发动机而言根本没有认真去研究开发,而是尤显盲目。不然怎会多年在发动机上存在的错误,至今得不到纠正,且还在延续。别的不说,仅说配气部分,自495A到SNH4100其设计参数和尺寸始终没有变化。我不仅要问是巧合还是上海厂生产的精典,一根轴竞能适用于多种机型,真是万能型,以至于欧洲人在给上海人设计发动机时都舍不得换一个凸轮轴,只可惜用了一根有错的凸轮轴!
技术本身就是件严肃认真的事,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枉自尊大岂能是理?凡事必须在实际当中得到验证。我在大约一年之久才得到厂家的答复,除了上了一次理论课,却没有针对我提出的问题,拿出全面检验认证,其间还有“估计”之说,这更使我不能认同。
上海厂作为一个知名大企业,与纽荷兰合资应是补纽荷兰一个缺,骨子里还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不是低人一等,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做精,哪怕是请个洋裁缝做套洋装,我还是中国人,我的神在魂不散!
上海人有这气魄吗?
黑龙江 八五六农场 那永春
当人们习惯了以往的生活的时候,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第一次见到上海50拖拉机,大家无不一览其风采.人们喜欢上海50拖拉机,它结构紧凑个体小,噪音低,道路行驶平稳,速度快,且采用电起动.当时能开上上海50车是一件极为光荣的事,能与这种车搭上边的人都要高人一等,由于车少,在人们眼里,上海50不亚于现在的奥迪、桑塔纳.这就是上海50拖拉机,人们心中的上海牌.进入九十年代,由于生产的发展及进口机械的带动,轮式拖拉机也有了一些发展,出现了上海504机型,且拥有量迅速增长,运用范围也较为广泛.由于上海车马力适当,车体小等特点,它更适合于水田作业,所以人们在选择上还是倾向上海牌.
然而在大量的使用中,上海车同样显露出了许多问题.就发电机而言,大部分车存在着难启动、冒烟、高温等问题,特别是在气温较低时,启动成了一件叫农民叫苦不迭的事,幸好现在有乙醚启动液,能帮助农民一下,不然每天为启动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仅为这一点,我们反复研究多年,采取了不少办法,如采用薄缸盖垫,使用偏心铜套等方法,来增加压缩比;在发动机上改装增压器,来增加充气量;使用6Q—200电瓶,来保证有电使马达较长时间转动;更换减速马达;校泵校嘴等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发动机存在的问题。然而结果都不能让人满意。
今天有多少人提起上海车都叫苦连天,懊悔不已.2005年,我们100多万亩土地的大农场,新增机车200多台,但上海牌拖拉机数量极少。上海704新型机车全场仅有三台,且反映不好.而其它机型,如宁波系列,天津系列等都有相当数量增长。相比而言,人们已不再把上海车列为首选机型了,也不再偏爱上海牌了。
对上海牌拖拉机,上海厂不会不知道存在的毛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尽没有见到上海厂拿出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新型发动机SNH4100而言,是请欧洲专家全新设计,新在哪里?我们只看到活塞变了,油嘴变了,油泵变了,其它并没有见到变了什么。而我要问为什么要废弃球形燃烧室,改变之后的设计依据是否充足?燃烧室改变,燃烧形式也变了,它将给发动机基础部件增加很大的冲击载荷,这一点考虑了吗?别的不说,就文字上讲,在说明书中就有存在问题,如说明书第6页表中第二项"直喷燃烧室"概念不清;第36页"配气相位调整"还保留着。而在另件目录中第29页中标号1存在,那么怎么调整?这些真有点叫你想不通,这就是全新的SNH4100。
几年来,我一直对上海车进行专项研究探讨,主要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难启动、高温、冒烟问题。但非常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你们时,都一直不能得到认证,你们只让我感到了一个名牌大公司的傲气、霸气,还有一点匪气,却丝毫没有一点大气。可想没有一点帝王之气,哪一年公司能在中国当上龙头称上老大?
今天我一没有身份,二没有授权,这无妨我说句实话,先不说缺陷不足,首先要说的是我发现的在上海发动机495A系列中,存在的一个较为重大的生产和设计错误:
让我们先看看在发动机说明书上是这样写的:
配气相位:进气门开,(上止点前8° ± 2°关 下止点后48° ±2°)
排气门开:(下止点前48° ±2° 关 上止点后8° ±2°)
气门理论升程:11.4mm
而我们在机车上进行实测结果是:气门重叠角 4~5° 相当飞轮齿1.5个齿左右.
气门升程10.4mm 比理论小1mm.
这一结果在任一台车上,使用任何厂凸轮轴,都能够得到,而这一结果说明什么?
1、破坏了进气惯性.由于气门重叠角不够,排气门在上止点前关闭,这样,汽缸中的废气必然要从进气门中排出,使进气管道内空气先向外排,再向里进,减弱了进气涡流的强度.
2、由于有一部分废气进入进气道,使进入空气纯度降低,同时因废气而使进气温度升高,造成进气量不足.
3、进气量多少是受”时间_断面”影响的,当气门升程不够时,”时间断面”必然会小,进气量也一定会少.
仅这几点,就足以证明,发动机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也就不难说明为什么感觉发动机压缩不好,启动性能差,工作中冒烟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凸轮轴错在哪里?
首先我认为错在图纸绘制上,丢失了一个尺寸.其次,进气门关闭角放在48°±2° 在设计上存在着错误.
自上海504之后,厂家先后推出上海654和上海纽荷兰704等车型。发动机由A系列转为SNH4100型,但是给人的总体印象却不叫人赞赏,就发动机而言根本没有认真去研究开发,而是尤显盲目。不然怎会多年在发动机上存在的错误,至今得不到纠正,且还在延续。别的不说,仅说配气部分,自495A到SNH4100其设计参数和尺寸始终没有变化。我不仅要问是巧合还是上海厂生产的精典,一根轴竞能适用于多种机型,真是万能型,以至于欧洲人在给上海人设计发动机时都舍不得换一个凸轮轴,只可惜用了一根有错的凸轮轴!
技术本身就是件严肃认真的事,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枉自尊大岂能是理?凡事必须在实际当中得到验证。我在大约一年之久才得到厂家的答复,除了上了一次理论课,却没有针对我提出的问题,拿出全面检验认证,其间还有“估计”之说,这更使我不能认同。
上海厂作为一个知名大企业,与纽荷兰合资应是补纽荷兰一个缺,骨子里还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不是低人一等,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做精,哪怕是请个洋裁缝做套洋装,我还是中国人,我的神在魂不散!
上海人有这气魄吗?
黑龙江 八五六农场 那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