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本吧潜水看帖,今天来发个帖吧。复试成绩出来好几天了,一直深陷于一种挫败和尴尬交织的情绪。今天终于鼓起勇气写下这段考研经历,算是向那些努力的日子告别吧。没有再考的打算了,决定听家里的话好好找工作。
首先回忆一下备考的经历。本科211,专业四大天坑之一,自制力差一直摆烂,到快毕业了才突然决定考研挣扎一把。现在想来这个决定多少也是为了逃避工作。选软微金融原因无他,只是觉得北大牌子响可以蹭名气,软微相对来说好上岸,跨考金融专业课比较简单(结果我因为对金融专业课难度的错误判断付出惨重代价)。同学都在找工作的时候我在备考,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学得好认真感动了自己。然后一战壮烈牺牲了。公共课都还好,专业课直接没过线。明明觉得书都看得挺仔细的结果拿到题都不太会做。下了考场就知道自己铁定无了,想都没想就决定二战。说实话我现在都有点纳闷我怎么当时就那么坚决二战,而且充满了盲目的乐观,觉得自己虽然一战失败但离成功不远,再来一年肯定能上。然后休息了两个月就开始投入二战。我意识到对我这样跨考的人来说,软微的宏微观其实是挺难理解透彻的,容易似是而非。后来我把精力主要放在专业课上,而且找了个上岸的学姐带我学专业课,效果挺不错,理清了好多混沌的知识点,会做的题也越来越多了。我那时觉得软微的大门已经向我敞开了……结果因为没有保持数学的刷题量,我二战专业课分数倒是不错,数学拉了垮了。但是考完出来听好多人表示数学难度比较大,我觉得我应该也不会比别人差太多,还是有上岸的可能。由于数学拖了后退,初试分数出来不太高,但是复试线更低,我当时满怀希望(我并不是擦线进的复试)。然后……我复试就狗带了。
复试的那十几分钟……直到今天我还不想回忆。真的很灾难。我英语和抽题因为准备比较充分,答得还行,不拉垮。然后有个老师就开始疯狂提问我的本科成绩单。我本科成绩单稀烂。老师没有问一个关于金融的问题,全程问我本科。其实那个学姐提醒过我要花功夫复习本科的东西,老师特别喜欢问,但是我就是固执地不去看。一来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我都跨考了老师会那么在乎我本科的知识吗?即使本科知识答得不好,金融学答好一点我觉得老师也不至于刷了我。(事实证明老师根本没给我这个机会。根本不问我金融,笑死)二来是本科知识太复杂繁多,准备起来有点无从下手,我本来就学得差,总不能挨着把书看一遍吧。(事实证明老师问的东西很偏也很具体,不是泛泛而谈那种,现在想来即使我认真准备了,也未必就能应付)总结起来就是复试比较灾难,老师不仅追着问我本科的问题,而且我一开口就很容易被打断。我一回想起这个复试的过程,就觉得特别尴尬和羞耻。
我的初试分数是那种可刷可不刷那种。我被刷之后经常会想,也许我当时这样……也许我当时那样……说不定就不会被刷了。但冷静下来想想,老师可能就是单纯的不太想要我。在拿到学生资料的那一刻,看到你的本科学校、专业、绩点、论文、科研、奖项、四六级等等,老师可能就心里有数了。像我这样本科拉垮,要啥啥没有,初试也不是超高分的学生,还是跨考,老师有什么理由要我呢?现在的考研其实也越来越贴近保研了,看的是综合素质,不是考试能力。就像闹得沸沸扬扬的协和复试事件,一篇SCI就是比60分分差高贵。我已经想通了,不想纠结于此了。不考研了,外面的世界还是海阔天空。在此也提醒想考研人,本科别瞎摆烂,如果已经摆了,就要加倍加倍努力,把初试考得高高高高的,这样上岸才更有把握。
希望我们都有美好的明天吧。#考研##二战##考研复试#
首先回忆一下备考的经历。本科211,专业四大天坑之一,自制力差一直摆烂,到快毕业了才突然决定考研挣扎一把。现在想来这个决定多少也是为了逃避工作。选软微金融原因无他,只是觉得北大牌子响可以蹭名气,软微相对来说好上岸,跨考金融专业课比较简单(结果我因为对金融专业课难度的错误判断付出惨重代价)。同学都在找工作的时候我在备考,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学得好认真感动了自己。然后一战壮烈牺牲了。公共课都还好,专业课直接没过线。明明觉得书都看得挺仔细的结果拿到题都不太会做。下了考场就知道自己铁定无了,想都没想就决定二战。说实话我现在都有点纳闷我怎么当时就那么坚决二战,而且充满了盲目的乐观,觉得自己虽然一战失败但离成功不远,再来一年肯定能上。然后休息了两个月就开始投入二战。我意识到对我这样跨考的人来说,软微的宏微观其实是挺难理解透彻的,容易似是而非。后来我把精力主要放在专业课上,而且找了个上岸的学姐带我学专业课,效果挺不错,理清了好多混沌的知识点,会做的题也越来越多了。我那时觉得软微的大门已经向我敞开了……结果因为没有保持数学的刷题量,我二战专业课分数倒是不错,数学拉了垮了。但是考完出来听好多人表示数学难度比较大,我觉得我应该也不会比别人差太多,还是有上岸的可能。由于数学拖了后退,初试分数出来不太高,但是复试线更低,我当时满怀希望(我并不是擦线进的复试)。然后……我复试就狗带了。
复试的那十几分钟……直到今天我还不想回忆。真的很灾难。我英语和抽题因为准备比较充分,答得还行,不拉垮。然后有个老师就开始疯狂提问我的本科成绩单。我本科成绩单稀烂。老师没有问一个关于金融的问题,全程问我本科。其实那个学姐提醒过我要花功夫复习本科的东西,老师特别喜欢问,但是我就是固执地不去看。一来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我都跨考了老师会那么在乎我本科的知识吗?即使本科知识答得不好,金融学答好一点我觉得老师也不至于刷了我。(事实证明老师根本没给我这个机会。根本不问我金融,笑死)二来是本科知识太复杂繁多,准备起来有点无从下手,我本来就学得差,总不能挨着把书看一遍吧。(事实证明老师问的东西很偏也很具体,不是泛泛而谈那种,现在想来即使我认真准备了,也未必就能应付)总结起来就是复试比较灾难,老师不仅追着问我本科的问题,而且我一开口就很容易被打断。我一回想起这个复试的过程,就觉得特别尴尬和羞耻。
我的初试分数是那种可刷可不刷那种。我被刷之后经常会想,也许我当时这样……也许我当时那样……说不定就不会被刷了。但冷静下来想想,老师可能就是单纯的不太想要我。在拿到学生资料的那一刻,看到你的本科学校、专业、绩点、论文、科研、奖项、四六级等等,老师可能就心里有数了。像我这样本科拉垮,要啥啥没有,初试也不是超高分的学生,还是跨考,老师有什么理由要我呢?现在的考研其实也越来越贴近保研了,看的是综合素质,不是考试能力。就像闹得沸沸扬扬的协和复试事件,一篇SCI就是比60分分差高贵。我已经想通了,不想纠结于此了。不考研了,外面的世界还是海阔天空。在此也提醒想考研人,本科别瞎摆烂,如果已经摆了,就要加倍加倍努力,把初试考得高高高高的,这样上岸才更有把握。
希望我们都有美好的明天吧。#考研##二战##考研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