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日本订的阿德到货了,给大家简单评测 一下
外观
从发布的时候开始,网上一直都在说丑,其实到手一看还行。漆面是亮面深蓝,和cardiff还蛮搭配的。这个见仁见智。官网的图片实在不行,看着就像一个塑料玩具,实际到手外观看着还不错。
抛投
今天主要是小河边测试了一下我常用的2g旋转亮片,四挡抛投无压力,档位再低就容易炸线了。本人水平一般,距离说实话和我一直用的alphas air,steez air没什么明显差别。
之前有看到帖子说抛投手感与之前不同,容易炸线什么的,我并没有遇到。
手感
非常轻,带45m线,一共133g,长时间抛投不累。轮子高度一般,比abu的3.5代略高一丢丢,本人手小,还是觉得abu的更舒服些
摇轮感受
轮子摇起来的感觉很像蒙塔尼,就是那种有一丢丢的阻尼感。这个感觉和daiwa系列不一样,daiwa的很多水滴轮空摇的时候极其顺滑,毫无阻尼感。
如果第一次用shimano的水滴轮可能会不太适应这个感觉,以为是有齿感。网上一直有人说是Shimano技术厉害有意为之,但是为啥antares的摇起来就比这更顺滑一些?归根结底应该还是成本原因吧,总不能什么最好技术都给你,还便宜吧
优点
轻,非常轻。相同重量下,和abu的比,阿德做工更胜一筹,尤其是出线孔,abu的出线孔简直了。和steez air比,价格又相对便宜不少,而且这个线杯也看起来明显结实一些。应该适合硬竿小饵钓斑鳜的玩法。
缺点
唯一要吐槽的就是这个调节磁力刹车的轮盘,真的不好使。单指操作相当困难,摩擦面太小了,两个手指同时转才能方便调节。
比较
这个轮子现在对标的是daiwa的alphas air。alphas air的轮子稍重一些,应该是160g左右,但是摇轮手感更顺一些。这个轻,但是稍有阻尼感,外加一个神奇的磁力调节旋钮。
其实有时候重并不完全是坏事,我今天试着弹射的时候,明显感觉阿德手感差一些,应该就是因为太轻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溪流钓会用到200g左右鼓轮的原因把。
总结
这是一个正常改款的轮子,考虑到老款的上市时间,新款也到了更新的时候。
Shimano把这几年的新技术用到了这个轮子上面,但是的确也看不到什么革命性的变化,应该是准备修修补补再战几年。
适合那些没买过这个轮子但是好奇的人购买,有老款的用户没必要急着升级,毕竟现在价格还挺高,等到价格跌到2k以内入手会更合适些。


外观
从发布的时候开始,网上一直都在说丑,其实到手一看还行。漆面是亮面深蓝,和cardiff还蛮搭配的。这个见仁见智。官网的图片实在不行,看着就像一个塑料玩具,实际到手外观看着还不错。
抛投
今天主要是小河边测试了一下我常用的2g旋转亮片,四挡抛投无压力,档位再低就容易炸线了。本人水平一般,距离说实话和我一直用的alphas air,steez air没什么明显差别。
之前有看到帖子说抛投手感与之前不同,容易炸线什么的,我并没有遇到。
手感
非常轻,带45m线,一共133g,长时间抛投不累。轮子高度一般,比abu的3.5代略高一丢丢,本人手小,还是觉得abu的更舒服些
摇轮感受
轮子摇起来的感觉很像蒙塔尼,就是那种有一丢丢的阻尼感。这个感觉和daiwa系列不一样,daiwa的很多水滴轮空摇的时候极其顺滑,毫无阻尼感。
如果第一次用shimano的水滴轮可能会不太适应这个感觉,以为是有齿感。网上一直有人说是Shimano技术厉害有意为之,但是为啥antares的摇起来就比这更顺滑一些?归根结底应该还是成本原因吧,总不能什么最好技术都给你,还便宜吧
优点
轻,非常轻。相同重量下,和abu的比,阿德做工更胜一筹,尤其是出线孔,abu的出线孔简直了。和steez air比,价格又相对便宜不少,而且这个线杯也看起来明显结实一些。应该适合硬竿小饵钓斑鳜的玩法。
缺点
唯一要吐槽的就是这个调节磁力刹车的轮盘,真的不好使。单指操作相当困难,摩擦面太小了,两个手指同时转才能方便调节。
比较
这个轮子现在对标的是daiwa的alphas air。alphas air的轮子稍重一些,应该是160g左右,但是摇轮手感更顺一些。这个轻,但是稍有阻尼感,外加一个神奇的磁力调节旋钮。
其实有时候重并不完全是坏事,我今天试着弹射的时候,明显感觉阿德手感差一些,应该就是因为太轻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溪流钓会用到200g左右鼓轮的原因把。
总结
这是一个正常改款的轮子,考虑到老款的上市时间,新款也到了更新的时候。
Shimano把这几年的新技术用到了这个轮子上面,但是的确也看不到什么革命性的变化,应该是准备修修补补再战几年。
适合那些没买过这个轮子但是好奇的人购买,有老款的用户没必要急着升级,毕竟现在价格还挺高,等到价格跌到2k以内入手会更合适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