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吧 关注:1,945贴子:17,163
  • 4回复贴,共1

《绥德抚院马氏家谱》序 马稳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抚院马氏族人,主要分布在绥德、子洲、米脂、横山、清涧、子长等九县的五十多个行政村,人口已达数千人。抚院马氏是名副其实的绥德马氏中的名门望族。
绥德抚院马氏后人马保信承担起主编抚院马氏家谱的重任。在马保信的带领下,经过大家四年多收集资料和整理编写工作,这一浩繁复杂的文化工程即将竣工了。
马保信为了续编家谱,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及各种场所耐心细致地收集资料,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地加工整理、撰写家谱资料,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马保信创作的歌曲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为众多名家所推崇。同样,其所续编的家谱,也将成为受族人和社会公众欢迎的文化志书。
马保信续编家谱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依靠集体智慧,工作效率成倍提高。为先祖马如龙立纪念碑,修建马如龙廉政文化园,筹备40集电视连剧《马如龙》,也是本地首创。现在马保信又创作了《绥德抚院马氏之歌》《往人前走》,这就更完美了。
奔波数万里,探索抚院马氏上下六百多年的历史,马保信功不可没。
陕北的马氏家族有山马家、川马家、崖马家、渠马家等,仅绥德吉镇一镇,马氏人口过半,就集中居住着山马家、川马家、崖马家、渠马家。下面就马家的来历与分户问题分别详细介绍。
首先说川马家,川马家家谱记载,祖村为土地岔下马川。《绥德州志》记载,马姓为绥德第一大姓,不乏名门望族。历史名人璨若星辰,明清期间绥德州有文进士46人,马氏12人。武进士有马氏一人。明代马汝骥,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进士,马汝骥官至礼部侍郎,后明廷以汝骥故封赠其父马骢、祖父马永盛亦为礼部侍郎。所以侍郎马家是为川马氏马永盛的后人。
我在山西临县碛口的黄河畔马家塔访问,村人说绥德川马家是从此村迁徙所出。后在《绥德文史》中,也见到了川马氏是从碛口马家塔过来的记载。至此,川马——侍郎马的来历终于清楚了。
访问绥德柳巷与邓家楼时,当地人说他们这里既有侍郎马,又有抚院马,于是抚院马进入了我的视野。村人说抚院马氏在四十里铺马家洞有家谱。
家谱记载,抚院马始祖马荣,原籍河南省南阳唐河县,从军后任河南大梁卫总旗,升大兴左卫世袭指挥使,授昭武将军,后任职绥德卫,入绥德籍。从此抚院马氏在绥定居。据《马如龙墓志铭》记载,其先祖河南人,明洪武中以军功卫延安者,子孙家墕,故今为陕西绥德州人。表明始祖从明朝开国时来到绥德。抚院马氏从明初迁来,至今已历600多年。
山马氏的来历。本支马氏在元朝宪宗时期(公元1252—1259年),从山西临县迁来,居住绥德柏树林——现在的马家山,自今为760年左右。历28代。绥德吉征、子洲驼耳巷、高坪马氏与米脂杨家沟、临县马氏,都自称山马家,结合兴县罗峪口马氏家谱排序,把两省五县马氏联接起来看,本支马氏从临县碛口马家山迁出后,第一世迁居绥德马家山,其第五世文简公,又从绥德马家山迁居子洲驼耳巷老山峁。文简公以下各支系共历24代。所以说本支马氏来陕北后共历28代。
崖马氏来历。崖马氏祖村崖马沟,大约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移民而来。迁来后,入绥德义让里一甲。定居在后沟的崖畔上。村名命名为崖马沟,已有490多年的历史。崖马氏来到吉征店崖马沟后,迁徙村庄有吉征店村、柳湾村,子洲淮宁湾镇马家坪,清涧马家沟、靖边天赐湾、横山元峁等地。结合各县各村关于崖马氏的记载与传说,崖马氏从隰县桑村坡迁来崖马沟,其后再迁往其他各村。
渠马氏来历。渠马氏祖村吉征店马家渠,先祖从山西方山县圪洞迁来。本村山上原有一口钟,记载本村原名为黑山岭。本村迁出地有延安、子长、子洲等地。子洲县槐树岔王坪村,也有8辈人。渠马氏迁住附近的村庄有吉征店、小寺则、延家坪等村。
虽然这几支马氏来历搞清楚了,但为什么将马氏分别称为山、川、崖、渠、抚院呢?
在陕北,传说马家原来是一家,后来人多了,住在川里的就被称为川马家,住在山里的就被称为山马家,住在崖畔上的就被称为崖马家,住在渠里的就被称为渠马家。
实际上绥德吉征店一带马氏也是这样住着的。马家川就是住着川马家,马家山就是住着山马家,崖马沟就住着崖马家,马家渠就住着渠马家。
马氏分户的地点就在吉征店。一个吉征店,先后迁来来历不同的四家马氏。每当在吉征店街上赶集遇会,走在一起的四家马氏之人,自然相互问起姓名,都说自己是马氏之人,于是他们开始论“自家”,可是论来论去,相互不是“自家人”,同姓不同宗。后来时间长了,人们为了便于区别这四家马氏,于是把住在川里马氏简称为川马家,住在山里马氏简称为山马家,住在崖畔上的马氏简称为崖马家,住在渠里的马氏称简称渠马家。于是马氏分户由此而生。所以说马氏分户的地点就是吉征店。
马氏分户,不是某一天或某一个时期分开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川马氏与山马氏先后来到吉征店后,才有了分户的必要。于是在元代后期分开川马氏与山马氏。然后在明代中期又增加了崖马氏。然后在清代中期从山西方山县迁来又一家马氏后,又增加了渠马氏。
那么河南迁来的马氏为什么称其为抚院马呢?这从其家谱序中看出,为了将河南马氏与吉征店的上述四支马氏区别开来,从祖先马如龙官职“巡抚江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的 “巡抚江西”中抽出一字“抚”,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中抽出一字“院”,人们称马如龙为“马抚院”,其后人自然是“抚院马家”了。
陕北马氏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这项工作仍有待于更多有识之士的参与和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我在研究抚院马氏的过程中,对其历史人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古代抚院马氏人物中共有进士3人,举人4人,贡生8人,生员 8人。文职官员19人,其中,翰林院官员两人。武职官员12人。他们都是抚院马氏的骄傲。历史上抚院马氏读书人和学有所成者众多,被当地社会各界赞誉为“文马家”是名副其实。当代抚院马氏后人也在各行各业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人才众多,不胜枚举。愿抚院马氏在未来的陕北历史篇章中写下更加灿烂的一页。
马稳根
2014年12月20日
马稳根,绥德县吉镇镇马家山村人,现为子洲县国土资源局工会主席,陕北马氏研究专家,著有《陕北马氏源流初探》。


IP属地:北京1楼2022-03-27 10:51回复
    陕西马氏几种DNA父系类型 O-Z43975 、 N-F1998 (姬姓马氏) O-Z43975(西安马)、 O-F8 (榆林马一支)、O-MF6722(渭南大荔县马,始祖马农隐)。
    此数据为成都23魔方公司测试用户数据


    IP属地:北京2楼2022-03-27 10:57
    收起回复
      2025-08-12 16:56: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O-F8支系下众多马氏分支:米脂马O-Y137584 米脂马 O-Z44091 米脂马O-MF163131 米脂马 O-F14858
      靖边马O-F18480 榆阳马O-MF14289 大荔马O-Y138536 周至马O-Z25928 鄠邑马O-MF90146
      庞大的马氏家族 同宗共祖。


      IP属地:北京4楼2025-01-13 1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