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我终于把从Dx200升级到Dx240,拿到新机感觉已经是我挑不出毛病的前端,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大气了。两者宽度是一样的,机身变短了一点。新机采用夏普5.0英寸屏幕,观感好看了,小巧不少,随身也很便捷,现在的系统很流畅,最主要是发热量控制的不错。
说到声音,可以直接的听到艾巴索这几年的进步(尤其是卡1的对比)。烧友们常说Dx208才是完全体,在卡8的加持下的Dx200才是完全版。Dx240的话在卡1三代的加持下就很不错了,声音变得细腻通透很多,泛音、细节量的增多以及乐器的空间感,增加了声音的精致感。把朋友某韩国砖借过来对比,发现它能做到的dx240皆具备了。对比后发现,dx240的声音更具特色,更加中性的声音,且更有气势。艾巴索的设备推力普遍够大,所以不会推出“软绵绵”的声音。Dx240有三档增益,低、中、高,玩家可以更好的得到自己想要的声音。增益的不同主要搭配不同耳机来达到自己想要的声音。换上卡8,声音在分离度、细节量、声场都有质量的飞跃。Dx240下的卡8感觉在边角处理上比Dx200更平滑一些,调音更像流行贴近、更安全的声音,不会对某种类型音乐有短板,后期如果能推出更激进的调音的耳放卡我也想尝试一下。
测试均采用dx240搭配卡8,4.4mm输出:
64audio nio+silver premium cable,本身是流行调音,搭配塞子声场极大的特点,在Dx240上表现非常杂食,使用低增益即可。Dx240带来的推力足够驱使大声场,空间定位非常准确,尤其适合jpop,缺点是听摇滚或是强鼓点的音乐缺乏点味道。
Alo黑花太阳神+金武侍,在塞子泛音出色的特点下,换线带来更加漆黑的背景,经Dx240输出能听到很多平常听不到细节,此时Dx240的作用是精准的声音,Dx240传输的模拟信号质量足够优秀,带来的是细节量的轰炸。增益选择低或中档,有时候听偏摇滚的就切换至中档,听流行基本低档足够。塞子也有缺点,声场稍小,较为贴耳。声音偏刺激,与此同时听浓郁acg、摇滚及其优秀,听空灵的女声显得不太适合。
不同增益还是一个调节味道、浓郁度的手段,还是具体视情况而定。低、中、高频并不是能同等程度增益,推不好可能会互相掩盖,更需要烧友去自行选择想要的声音。
作为一个七八年的穷烧,第一个设备也不是艾巴索,不过在听过艾巴索的调音后,我知道这满足了我大部分的听音需求。一路从Dx200用到Dx240,因为认可艾巴索的声音也买过dc05送给朋友。最后希望艾巴索越来越好,能把200系列的设备做成经典型号,也推出更多的耳放卡。






说到声音,可以直接的听到艾巴索这几年的进步(尤其是卡1的对比)。烧友们常说Dx208才是完全体,在卡8的加持下的Dx200才是完全版。Dx240的话在卡1三代的加持下就很不错了,声音变得细腻通透很多,泛音、细节量的增多以及乐器的空间感,增加了声音的精致感。把朋友某韩国砖借过来对比,发现它能做到的dx240皆具备了。对比后发现,dx240的声音更具特色,更加中性的声音,且更有气势。艾巴索的设备推力普遍够大,所以不会推出“软绵绵”的声音。Dx240有三档增益,低、中、高,玩家可以更好的得到自己想要的声音。增益的不同主要搭配不同耳机来达到自己想要的声音。换上卡8,声音在分离度、细节量、声场都有质量的飞跃。Dx240下的卡8感觉在边角处理上比Dx200更平滑一些,调音更像流行贴近、更安全的声音,不会对某种类型音乐有短板,后期如果能推出更激进的调音的耳放卡我也想尝试一下。
测试均采用dx240搭配卡8,4.4mm输出:
64audio nio+silver premium cable,本身是流行调音,搭配塞子声场极大的特点,在Dx240上表现非常杂食,使用低增益即可。Dx240带来的推力足够驱使大声场,空间定位非常准确,尤其适合jpop,缺点是听摇滚或是强鼓点的音乐缺乏点味道。
Alo黑花太阳神+金武侍,在塞子泛音出色的特点下,换线带来更加漆黑的背景,经Dx240输出能听到很多平常听不到细节,此时Dx240的作用是精准的声音,Dx240传输的模拟信号质量足够优秀,带来的是细节量的轰炸。增益选择低或中档,有时候听偏摇滚的就切换至中档,听流行基本低档足够。塞子也有缺点,声场稍小,较为贴耳。声音偏刺激,与此同时听浓郁acg、摇滚及其优秀,听空灵的女声显得不太适合。
不同增益还是一个调节味道、浓郁度的手段,还是具体视情况而定。低、中、高频并不是能同等程度增益,推不好可能会互相掩盖,更需要烧友去自行选择想要的声音。
作为一个七八年的穷烧,第一个设备也不是艾巴索,不过在听过艾巴索的调音后,我知道这满足了我大部分的听音需求。一路从Dx200用到Dx240,因为认可艾巴索的声音也买过dc05送给朋友。最后希望艾巴索越来越好,能把200系列的设备做成经典型号,也推出更多的耳放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