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上复试流程
1. 设备调试
学校会提前组织一次设备调试,建议大家买好第二机位的支架。在收到短信后进入腾讯会议调试,四人一组,在确认设备和画面满足要求之后,会安排抽签确定复试的顺序,每一序号都对应了一个抽题袋。
2. 正式考试
按照之前抽到的序号进行,一般是每人15分钟,抽题袋中会有1中文+1英文,回答完之后老师会进行追问,一般是对中文专业题的追问。
国公:英文自我介绍+专业英语+专业中文
国私:日常英语,专业中文,追问会有点偏,书上提过但是在边边角角
国经:专业英语,专业中文(1基础+热点追问)
考试过程中,允许考生有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在手边,看完题之后有1-2分钟的准备时间,可以在白纸上列下答题思路和要点,在回答时参考。
二、复试准备
三国的复试准备包括基础知识、当前热点和专业英语三大块,缺一不可,在去年的考试中,一道中文专业课,一道英文专业课分别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的考察,两道题回答结束后,老师会对中文专业课进行追问,追问中对相关热点进行考察,所以也按照这个思路来说。
(一)基础知识
按照目前的时间安排,应该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了避免思维定势,可以选择从后往前倒序背诵,对于不熟悉的部分(例如国经本科很少讲的金融法、投资法和技术贸易法),进行多遍的反复。
(二)当前热点
在热点领域,主要对国际经济法进行介绍。
当前,国际经济法领域的热点包括海商法修改、WTO上诉机构停摆的有关问题。在此之外,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国际技术强制许可问题、TPP和CPTPP、外商投资法、亚投行和新开发银行这些热点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特别详细的分析,主要是在知网上搜索有关的论文,整理出思维导图来作为分析思路的参考。
热点问题推荐参考“中国政法大学WTO法律研究中心”“WTO评论”“国际经济法评论”“武大国经法评论”“仲裁研究院”“国际贸易法评论”这些公众号来保持关注和追踪。
(三)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考察的题目比较基础,由于时间安排的原因,我主要是在整理中文版笔记的时候边写边自己口头进行了翻译,翻译不上来的词再去查。注意查词的时候一定要找官方的版本(例如准入前国民待遇),也要重视教材括号中有关概念的英文,这样确保能够听懂并正确理解题目是什么。
英文题考察的一般是基础知识点,表现为简答题等大段阐述的形式,也就是用中文考察基本不会失分的题目,也不太会出现追问。例如,去年国经英文题要求阐述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对CISG的理解,在中文问题的追问中则要求说明ISDS的全称。针对这种考察方式,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建议大家着重掌握相关制度的专有名词和各大制度的缩写和全称。首先需要保证要点突出,至于句式的连贯则更多是日常的英语积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不必强求。
(四)日常英语
国际法学院对英语的要求较高,按照去年的情况,国经考察专业英语,国私考察日常英语,国公则二者都考察,而今年的考察方式并不确定。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建议大家先准备好一个1.5分钟左右的英文自我介绍,内容最好包括为什么要考取这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与本方向相关的经历。
其他的日常英语则需要把握清晰的思路。如果是热点分析类话题,一般就是阐述现象+利与弊的分析,如果是介绍类话题,比如家乡、爱好等,则保持清晰的发音放慢语速阐述即可。
三、冲刺指导
(一)记忆技巧
在考试的语境下,记忆的技巧也只有“反复的练习”,对于自知不熟悉的知识点,就多重复几遍。我的回顾方式是在纸上默写出标题或关键词,具体内容口头陈述出来,节省一些时间和体力。在吃饭、散步间隙,也可以抽背自己相关知识点,看能否答全要点。
以在国际经济法复试准备过程为例,我很清楚自己对于金融法、投资法、技术贸易法以及WTO的部分比较陌生,对于前面贸易法的部分则非常熟练,因此选择了倒序背诵的安排,意在让自己多过几遍后面的内容。
(二)心态调整
以本人的经历而言,越是迫近考试,越会产生愧疚、懊悔、想放弃的念头。
对于与保研失之交臂,或者初试分数竞争力不强的同学,在此想说的是,不管在哪一次尝试中取得优势、实现目标,保研、考研、初试、复试都只是途径,并没有高下之分,大家各显神通最终都能抵达目的地,不必妄自菲薄。不必苛责已经无法改变的过去,无论如何都是既定的事实,能够做的是把握现在的时间,不要让再一次过去的你拖住现在和未来的你。
由于各种不确定,复试的准备过程中时常会产生索性放弃直接二战的念头。对此想要说,无论如何,能够进入复试,就是获得了难得的机会,也就需要好好把握住。这个念头是完全情绪化的,如果理性介入稍加分析就会明白这不是什么好选择。在最后的阶段,按照对自己的了解,“哄着自己去学习”。情绪波动是人在压力下的正常反应,所有人都在反复经历这一点,除了自我排解以外,短暂的运动、走到窗边深呼吸都是不错的平复方式。
(三)面试技巧
1. 切记不要冷场,就算知识点没有充分准备过,也要保持说话,把记忆里能够有联系的部分都说出来。
2. 如果是比较基础的题目,那就需要比较有条理的回答,按照不同的角度分点作答,再有一些关键词句,并且在语言表述中体现出来。(比如“第一,该制度的定义;第二,该制度的特征;第三,该制度的主体或对象”)
3. 尽量避免卡壳,如果感觉紧张无法放松,尝试尽量放慢语速。
4. 不同老师的面试风格不同,不必因为老师严肃或气氛冷清就失去信心,最关键的是,在十五分钟时间里尽最大可能地展现出自己的前期准备和能力。
如果你想一次性高分考上中政,又苦无复习方法、考研信息闭塞,教材资料甄别困难,无法应对近几年陆续出台的各项新规热点法律法规。
请申请加入法研教育2022级、2023级考研状元班、高端班法研多年独家辅导方案,连续多年创造高分辅导效果。
本班型是全程统筹规划,含初试、复试、公共课、专业课一体化辅导的。
22级、23级法研状元班、高端班独家包含的预热课程替代传统单一的教材梳理
不仅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更能贴近考试正确方向
这才是赢在起跑线的真正打基础
当其他人开始第一遍听课备考时,我们的学员早已开始第二遍、第三遍……
考研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你刚了解,别人已熟练,考研不就比拼的是更优秀么

1. 设备调试
学校会提前组织一次设备调试,建议大家买好第二机位的支架。在收到短信后进入腾讯会议调试,四人一组,在确认设备和画面满足要求之后,会安排抽签确定复试的顺序,每一序号都对应了一个抽题袋。
2. 正式考试
按照之前抽到的序号进行,一般是每人15分钟,抽题袋中会有1中文+1英文,回答完之后老师会进行追问,一般是对中文专业题的追问。
国公:英文自我介绍+专业英语+专业中文
国私:日常英语,专业中文,追问会有点偏,书上提过但是在边边角角
国经:专业英语,专业中文(1基础+热点追问)
考试过程中,允许考生有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在手边,看完题之后有1-2分钟的准备时间,可以在白纸上列下答题思路和要点,在回答时参考。
二、复试准备
三国的复试准备包括基础知识、当前热点和专业英语三大块,缺一不可,在去年的考试中,一道中文专业课,一道英文专业课分别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的考察,两道题回答结束后,老师会对中文专业课进行追问,追问中对相关热点进行考察,所以也按照这个思路来说。
(一)基础知识
按照目前的时间安排,应该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了避免思维定势,可以选择从后往前倒序背诵,对于不熟悉的部分(例如国经本科很少讲的金融法、投资法和技术贸易法),进行多遍的反复。
(二)当前热点
在热点领域,主要对国际经济法进行介绍。
当前,国际经济法领域的热点包括海商法修改、WTO上诉机构停摆的有关问题。在此之外,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国际技术强制许可问题、TPP和CPTPP、外商投资法、亚投行和新开发银行这些热点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特别详细的分析,主要是在知网上搜索有关的论文,整理出思维导图来作为分析思路的参考。
热点问题推荐参考“中国政法大学WTO法律研究中心”“WTO评论”“国际经济法评论”“武大国经法评论”“仲裁研究院”“国际贸易法评论”这些公众号来保持关注和追踪。
(三)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考察的题目比较基础,由于时间安排的原因,我主要是在整理中文版笔记的时候边写边自己口头进行了翻译,翻译不上来的词再去查。注意查词的时候一定要找官方的版本(例如准入前国民待遇),也要重视教材括号中有关概念的英文,这样确保能够听懂并正确理解题目是什么。
英文题考察的一般是基础知识点,表现为简答题等大段阐述的形式,也就是用中文考察基本不会失分的题目,也不太会出现追问。例如,去年国经英文题要求阐述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对CISG的理解,在中文问题的追问中则要求说明ISDS的全称。针对这种考察方式,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建议大家着重掌握相关制度的专有名词和各大制度的缩写和全称。首先需要保证要点突出,至于句式的连贯则更多是日常的英语积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不必强求。
(四)日常英语
国际法学院对英语的要求较高,按照去年的情况,国经考察专业英语,国私考察日常英语,国公则二者都考察,而今年的考察方式并不确定。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建议大家先准备好一个1.5分钟左右的英文自我介绍,内容最好包括为什么要考取这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与本方向相关的经历。
其他的日常英语则需要把握清晰的思路。如果是热点分析类话题,一般就是阐述现象+利与弊的分析,如果是介绍类话题,比如家乡、爱好等,则保持清晰的发音放慢语速阐述即可。
三、冲刺指导
(一)记忆技巧
在考试的语境下,记忆的技巧也只有“反复的练习”,对于自知不熟悉的知识点,就多重复几遍。我的回顾方式是在纸上默写出标题或关键词,具体内容口头陈述出来,节省一些时间和体力。在吃饭、散步间隙,也可以抽背自己相关知识点,看能否答全要点。
以在国际经济法复试准备过程为例,我很清楚自己对于金融法、投资法、技术贸易法以及WTO的部分比较陌生,对于前面贸易法的部分则非常熟练,因此选择了倒序背诵的安排,意在让自己多过几遍后面的内容。
(二)心态调整
以本人的经历而言,越是迫近考试,越会产生愧疚、懊悔、想放弃的念头。
对于与保研失之交臂,或者初试分数竞争力不强的同学,在此想说的是,不管在哪一次尝试中取得优势、实现目标,保研、考研、初试、复试都只是途径,并没有高下之分,大家各显神通最终都能抵达目的地,不必妄自菲薄。不必苛责已经无法改变的过去,无论如何都是既定的事实,能够做的是把握现在的时间,不要让再一次过去的你拖住现在和未来的你。
由于各种不确定,复试的准备过程中时常会产生索性放弃直接二战的念头。对此想要说,无论如何,能够进入复试,就是获得了难得的机会,也就需要好好把握住。这个念头是完全情绪化的,如果理性介入稍加分析就会明白这不是什么好选择。在最后的阶段,按照对自己的了解,“哄着自己去学习”。情绪波动是人在压力下的正常反应,所有人都在反复经历这一点,除了自我排解以外,短暂的运动、走到窗边深呼吸都是不错的平复方式。
(三)面试技巧
1. 切记不要冷场,就算知识点没有充分准备过,也要保持说话,把记忆里能够有联系的部分都说出来。
2. 如果是比较基础的题目,那就需要比较有条理的回答,按照不同的角度分点作答,再有一些关键词句,并且在语言表述中体现出来。(比如“第一,该制度的定义;第二,该制度的特征;第三,该制度的主体或对象”)
3. 尽量避免卡壳,如果感觉紧张无法放松,尝试尽量放慢语速。
4. 不同老师的面试风格不同,不必因为老师严肃或气氛冷清就失去信心,最关键的是,在十五分钟时间里尽最大可能地展现出自己的前期准备和能力。
如果你想一次性高分考上中政,又苦无复习方法、考研信息闭塞,教材资料甄别困难,无法应对近几年陆续出台的各项新规热点法律法规。
请申请加入法研教育2022级、2023级考研状元班、高端班法研多年独家辅导方案,连续多年创造高分辅导效果。
本班型是全程统筹规划,含初试、复试、公共课、专业课一体化辅导的。
22级、23级法研状元班、高端班独家包含的预热课程替代传统单一的教材梳理
不仅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更能贴近考试正确方向
这才是赢在起跑线的真正打基础
当其他人开始第一遍听课备考时,我们的学员早已开始第二遍、第三遍……
考研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你刚了解,别人已熟练,考研不就比拼的是更优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