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正逢新年伊始,纯几何吧的题号也到了6000,于是我便写了这份“尺规作图专题”。
本人是平面几何萌新,也是第一次写专题贴,望大佬们多多包涵。
这个专题贴非常非常入门,理论上读者只需少许几何知识即可读懂,各位纯几何爱好者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部分阅读,虽然我建议从头开始阅读。
注:
1.本专题中,仅能使用一支铅笔、一把直尺和一把圆规在白纸上作图。
铅笔的笔芯无限长,硬度无限大,颜色是纯黑色,在纸上画出的线条没有厚度,但可以被操作者看见并识别。铅笔本身只能用来描点。
直尺是理想直尺,只有一条边,无拐角,无限长,无刻度,无厚度,不会随使用而出现磨损,可以按任意角度摆放。
圆规是理想圆规,无刻度,两脚可张至无限大,不会随使用而出现磨损,圆规尖不会在纸上戳出一个小洞,也不会因操作者使用不当而戳伤操作者,导致血溅到纸上。所用铅笔与前文所述规格一致。
白纸无限大,平铺在水平面上,没有厚度、辐射和延性、展性,颜色是纯白色,不会发光,除了铅笔外没有任何物体能于其上留下任何痕迹。
以上器材不会随着操作者的主观想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qwq)
2.在经典尺规作图学中,一次操作结束后(即器材离开纸面后)器材会自动还原,所以不可以如同现实中的直尺和圆规那样作出“将圆规两脚张开到与上一步相同的角度”“将直尺方向保持不变并平移”之类的操作。
3.读者阅读过程中,必须摒弃“我的眼睛就是尺,这个量一量就可以”之类的观念,因为在尺规作图的世界里,是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测量的。
4.本专题中如没有特殊说明,任何线段、角都是无向的。
5.本专题的一切命题不附有证明,相信有一定几何基础的读者自证不难。若有确实较难理解的步骤,会给予相应的说明。
6.本专题大约会更新6~12个月,期间因笔者迎战中考的缘故可能会暂时性停更一段时间。
7.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也欢迎向我提一些关于排版的建议,或贡献尺规作图的问题。预祝大家阅读愉快!
正逢新年伊始,纯几何吧的题号也到了6000,于是我便写了这份“尺规作图专题”。
本人是平面几何萌新,也是第一次写专题贴,望大佬们多多包涵。
这个专题贴非常非常入门,理论上读者只需少许几何知识即可读懂,各位纯几何爱好者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部分阅读,虽然我建议从头开始阅读。
注:
1.本专题中,仅能使用一支铅笔、一把直尺和一把圆规在白纸上作图。
铅笔的笔芯无限长,硬度无限大,颜色是纯黑色,在纸上画出的线条没有厚度,但可以被操作者看见并识别。铅笔本身只能用来描点。
直尺是理想直尺,只有一条边,无拐角,无限长,无刻度,无厚度,不会随使用而出现磨损,可以按任意角度摆放。
圆规是理想圆规,无刻度,两脚可张至无限大,不会随使用而出现磨损,圆规尖不会在纸上戳出一个小洞,也不会因操作者使用不当而戳伤操作者,导致血溅到纸上。所用铅笔与前文所述规格一致。
白纸无限大,平铺在水平面上,没有厚度、辐射和延性、展性,颜色是纯白色,不会发光,除了铅笔外没有任何物体能于其上留下任何痕迹。
以上器材不会随着操作者的主观想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qwq)
2.在经典尺规作图学中,一次操作结束后(即器材离开纸面后)器材会自动还原,所以不可以如同现实中的直尺和圆规那样作出“将圆规两脚张开到与上一步相同的角度”“将直尺方向保持不变并平移”之类的操作。
3.读者阅读过程中,必须摒弃“我的眼睛就是尺,这个量一量就可以”之类的观念,因为在尺规作图的世界里,是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测量的。
4.本专题中如没有特殊说明,任何线段、角都是无向的。
5.本专题的一切命题不附有证明,相信有一定几何基础的读者自证不难。若有确实较难理解的步骤,会给予相应的说明。
6.本专题大约会更新6~12个月,期间因笔者迎战中考的缘故可能会暂时性停更一段时间。
7.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也欢迎向我提一些关于排版的建议,或贡献尺规作图的问题。预祝大家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