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801,819贴子:12,607,139
  • 2回复贴,共1

孙承宗主导的柳河之战真的败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史》当中记载孙承宗命马世龙带兵攻打后金占据的耀州,结果马世龙误信人言,以为耀州城中只有几百八旗兵,于是马世龙派李承先,鲁之甲两人为先锋带着几千人渡河去偷袭耀州城,但不幸却中伏大败,李承先,鲁之甲两人战死。史称“柳河之败”。但我从别的史料当中看到柳河之战明明是跟后金打了一个平手,凭啥说败仗?看以下史料
世龍以申明將令,於冠等必無阻,元儀遂力辭不往。而之甲於九月廿一日發兵,約冠等於廿二日會二溝,廿三日為渡於柳河。至廿五尚無舟至,唯金啟倧所調漁舟七至耳。遂以漁舟渡之,三日而所渡止八百騎。奴兵覘知其渡者,營於河傍,泥窪不能立,遂悉城中甲,掩出葦荻後以薄之,而李承先被射死。兵半渡歸,半殲於奴,騎八百盡失之。之甲既渡,投河死,曰:「我無以見我公。」蓋王楹、之甲,皆故逃將,公免死用之,感公忠義,畏公法紀,皆知恥而不敢再逃。時之甲、承先與左輔三先鋒分道出,左輔自上流至船城,船城民殺一孤山夷賊數十,全城而還。船城近瀋陽二十里,奴聞變,皇遽欲遁,無暇南下。惜喻撫格之,舟師至廿八竟不至。不然,則遼陽、海州竟可復也。其出哨渡民事,原與喻撫謀之,但不告以得便則深入耳。及事僨,喻撫遂推不知,而與中朝人指摘公。上心悟,乃并詰安性,而令世龍戴罪。
《督师纪略》卷十二
九月二十五日,之甲、承先师抵三岔河,冠等不至,以渔舟渡师,三日渡八百骑。二十八日,我师趣耀州。奴设伏以待,伏发,我师退走,奴追掩之于河。我师不能营,缚苇桥未就,承先力战,杀数贼而死。之甲既渡,曰:“无面目见阁部。”投河而死。八百人死者强半。而左辅之分道出也,自上流至船城,杀奴一孤山虏数十人,收生口五百余,振旅而还。是役也,我丧师四百,船城之捷,奴亦夺气退保。中外张大其事,以为我丧师数万,好马数千,关门且旦夕失守。台谏数十人希奄党风指,争言柳河事。
《牧斋初学集》卷四七
丙寅 督辅孙承宗发兵袭耀州 初 三岔河南盐场堡 建虏勒其地煮盐 苦之 多逃 因围其外 煮者因乞师 副总兵鲁之甲请乘巡河为计 承宗另前锋参将李承先左辅及之甲 自右屯抵三岔河 约水将金冠姚 与贤等明日渡柳河 会二沟 先是兵部尚书高第与孙承宗相左 总兵马世龙以第指止师 姚与贤等水师不至 承宗不知也 惟金启宗以渔艇七至 遂渡之 三日渡才八百骑 屯河畔泥洼中 不能立 敌悉甲出苇荻间薄我 承先射死 之甲钱应科自溺 我骑失亡者半 左辅自上流至船城 船城人杀固山一 甲士数十 收生口五百有奇 还师 忌者哗言辽之精锐十万俱尽 兵部已闻 高第谒魏忠贤 伏地而哭 忠贤薄之
《国榷》卷八七
从以上三则史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马世龙不仅派出李承先,鲁之甲两人,还派出了一位名叫左辅的将领自上游袭击后金的船城并取得一场小胜。所以我对柳河之战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是满清篡改史料还是明朝有人故意夸大柳河之战的影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2-27 21:58回复
    杀奴一孤山虏数十人,收生口五百余,振旅而还。是役也,我丧师四百,船城之捷,奴亦夺气退保。这仗怎么算都不能算打赢吧。400换几十。预备夺取城池也没夺下来。


    IP属地:浙江2楼2022-03-01 09: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