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中红线代表无任何干扰因素条件下的理论续航值,对照下面横轴参数,大约是130-135KM,这个数值和电池规格也高度吻合。
图中橙色线是BMS预估里程(100%-0%),大约是100-105KM
黄线代表实际续航值,大约115-120KM。
可以看到3个里程中间有明显差异,中间对里程有影响的参数只有温度和电池内阻。温度越低,电池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效率越低,自然会导致掉电现象,电池内阻越高,温度影响越大,掉的也就越多。当电池内阻足够小,远低于BMS内置温度系数的时候,电池的实际掉电量和BMS估算的掉电量就会产生差异,这个差异的结果就是橙色和黄色线之间这段放电曲线。BMS说电芯你不行了,电芯说大哥,我身体倍儿棒,还能抢救下。当然,如果电芯本身内阻高,也可能出现BMS显示还有电量,但是实际电芯已经不具备放电能力,直接断电的现象,类似下图绿线,在电量比较低的某个时刻直接嗝屁。

电池是一种对温度比较敏感的东西,降温会掉电是正常现象,反之温度逐渐升高,电量会逐步恢复,如果内阻不是太大的话能恢复到原始容量,如果内阻大,即使温度恢复,有效容量的损失也无法恢复如初。
对于某个特定的电池,定期做满充满放测试,可以明确电池性能和衰减情况,电池是个什么状态自己心里可以有数,免得被丢半路的尴尬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