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20,843贴子:3,317,344

【简单科普】战列舰造价构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发的帖子《单舰战斗力无意义数量才是王道》里,我提到2条大和的造价高于4条长门吨位的装备9门410炮的新标准战列舰,事实上算上船台拓宽和三万吨大型水压机以及炼钢设备的采购,2条下水大和的开支造6条长门吨位的缩小版大和都够了。有些吧友质疑,为了突破字数限制只好开新贴进行科普讨论。
由于只是简单科普,就不引用什么复杂理论了,毕竟我们是兴趣科普,不是专业的入门学习。
根据本人2013-2014年的盾构机采购经验。盾构机这种巨型设备采购可以分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标准间就是螺栓螺之类的。这个没有任何问题按照以往合作价格采购加上运费就可以了。大部分都是一次性采购很多以让卖家包邮方便成本录入系统。
非标件采购门类就多了,从大到小。大的包括刀盘,刀座,前后护盾,支撑梁等。这些都是我方出图纸,然后让接单的工厂自己进行报价和工艺设计。我们只负责价格核算,工期控制和质量验收。运输和装配交给物流和车间。这个过程其实和订购战列舰这种大型战舰的询价过程很像,只是后者更复杂。
比如一块刀盘的就包含,刀座,刀头,表面磨片,电机。就像战列舰的船体,舰炮,装甲和引擎。这些除了刀头个电机都是非标件。
我们会根据对方出示的工艺图,核实对方提出的重量,原材料采购成本,扣除废钢处理(比如不锈钢采购4000元一吨,卖废铁就是2000元一吨)人工工时费用,焊料等辅料费用(精确到一条多长的焊缝用几条焊条)机床使用成本(比如需要立车,5米立车多少钱一个工时,如果使用8米立车的则工时价格更贵,还有最大20米立车的)还有些就不说了。我们通过对方的工艺图逐项核算,在八九不离十后就签订合同。这是双方已经达成长期合作协议的情况下,初期寻找供应商和相关洽谈更麻烦猫腻更多。
在开工后我们会派驻人员进行记录,确保我们的部件一直在生产中而不是被闲置,同时核算对方的原材料进货和实际废材情况。这就像做装修,那帮子电工不黑你几十米铜线不罢休。在长期合作后,对方的实际成本心里有数后,会要求对方降低报价,因为在合同中本身就谈妥了双方预留利润。美其名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回扣之类的,比如澳大利亚印度的军购简直是回扣里省军费。
这里我们回归正题,战列舰的成本报价。
比如ijn订购金刚的时候顺带把图纸和工艺也打包一起买了,英国人还手把手教。
ijn的大和生产全过程(纯举例,与历史实际有出入不影响阅读,但是拿来引用请慎重:),先找舰政本部拿图纸然后预估造价,通过财政预算后,找造船厂,造炮厂订货。这里会出现一个总包,出了问题ijn就找总包麻烦,至于总包是造船厂还是某个大和建造的项目组就无所谓了,这里知识科普用,不是历史科普。
造船厂拿到图纸,肯定会说该舰超出本厂续船台承载能力,然后提出拓宽船坞,购买新型龙门吊等设备的成本等。这些是不会出现在大和级的成本清单里的,否则无法通过预算审核。
造炮厂拿到18.1寸炮的订货需求,由于之前只有16.1寸炮的生产经验,在核算后可能需要新的大型自由锻,新的镗床磨床或者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订购装甲钢和舰体用钢材,找钢铁厂。可能是总包也可能是造船厂造炮厂找钢铁厂询问是否有相关生产能力,反正大和需要的大块装甲钢还有炮塔的640毫米厚装甲之前并没有相关建造经验。这里进行简单科普,同样面积的装甲钢,单块比两块拼接的防护效果更好。同样厚度的装甲钢,两块叠加的效果不如整体锻造成型的好。所以钢铁厂表示如果不修改相关要求,那么必须进口或者国内采购新的水压机和炼钢设备。大和的指标怎么能降呢?历史上自然是从德国购买了相关先进设备。
然后就是锅炉等动力设备的订购,高炮副炮这些相对来说标准件采购。航海设备,火控设备,雷达设备,厨卫家具等。
战列舰的建造本质上就是给火炮装上装甲,指挥系统,火控,炮塔基座,动力系统。在同一个国家的战列舰建造中,战列舰的成本几乎是随着吨位大增加线性增加的,因为之前提到的新设备采购和生产设备升级开支都是做到那些工厂自己的升级费用里,不会公摊到新战舰的成本里。
而驱逐舰,巡洋舰,,战列巡洋舰,航空母舰由于各自因为战术指标的不同,各自的吨位和造价有自己的造价常数也几乎呈线性。事实上同为大型战舰的普通战列舰,高速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各自的万吨成本就不一样,最贵的当然是高速战列舰,其次普通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这里的普通战列舰指航速21-27节这个区间的战列舰,而战巡指装备战列舰级别大口径炮,防护弱于战列舰很多的但是航速很快航速在27节以上的大型战列。高速战列舰就是指航速27节以上,拥有相应数量大口径舰炮和厚重装甲的大型战舰。
也就是排除货币贬值因素,1914年的建造的战列舰在吨位相同情况下相隔20年在1933年再次开工,尽管图纸不同,但是万吨成本是不会出现太大波动的。同一级别的二号舰价格会比一号舰便宜很多,比如长门级长门号实际造价4300万日元,而陆奥是3000万日元。
当然,要分情况讨论,继金刚号之后,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根据维克斯公司提供的图纸在日本本土自行建造,其中榛名号、雾岛号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川崎造船厂和三菱造船厂动工。
其中比睿1911.11.7动工,其他两舰分别在1912.3.16和1912.3.17动工,然后同时在1915年12.13服役。金刚级战列舰首舰金刚号1911年1月17日在英国正式动工,1912年5月18日下水,1913年8月16日完工。1913年11月5日,由日本人负责驾驶“金刚”号战列舰返回日本。同年12.1服役。
英国建造的金刚号从开开工到完工2年7个月,期间手把手教日本造船人员这些有些书或科普文都提到过。
所有的问题都是首舰建造中出现然后解决。比如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就是问题重重,由于造价昂贵成了少有的一级一舰。之后还是造了几条常规航母后再搞的尼米兹级,尼米兹级10条分别在两个船厂建造,有兴趣可以看看他们的建造服役时间。顺带对比下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变化,现在美国只保留了一个造船厂的超级航母建造能力,新的福特级相比尼米兹级才用了太多新技术,尤其是电磁弹射,不像遗忘尼米兹级7年一艘的速度,9年了才刚刚服役 而二号舰的下水时间也因为首舰试航出现问题,而推迟下水时间。要知道,哪怕什么都不干,还是要按照时间支付相应费用的,毕竟船台占用费,库藏费,船厂工人工资等都是固定成本。
一级战舰的诞生过程,包括需求指标(吨位火炮口径和数量航速等),出图纸预估报价和论证,核实成本,签订生产计划几条同型舰由几个造船厂分包已经分别下水开工时间下水时间,舾装,试航,服役时间。
也就是同级舰的首舰承担了所有的试错成本,后面建造的同型舰只要做好质量把控,在不大改的情况下,不仅工期会相应缩短,同型火炮和大型设备由于一次性采购需求扩大,成本也会降低。这些成本降低部分转化为造船厂利润用于弥补新舰建造的新增设备开支的亏空,多余部分自然是呈现在造价上的降低。当然,也有一开始就是以亏本方式进行报价的情况。比如电影《阿基米德大战》里,某船厂老板提供的潜规则,在承接了不赚钱的战列舰项目后,军部会相应给予几搜高利润的重巡之类的项目用于补贴船厂。
比如长门号造价4300万日元,陆奥号3000万日元(以1937年算为8200万日元)大和号造价1亿793万3千75日元(1,007,933,075)
以上数据引用《二战前日本战舰造价》道客巴巴
刚服役的长门标准排水量3.2万吨 30年代改装达到3.9万吨标排。大和级6.4万吨标准排水量。按照换算,如果把长门的造价换算到1937年约1.175亿日元,陆奥8200万日元,而长门排水量翻倍的情况下造价还比长门便宜了。要知道和长门价格更贵的天城和加贺级可是计划要组成88舰队的。恭喜各位吧友进入《阿基米德大战》剧情。
相近时间开工建造的伊势级1917年4000万日元标排3.12万吨而伊势级事实上是1912年3月份开工1915年的扶桑级的改型。根据前文,同年,日本正在建造三艘金刚国产舰。而扶桑级因为设计问题,一直当做训练舰使用。
按照当时的物价,扶桑级和后来的改型伊势级四舰作为日本第一款自主设计的战列舰可谓交足了学费。四条扶桑/伊势长期酱油纯粹是因为性能不达标,而长门大和是舍不得用当决战兵器。1922年,物价指数259,天成级造价3千742万4800日元,加贺级3千724万8500日元。
我们继续回到战列舰成本问题上。
大和级单纯造价有没有猫腻暂且不提,造船厂拓宽的船坞船台和吊装设备,炮厂,钢铁厂新增设备也没计算在内。造四条扶桑和三条金刚的时候,日本是穷兵黩武。而建造大和级却是“举国之力”。这个举国之力中有多少是花在进口机床炼钢设备和拓宽船台等固定资产投资上? 魔兽争霸/冰封王座PVP中 人族玩家是留在二级基地扩展牧师女巫火枪步兵组合还是攒资源升级三本出狮鹫和骑士?时机没把握好就是你建筑落成没多久兵力还没扩充就敌人大军来推基地了。而你如果长期留在二级基地爆兵,不在兵力达标的时候立刻攻击,如果没有优势,敌人攻不下来,自己手上的单位没有组合优势了,那也是迟早被耗死的结局。
如果日本赢得了中途岛和后来的瓜岛血战,那么在超级战舰的建造能力上的投资或许可以通过建造更多超级战舰进行成本平摊和收益。但相反,美国建造的航母在中途岛号出现前,都是2万吨标排的饺子和4-5万吨排水量的战列舰。在确定航母主力地位后,战列舰建造立马停工,鸭滑五号舰船体被闲置,蒙大拿刚准备开工就被取消。要论国力,美国是日本的数倍,而且本土就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稀有金属还有大量人力级产量区。为了打赢二战都对国内消费进行严格控制。而反观德国1944年前都还是八小时工作制。日本在开战前还是在为了造更大的战列舰升级设备,二战末期还建造了大凤等大型装甲航母。这么浪费,能赢才是奇怪。
假设,以造重巡的名义建造标准战列舰,最上级1.24万吨标排时,长204米宽20.2米吃水深5.8米,长门3.2万吨长215.9米宽28.96米吃水深9米。也就是造宽度30米长220米吃水6米的伪装成高干舷重巡的标准战列舰(高干舷英国人表示日本徒弟很尊师重道)。重巡三座4联装8寸主炮(法国人表示很赞)。装甲什么的裸奔。主装直接学kgv外置。具体细节交给舰政本部那群设计鬼畜去。改成3联16.1寸后除了弹药库供弹机构需要大改的大概就是船头要加长点线性和船首球修改。至于四联炮塔什么的做成能旋转的模型就可以了,炮管什么的也都假的,真的16.1三联炮塔和供弹结构在海军某要塞造个真的进行训练。预先储备真的炮塔和16.1主炮和供弹机组建,准备开战前集体进船厂更换(3个月左右)
我们继续把楼歪回来。以1917年计算,每万吨排水量的日本战列舰大致成本是950到1370万日元(长门4300万陆奥3000万)。横推到1937年物价就是2.73倍2600万到3740万日元。
假设,二战ijn,把18条重巡预算中把高雄家级和最上级利根级合计10条预算砍了把大和四条也全砍了,集中建造标排4万吨的战列舰,可以造多少。先不计算船台和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炼钢设备剩下的拨款。
1937年,一艘4万标排的使用9门16.1炮的缩水版大和造价应当在1亿到1.5亿之间(首舰1.5亿,之后大幅便宜到1亿出头)
物价指数1900年为100
昭和9年/34年度02计划: 海军预算489,148,000日元,国家总预算2,223,776,000日元,物价指数177.6
最上级248,333,950日元
昭和12年/37年度03计划,海军预算683,958,000日元,国家总预算2,981,691,000日元物价指数238.2
大和级1,007,933,075日元 2艘
未完一楼继续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2-05 07:18回复
    接上文。
    假如真的如电影里把战列的利润公摊到重巡上面,那么1.23万吨的重巡2480万,一万吨才2000万低于之前计算的2600万到3740万。那么我们只能按照钢铁拍数量来记取个模糊值了
    10条重巡12万吨,3条大和6.4*3 19.2万合计31万吨,可以造4万吨的小和约8条。还不用拓展船台和购买新的炼钢设备大型水压机等宝贵的黄金储备。
    算上这些设备再增加个3-4条不多吧。
    想象1942年一年内ijn突击改装服役10-12条标准战列舰,珍珠港那票老旧的美式标准战列舰ijn还会放眼里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2-05 07:26
    回复
      1917到19227年,3.2万标排长门4300万1343日元/吨,陆奥3000万 937.5日元/吨
      4.125万吨天城3742万 907日元/吨
      3.99万吨加贺3724万 933日元/吨
      取值930日元/吨
      1937年
      6.4万吨大和10793万1686.4日元/吨
      1937年相比1917年战列舰报价上涨80%
      以这个价格横推,10条最上这个级别2480万就是2.48亿日元,以1937年战列舰每吨价格就是可以造14.7万吨结合19.2万吨3条大和合计33.9万吨,可以造4万吨的小和8.5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2-05 07:46
      回复
        老哥太顶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2-05 07:49
        回复
          已当时两条大和级的投入 包括造船和船坞改造费用,可以造六条翔鹤!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2-05 08:04
          收起回复
            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ijn把那群伪装重巡拆下假的四联8寸炮塔,安装上3联16.1寸炮塔和外面安装14寸后的主装甲和防雷带增重近3万吨。船舷就比海面高5米左右。在半年的改装和3个月的重新磨合后ijn获得10条航速27节的战列舰。算上船坞里正在建造的6条一开始就是以高速战列建造的9炮战列舰。ijn在1942年初会有10条航速27节的标准战列舰和6条航速30的快速战列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2-05 08:05
            收起回复
              老实说以当年的物价有点没概念,能不能考虑下通胀换成现在的,现在一条055大概造价等于13亿美刀,大和的这一亿多日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2-05 08:09
              回复
                野人路过,您的意思是放弃两艘18寸,转而建设一打16.1寸来应对接下来的战争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2-05 08:11
                收起回复
                  所以说是把两条大和改成四条日版衣阿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2-05 08:13
                  收起回复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造价为7688,575万美元,“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为7700万美元。“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头四艘造价为1.1亿美元,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不包括舰载机在内的造价是3800万美元,“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造价约为1200万美元。北卡标排3.5万吨满载4.48万吨,饺子2.7标排满排3.3。1.3倍标排价格2倍。翔鹤标排2.56也就是2条大和起码能造20条翔鹤,不算拓宽船坞等费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2-05 08:19
                    回复
                      居然看完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2-05 08:20
                      收起回复
                        非常不错,但是鬼子的ca是水雷战队旗舰,全砍了海军马鹿那群人怕是要拼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2-05 08:35
                        收起回复
                          经典抛开事实不谈首先你要清楚一点 大和的这些子系统包括炮啥的技术验证早就展开了 要不然也不会有13号战巡可能搭载的五年式460 并不是什么下单才开始研制之前没有经验乱七八糟的 船坞的扩建也是会算在预算里的 其次一你没那么多燃料 二你也没那么多船台 你以为谁都是美帝啊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2-02-05 08:35
                          回复
                            经典有钱拨款就能造 那是不是应该大量印发金圆券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2-02-05 08: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