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政审的核心审查范围(违法犯罪记录、政治立场、职业道德、诚信记录等),以及他的保安职业属性(涉及公共安全、单位秩序),若出现“政审过不了”的错误,大概率是以下几类触及法律或严重违规的行为:
一、违法犯罪类(最直接导致政审失败)
1.故意犯罪被刑事处罚
- 如故意伤害(因冲突致人轻伤及以上)、盗窃(包括工作中监守自盗,如偷拿单位财物)、赌博(参与聚众赌博或为赌博提供条件)、寻衅滋事(在岗位或生活中闹事造成恶劣影响)等,只要被法院判处刑罚(包括缓刑),政审几乎100%不通过。
2.有严重治安违法记录
- 虽未构成犯罪,但被治安拘留(如殴打他人、酗酒闹事、阻碍执行公务),尤其是因“暴力、欺诈、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保安岗位(涉及安全管理)会直接否决。
3.涉及国家安全或政治问题
- 如参与非法组织(邪教、煽动颠覆等)、泄露涉密信息(若保安岗位涉及涉密单位,如国企、事业单位,泄露安保方案、人员信息等),属于政审“一票否决”项。
二、职业严重违规类(与保安职责直接冲突)
1.利用职务之便违法
- 如收受好处放任无关人员进入管控区域(造成安全隐患)、协助他人盗窃单位财物、为违法活动(如传销、赌博)提供“保护伞”(如通风报信、隐瞒不报),这类行为不仅违反职业道德,还可能涉及共同违法。
2.因失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
- 如在岗期间擅离职守,导致单位发生盗窃、火灾等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虽可能不构成犯罪,但因“严重失职”被单位开除且记入档案,政审会因“缺乏责任感、危害公共安全”不通过。
三、诚信与道德类(间接影响政审通过)
1.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重要信息
- 如入职时伪造无犯罪记录证明、虚报学历/工作经历,或隐瞒过往违法违规记录,政审核查时发现,会因“诚信缺失”被判定为“不适合从事安全相关岗位”。
2.存在严重失信行为
- 如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涉及金钱债务或法定义务),或因欺诈、诬告陷害等行为被行政处罚,体现“道德品质缺陷”,影响政审评价。
总结:核心逻辑是“与‘安全、责任、守法’冲突”
保安岗位的核心要求是“维护秩序、保障安全”,因此政审重点排查**“可能危害安全、违反规则、缺乏诚信”的行为**。上述错误中,刑事犯罪、严重治安违法、利用职务危害安全是最直接的“一票否决”项,而诚信问题或失职导致重大损失,也会因“不符合岗位核心要求”被排除。
简单说,对他而言,“过不了政审的错”一定是**“突破法律底线”或“严重违背保安职业本质(守规矩、护安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