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DVCPRO 50M的使用心得
作者:梁峰
广东电视台第二届《生存大挑战》已经结束了。在长达五个月的活动中,我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跟随了部分行程。这次拍摄所使用的设备是两套松下DVCPRO50摄录一体机和AJ-LT95MC膝上型编辑机。
广东电视台在第一届《生存大挑战》中,使用的是两套佳能DM-XL1数码摄像机。因为该机轻便且低照度好,适合跟拍。但终归是专业机,色彩还原差,解像度低,满足不了电视台播出指标。所以在第二届时选择了松下的广播级摄录一体机AJ-D910WA。该机的摄像机部分配备了最新开发60万像素IT-3CCD,这种CCD具有宽高比兼容性,摄像师可以随时在16:9和4:3的幅型比之间进行切换。AJ-D910WA采用1/4"录像机机芯,结构紧凑,重量轻,整机在全负荷工作环境下只有6.6kg。高信噪比(一般不低于61dB)。该机低照度特性好,具有F11.0(2000lx)的灵敏度、最大+46dB的增益和低损伤的特点,适合夜间拍摄。录像机部分采用了先进的DVCPRO50格式(50Mb/s),可在3.3:1的低压缩比下录制4:2:2数字信号,从而保证了优质的图像。
尽管是第一次使用DVCPRO50摄录一体机,但操作起来还是得心应手,使用起来感觉,DVCPRO50重量轻,磁带小,功耗小,噪音低,携带方便,便于机动灵活拍摄。对于摄像师来说,拍摄过程中要随机应变,也要求摄像机必须重量轻,操作简单。比如在大渡河边,两天之内我们要步行上百公里山路跟踪拍摄,由于摄像机功耗小,我们后勤补给就不用背很多电池。较以前的机型,这次用的摄像机轻便灵活,也使我们消耗较少的体力来应付山路和拍摄。
在这次活动中,设备也经受了各种恶劣环境的严峻考验,各项性能指标均很稳定,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正常制作。此次拍摄行程上万公里,路况极差,设备一路颠簸,除个别螺丝有些松动外,设备一切正常,工作稳定。在长达五个月拍摄过程中,工作条件是相当恶劣的,晴天温度最高达35℃,摄像机暴晒一天都烫手,但图像质量仍很稳定。正午时分,照度高,反差大,DVCPRO50拥有的双滤色片很容易发挥作用。其中灰片ND四档:CLEAR、1/4、1/16、1/64;而滤色片C档:CROSS、3200K、4300K、6300K。1/64ND与6300K组合,在强光下以5.6光圈拍摄,会得到非常柔和的画面。晴天时,在逆光或阴影下拍摄,画面往往反差很大,这时应用操作面板上的自动拐点(AUTO KNEE)功能,则背景能重现清晰的细节。
在四川省,阴雨天较多,露宿野外时,设备容易受潮。受潮后从寻像器中看图像对比度下降,画面质量变差,颗粒较粗,给人的感觉是机器打了增益,很担心拍摄的画面有问题,但是经过回放后发现,从录像机输出的信号质量是正常的,而且拍摄过程中用监视器监看,没有发现问题。所以只是寻像器受潮后引起的直观效果,对寻像器除潮后,寻像器显像正常。
该数字机有很高的灵敏度F11.0(2000lx),低照度特性明显优于Sony Betacam SP模拟摄像机。在拍摄一些夜戏过程中,时常会用火把或篝火来渲染气氛,打灯又会破坏意境,这时只需用9dB增益,借助火把或篝火的亮度,就能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而低损伤性,又仅使得画面质量有略微下降。增益达18dB时,画面颗粒变粗,质量变坏。一般来说,除非特殊情况,很少用到18dB,而9dB运用的较多,这一点在新闻采访中是很实用的。
DVCPRO50有一特殊的键SUPER IRIS,在实际拍摄中非常有用。从菜单上看,该键可以设置成两种功能:超级光圈和超级黑。超级光圈可提供逆光补偿。而遇到雨天或雾天时,拍摄远处的景物就会发灰,这时如果菜单把该键设置为超级黑,只需按一下该键,就会使拍摄出的画面较之前层次清晰很多,再次按该键,取消超级黑功能,还原为正常拍摄。此功能键操作简单而且功能实用。
数字机与模拟机对色温的灵敏度是不同的。模拟机调出的色温与实际相差不过几百K时,拍摄的画面色彩还原基本正常,偏色不会太大。数字机则不然,如果白平衡与实际色温相差几百K时,画面的色调就会明显偏色。也就是说模拟机相对于数字机而言,对色温的宽容度要高些。
作者:梁峰
广东电视台第二届《生存大挑战》已经结束了。在长达五个月的活动中,我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跟随了部分行程。这次拍摄所使用的设备是两套松下DVCPRO50摄录一体机和AJ-LT95MC膝上型编辑机。
广东电视台在第一届《生存大挑战》中,使用的是两套佳能DM-XL1数码摄像机。因为该机轻便且低照度好,适合跟拍。但终归是专业机,色彩还原差,解像度低,满足不了电视台播出指标。所以在第二届时选择了松下的广播级摄录一体机AJ-D910WA。该机的摄像机部分配备了最新开发60万像素IT-3CCD,这种CCD具有宽高比兼容性,摄像师可以随时在16:9和4:3的幅型比之间进行切换。AJ-D910WA采用1/4"录像机机芯,结构紧凑,重量轻,整机在全负荷工作环境下只有6.6kg。高信噪比(一般不低于61dB)。该机低照度特性好,具有F11.0(2000lx)的灵敏度、最大+46dB的增益和低损伤的特点,适合夜间拍摄。录像机部分采用了先进的DVCPRO50格式(50Mb/s),可在3.3:1的低压缩比下录制4:2:2数字信号,从而保证了优质的图像。
尽管是第一次使用DVCPRO50摄录一体机,但操作起来还是得心应手,使用起来感觉,DVCPRO50重量轻,磁带小,功耗小,噪音低,携带方便,便于机动灵活拍摄。对于摄像师来说,拍摄过程中要随机应变,也要求摄像机必须重量轻,操作简单。比如在大渡河边,两天之内我们要步行上百公里山路跟踪拍摄,由于摄像机功耗小,我们后勤补给就不用背很多电池。较以前的机型,这次用的摄像机轻便灵活,也使我们消耗较少的体力来应付山路和拍摄。
在这次活动中,设备也经受了各种恶劣环境的严峻考验,各项性能指标均很稳定,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正常制作。此次拍摄行程上万公里,路况极差,设备一路颠簸,除个别螺丝有些松动外,设备一切正常,工作稳定。在长达五个月拍摄过程中,工作条件是相当恶劣的,晴天温度最高达35℃,摄像机暴晒一天都烫手,但图像质量仍很稳定。正午时分,照度高,反差大,DVCPRO50拥有的双滤色片很容易发挥作用。其中灰片ND四档:CLEAR、1/4、1/16、1/64;而滤色片C档:CROSS、3200K、4300K、6300K。1/64ND与6300K组合,在强光下以5.6光圈拍摄,会得到非常柔和的画面。晴天时,在逆光或阴影下拍摄,画面往往反差很大,这时应用操作面板上的自动拐点(AUTO KNEE)功能,则背景能重现清晰的细节。
在四川省,阴雨天较多,露宿野外时,设备容易受潮。受潮后从寻像器中看图像对比度下降,画面质量变差,颗粒较粗,给人的感觉是机器打了增益,很担心拍摄的画面有问题,但是经过回放后发现,从录像机输出的信号质量是正常的,而且拍摄过程中用监视器监看,没有发现问题。所以只是寻像器受潮后引起的直观效果,对寻像器除潮后,寻像器显像正常。
该数字机有很高的灵敏度F11.0(2000lx),低照度特性明显优于Sony Betacam SP模拟摄像机。在拍摄一些夜戏过程中,时常会用火把或篝火来渲染气氛,打灯又会破坏意境,这时只需用9dB增益,借助火把或篝火的亮度,就能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而低损伤性,又仅使得画面质量有略微下降。增益达18dB时,画面颗粒变粗,质量变坏。一般来说,除非特殊情况,很少用到18dB,而9dB运用的较多,这一点在新闻采访中是很实用的。
DVCPRO50有一特殊的键SUPER IRIS,在实际拍摄中非常有用。从菜单上看,该键可以设置成两种功能:超级光圈和超级黑。超级光圈可提供逆光补偿。而遇到雨天或雾天时,拍摄远处的景物就会发灰,这时如果菜单把该键设置为超级黑,只需按一下该键,就会使拍摄出的画面较之前层次清晰很多,再次按该键,取消超级黑功能,还原为正常拍摄。此功能键操作简单而且功能实用。
数字机与模拟机对色温的灵敏度是不同的。模拟机调出的色温与实际相差不过几百K时,拍摄的画面色彩还原基本正常,偏色不会太大。数字机则不然,如果白平衡与实际色温相差几百K时,画面的色调就会明显偏色。也就是说模拟机相对于数字机而言,对色温的宽容度要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