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样本共有 29 种 Y-SNP 单倍群类型,显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些基因类型按其高频出现的群体和地域可以划归到如下几个大类。
首先,以往在蒙古语族人群发现的四个频率较高的父系类型(C2b1a3a1-F3796、C2a1a1a1-M407、C2b1a1a1-F1756 和 C2b1a2-M48)在达斡尔族中均有发现,共占达斡尔族样本总数的 29.47%。这大类遗传类型居于达斡尔族样本总数的首位,反映了达斡尔族与其他蒙古语族人群有着极为亲近的亲缘关系。具体来说,单倍群C2b1a3a-F3796(原称 C3*-星簇)是现今蒙古语族人群最重要的父系遗传类型[16][32],在所有蒙古语族人群均较为高频,在本研究中共检出了30 例(14.49%)。单倍群C2a1a1a1-M407 是布里亚特人和卡尔梅克人的一种主要父系类型[33],在本研究中仅检出2例(0.97%)。单倍群C2b1a1a1-F1756[34](原称 C3* -448del),广泛分布于蒙古语诸族之中,但比例都很低,是蒙古语诸族的一种原始成分,在本研究中检出 5 例(2.41%)。单倍群C2b1a2-M48(原 称 C3c-M48)[35]是通古斯语族人群的最主要核心父系类型,这个支系的一部分在某一个历史时期融入以西蒙古—卫拉特人群为中心的蒙古语族人群中,在本研究中检出 22 例(10.63%)。
此前的分子人类学调查中,单倍群 C2b1a3a2-F8951 主要出现在爱新觉罗家族中[19],在本次研究中检出 12 例(5.80%)。其基因谱系位置十分特殊,首先,单倍群 C2b1a3a2-F8951 为蒙古语族人群最重要的父系类型 C2b1a3a-F3796 的兄弟支系(如图 1 所示),二者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这两大父系类型大约在3500年前发生分化(本实验室未发表数据),这段遗传历史代表了全体蒙古语族人群最古老阶段的起源和形成历史。其次,在单倍群 C2b1a3a2-F8951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一支主要出现在爱新觉罗家族,另一支则主要出现在达斡尔族中,这种明显的分化代表了达斡尔人的祖先与爱新觉罗家族的祖先的分化历史。
汉族中高频分布的单倍群 O2a2b1a2-F444、O2a2b1a1-M117、O2a1c -002611、1a1a-M120、O1b* -M268在本次研究中共检出 37 例(17.87%),这可能是晚近时期基因交流的结果。其中单倍群 O2a2b1a2-F444、O2a2b1a1-M117、O2a1c-002611 分别约占中国汉族男性人口的 16%、11%、 14%[29],在本次研究中分别检出 7 例(3. 38%)、11 例(5. 31%)、16 例(7. 73%)。单倍群 1a1a-M120 的分布集中在中国北方地区[36],在本次研究中检测出 1 例(0.48%)。单倍群O1b*-M268在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汉族人群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本实验室未发表数据),在本次研究中检出 2 例 (0.97%)。单倍群 N1c-M178 在本次研究中检出 20 例(9.66%),该支系在亚欧大陆北部的分布极为辽阔,下游支系极为庞杂[37]。东北亚群体中较为常见的单倍群 O1b2-M176、O1b2-F1942、N1a2a-M128 在本次研究中共检 出 10 例(4.83%)。
我们还发现了四个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的单倍群 O1b1a1-M95、C2a1b-F845、O2a2a1a2-M7、O1a-M119,共检出30 例(14.49%)。达斡尔族虽经历过数次迁徙,但从未踏出亚洲北部地区,这部分南方特征单倍群融入达斡尔族的历史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东亚常见的单倍群O2b-F742、O2-M122+,M134-,KL1-、O2a1-KL1+,002611-、C2c1-CTS948、N1d-F2930、N1*-CTS5221 在本次研究中亦有发现,共检测到 33 例(15.94%)。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西部的单倍群J2-M172、G2a-P15、R1a1-M459、R1b-M343 在本次研究中亦有少量发现,共检出 6 例(2.90%)。这大类单倍群在达斡尔族中频率很低,不占主流成分。
综上所述,达斡尔族父系遗传结构中不同类型的起源深刻反映了达斡尔族本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首先,以单倍群 C2b1a3a1-F3796 等为代表的蒙古语族人群特征父系遗传类型的大量存在 显示达斡尔族与其他蒙古语族人群有极为亲近的亲缘关系。其次,以单倍群 O2a2b1a2-F444 等为代表的一类父系类型表明达斡尔族人中存在很多晚近时期从其他族群融入的成分。最后,大比例的单倍群 C2b1a3a2-F8951 的发现和测定,将达斡尔族的族源推向了比古代契丹(公元 10 ~ 12 世 纪)、古代蒙古帝国(公元 13 世纪)活跃时期更为古老的历史深度,进一步说,达斡尔族是全体蒙古语族人群中最古老的分支。
吉大和复旦结论均称达斡尔族与契丹有一定的基因遗传关系,但不是契丹后裔。通过以上分析,契丹DNA应该不在这29种基因之内。能是哪种类型?
首先,以往在蒙古语族人群发现的四个频率较高的父系类型(C2b1a3a1-F3796、C2a1a1a1-M407、C2b1a1a1-F1756 和 C2b1a2-M48)在达斡尔族中均有发现,共占达斡尔族样本总数的 29.47%。这大类遗传类型居于达斡尔族样本总数的首位,反映了达斡尔族与其他蒙古语族人群有着极为亲近的亲缘关系。具体来说,单倍群C2b1a3a-F3796(原称 C3*-星簇)是现今蒙古语族人群最重要的父系遗传类型[16][32],在所有蒙古语族人群均较为高频,在本研究中共检出了30 例(14.49%)。单倍群C2a1a1a1-M407 是布里亚特人和卡尔梅克人的一种主要父系类型[33],在本研究中仅检出2例(0.97%)。单倍群C2b1a1a1-F1756[34](原称 C3* -448del),广泛分布于蒙古语诸族之中,但比例都很低,是蒙古语诸族的一种原始成分,在本研究中检出 5 例(2.41%)。单倍群C2b1a2-M48(原 称 C3c-M48)[35]是通古斯语族人群的最主要核心父系类型,这个支系的一部分在某一个历史时期融入以西蒙古—卫拉特人群为中心的蒙古语族人群中,在本研究中检出 22 例(10.63%)。
此前的分子人类学调查中,单倍群 C2b1a3a2-F8951 主要出现在爱新觉罗家族中[19],在本次研究中检出 12 例(5.80%)。其基因谱系位置十分特殊,首先,单倍群 C2b1a3a2-F8951 为蒙古语族人群最重要的父系类型 C2b1a3a-F3796 的兄弟支系(如图 1 所示),二者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这两大父系类型大约在3500年前发生分化(本实验室未发表数据),这段遗传历史代表了全体蒙古语族人群最古老阶段的起源和形成历史。其次,在单倍群 C2b1a3a2-F8951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一支主要出现在爱新觉罗家族,另一支则主要出现在达斡尔族中,这种明显的分化代表了达斡尔人的祖先与爱新觉罗家族的祖先的分化历史。
汉族中高频分布的单倍群 O2a2b1a2-F444、O2a2b1a1-M117、O2a1c -002611、1a1a-M120、O1b* -M268在本次研究中共检出 37 例(17.87%),这可能是晚近时期基因交流的结果。其中单倍群 O2a2b1a2-F444、O2a2b1a1-M117、O2a1c-002611 分别约占中国汉族男性人口的 16%、11%、 14%[29],在本次研究中分别检出 7 例(3. 38%)、11 例(5. 31%)、16 例(7. 73%)。单倍群 1a1a-M120 的分布集中在中国北方地区[36],在本次研究中检测出 1 例(0.48%)。单倍群O1b*-M268在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汉族人群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本实验室未发表数据),在本次研究中检出 2 例 (0.97%)。单倍群 N1c-M178 在本次研究中检出 20 例(9.66%),该支系在亚欧大陆北部的分布极为辽阔,下游支系极为庞杂[37]。东北亚群体中较为常见的单倍群 O1b2-M176、O1b2-F1942、N1a2a-M128 在本次研究中共检 出 10 例(4.83%)。
我们还发现了四个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的单倍群 O1b1a1-M95、C2a1b-F845、O2a2a1a2-M7、O1a-M119,共检出30 例(14.49%)。达斡尔族虽经历过数次迁徙,但从未踏出亚洲北部地区,这部分南方特征单倍群融入达斡尔族的历史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东亚常见的单倍群O2b-F742、O2-M122+,M134-,KL1-、O2a1-KL1+,002611-、C2c1-CTS948、N1d-F2930、N1*-CTS5221 在本次研究中亦有发现,共检测到 33 例(15.94%)。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西部的单倍群J2-M172、G2a-P15、R1a1-M459、R1b-M343 在本次研究中亦有少量发现,共检出 6 例(2.90%)。这大类单倍群在达斡尔族中频率很低,不占主流成分。
综上所述,达斡尔族父系遗传结构中不同类型的起源深刻反映了达斡尔族本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首先,以单倍群 C2b1a3a1-F3796 等为代表的蒙古语族人群特征父系遗传类型的大量存在 显示达斡尔族与其他蒙古语族人群有极为亲近的亲缘关系。其次,以单倍群 O2a2b1a2-F444 等为代表的一类父系类型表明达斡尔族人中存在很多晚近时期从其他族群融入的成分。最后,大比例的单倍群 C2b1a3a2-F8951 的发现和测定,将达斡尔族的族源推向了比古代契丹(公元 10 ~ 12 世 纪)、古代蒙古帝国(公元 13 世纪)活跃时期更为古老的历史深度,进一步说,达斡尔族是全体蒙古语族人群中最古老的分支。
吉大和复旦结论均称达斡尔族与契丹有一定的基因遗传关系,但不是契丹后裔。通过以上分析,契丹DNA应该不在这29种基因之内。能是哪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