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吧 关注:1,996贴子:4,673
  • 10回复贴,共1

【文征明详细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论在书法史还是绘画史上,文征明都堪称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巨匠。其书画双绝,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通,如此全面且成就高深,纵观历史恐惟有赵孟一人可比。特别是在“文人画”发展史上,文征明更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文人画在宋代即已发端,文同、米芾、杨无咎、赵孟坚、郑思肖等人冲破长期以来中国画形的束缚,追求绘画的笔致、墨趣、意境与格调,开文人画之先河。至元代赵孟大力提倡“书画同宗”,强调笔墨的内在审美表现,文人画开始大获发展,渐成中国画的主流。明代“吴门画派”的出现,使文人画一跃而变为中国画的正统,文征明身为“吴门画派”的旗手,对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画的花鸟对明清写意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之风。无论对文人画还是写意花鸟画的变革与发展,文征明都可谓功不可没。

  一、 仕途不顺书画有成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以字行,改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人(今江苏苏州)。因曾任翰林院待诏,故人又称文待诏。斋号有停云馆、悟言室、玉兰堂等。明代“吴门画派”领军人物,与沈周并称“沈文”,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明四家”。父文林中进士任地方官吏。文征明幼时略显迟钝,“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父不以为然,“儿幸晚成,无害也。”并为其请了最好的老师。文师吴宽,画习沈周,书学李应祯,此三人皆一代名流,文征明从师于他们,在诗文书画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中,从26岁起至53岁居然十考不中,最终凭推荐才入京授翰林院待诏,编修国史。因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与闲职的无聊,三年后乞职南归故里,从此专心于书画,名声大起,四方持金求者纷至,然孤芳高洁,不肯为藩王、宦官、外国使节作画。晚年书画自娱,笔墨为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去世,终年90岁。
  文征明的求仕之途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出生于官宦之家的他,最初的理想是求取功名,但“十试有司,每试辄斥”,直至50多岁方以推荐身份谋得一翰林院待诏的闲职小官,实在是郁郁不得志。进入官场后看到宫廷纷争,官场险恶,遂萌生去意,故不满三年就借故辞职还家,此时他顿悟到多年所谋求的仕途之道并不是他的真正归宿。王世贞《文先生传》云:“先生归,杜门不复与世事,以翰墨自娱。”至此他抛弃一切杂念,书画成为他晚年的快乐与最大追求。文征明终其一生埋头致力于书画,至80多岁还能写一手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他的勤奋自古闻名,早已在艺界传为佳话。文征明的绘画成就极大,他不仅是“吴门画派”的旗手,一代宗师,门人众多,对明清两代的绘画也影响巨大,“文风”所及达400年之久。在书法上,他的“文体”行书既俊迈锐利而又不失洒脱秀丽,有凤舞琼花之姿,风靡天下。在书法史与画史上,文征明均占有重要的位置。 
 



1楼2006-01-09 17:21回复
    1


    2楼2006-01-09 17:29
    回复
      2


      3楼2006-01-09 17:29
      回复
        真迹


        4楼2006-01-09 17:32
        回复
          欣赏他,临摹难度高.


          5楼2006-02-01 15:14
          回复
            确实很不


            6楼2007-11-26 10:54
            回复
              • 59.54.137.*
              000000000


              7楼2007-11-26 10:55
              回复
                支持楼主欣赏文征


                8楼2008-10-05 14: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