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质密集且均匀,或是弹性起伏动态大———如果你能判断出这首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该通过压缩器实现它。
我们先认识一个量,熟悉一个表——压缩量与GR表。
一个信号-10dB,过了压缩器后变成-15,压缩量就是5个dB。
GR表就是反映压缩量的表

通过GR表能看到一段音频被压了多少
下面我指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GR表是动态的!
实际上这句话很好理解,一个很大的声音,他会被压的比较多,此时压缩量比较大,GR显示压得多;一个很小的声音,被压的很少,甚至如果这个声音不超过阈值(threshold),那么压缩值是0。
综上所述,压缩的量是一直在变化的,GR表的指针是一直在变化的。
理解上面这个观点后,我们讲使用压缩器的手法
首先找到一个压缩比,压缩比意味着阈值之上的部分的起伏,①②③④四个信号
①:超阈值20dB ②:超阈值5dB ③:超阈值10dB ④:超阈值1dB
可见这几个信号还是差距比较大,但是此时把压缩比设置成10:1,将会变成
①:超阈值2dB ②:超阈值0.5dB ③:超阈值1dB ④:超阈值0.1dB
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压缩比的设置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压缩的程度。
对于人声,混音中通常不会采用猛烈的压缩,一般的压缩比在2:1到4:1,可以更加柔和例如1.5:1。当然这是一个经验的总结,不一定适合每个作品,如果你认为在某首作品中,大压缩比更加好听,请坚定的相信你的耳朵。
压缩比设置之后,我们再调整阈值,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把阈值移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原音频中强烈的部分,大声的部分将会带动压缩器很大压缩,GR表会给出很剧烈的反应,而在那些小声的,平稳的的部分,压缩器的压缩量是不多的,GR表的偏离是不厉害的。
OK,讲了如此多,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唯一的指引是你的耳朵。听感是第一准则,在听感面前你可以无视一切经验甚至一些规则。
但是前提是你有一个良好的审美与正确的监听条件。
我们先认识一个量,熟悉一个表——压缩量与GR表。
一个信号-10dB,过了压缩器后变成-15,压缩量就是5个dB。
GR表就是反映压缩量的表

通过GR表能看到一段音频被压了多少
下面我指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GR表是动态的!
实际上这句话很好理解,一个很大的声音,他会被压的比较多,此时压缩量比较大,GR显示压得多;一个很小的声音,被压的很少,甚至如果这个声音不超过阈值(threshold),那么压缩值是0。
综上所述,压缩的量是一直在变化的,GR表的指针是一直在变化的。
理解上面这个观点后,我们讲使用压缩器的手法
首先找到一个压缩比,压缩比意味着阈值之上的部分的起伏,①②③④四个信号
①:超阈值20dB ②:超阈值5dB ③:超阈值10dB ④:超阈值1dB
可见这几个信号还是差距比较大,但是此时把压缩比设置成10:1,将会变成
①:超阈值2dB ②:超阈值0.5dB ③:超阈值1dB ④:超阈值0.1dB
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压缩比的设置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压缩的程度。
对于人声,混音中通常不会采用猛烈的压缩,一般的压缩比在2:1到4:1,可以更加柔和例如1.5:1。当然这是一个经验的总结,不一定适合每个作品,如果你认为在某首作品中,大压缩比更加好听,请坚定的相信你的耳朵。
压缩比设置之后,我们再调整阈值,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把阈值移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原音频中强烈的部分,大声的部分将会带动压缩器很大压缩,GR表会给出很剧烈的反应,而在那些小声的,平稳的的部分,压缩器的压缩量是不多的,GR表的偏离是不厉害的。
OK,讲了如此多,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唯一的指引是你的耳朵。听感是第一准则,在听感面前你可以无视一切经验甚至一些规则。
但是前提是你有一个良好的审美与正确的监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