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吧 关注:167贴子:5,285
  • 12回复贴,共1
  呵,张灵甫虽有一定的才能,但在战术上却自高自大,看不起同僚。且非常的固执,也可说张之死局实也可说是自找。而且其与三国时丢失街亭的马谡时的情况也有几分的相似。
    
    孟良崮之战之前,国民党进攻沂蒙山区的部署是
    (1)整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暂归整八十三师李天霞指挥,进出桃圩掩护八十三师进占界牌,并与整十一师胡琏部协攻蒙阴。
    (2)整二十五师黄百韬部俟七十四师张灵甫部占领蒙阴后即由费县进出蒙阴,并指挥整六十五师李振部配制于左冀后,控制于蒙阴、新泰之间,联系王凌云的整九师,尔后统一前进。
    但张灵甫虽与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同为王耀武的部属,但做为黄埔四期的张灵甫很看不起黄埔三期的李天霞,虽在战术上配合上以汤恩伯的命令张要暂归李指挥,但张却实是心中不愿,故当七十四师到达桃圩、 蒙阴之线后,张就自请归整二十五师黄百韬的指挥。但对于黄百韬,张也是自大惯了,自视极高并不很卖黄的帐。故孟良崮战前,国民党的八十三师及二十五师的师长就都极讨厌张灵甫。如张将要进出坦埠,就开始修朵庄到坦埠的公路,黄百韬认为动做太大,实是暴露了战略意图,于是加以制止,张并不听从而只是说:“正要引匪前来。”等发现解放军的主力已由蒋峪,悦庄南下时,黄又急令张退守朵庄桃圩之线,控制天马岭。左冀紧靠八十三师,右紧接二十五师,本黄百韬的战略甚为高明,原定于以沂水支流为障合八十三,七十四,二十五,六十五等四个师连结固守另以七十四,二十五师各一部固守天马岭及虾蟆岭,形成稳妥并攻防极佳的一字长蛇阵。但张自视过高,一是看不起同僚;二又是看不起解放军立攻心切。并拒不接命,并放弃天马岭,独占孟良崮。他说:“找解放军的主力还找不着,现在来的正好,等我来吸住他们。”而黄百韬当时劝他说:“你装备多,车辆多,怎上山去防守?而且如山上无水,你怎么办?”张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机不可失。”(便如三国时马谡不听王平之劝上山防守之言)于是张独上孟良崮。本按他的本意,是想以他部来吸引住解放军主力,然后用其他的三个主力师给共军在外再来个反大包围打个大歼灭仗。但其骄傲惯了,并不与其他部队明说他的战略意图。
    但这此解放军攻如疾风劲雨,解放军主力在歼灭莱无的李仙洲部后,立时转而南下。趁胜直击首当其冲的张灵甫的七十四师。而张的身后的八十三师部由于张的自脱离防线,自感过于孤立,而且师长李天霞极其讨厌张灵甫。见张部被围后并不往救,反率部先退向后方的六十四师靠近,以图自保。而二十五师黄百韬部及六十五师李振部也愤张打乱战局,不听命令。并不主动加以救援(同时是因为战线已乱,二十五师及六十五师各都是三面受敌,战局已变得极为不利。同时解放军设重兵打援,二部都怕被围并不敢用重兵解救。而且张被围后还在一味的自大,最初并不怎么向友军求救。)结果是张上了孟良崮不过二日就全军灭亡。王牌师七十四师全师被歼。师长张灵甫以死谢国。
    当时孟良崮的战局果然如黄百韬所言,据张的副官逃出后所述,张上孟良崮就丢下了不少的汽车物资,山下原有二个水源,也被解放军阻断。山上无水,人马都渴不受不了。特别是马,二日无水草,都咬断了缰绳,满山的乱跑踏死撞伤士兵无数。当时师内各旅长问张说:“无水怎能执久,必要想办法了”张还说:“置死地而后生,士兵既怕渴,感觉渴还比死难受,还不死力冲下去吗?”(怎感觉就如马谡困街亭时与部属语?)但解放军层层包围,一层层最终还是将七十四全军困死在山上。
    总体战略感觉是,张过于自大和未能和同部有机的配合,而是一味的狂妄。不然如七十四师按黄百韬之部属结成一线,以坚兵先疲解放军之众,而且首尾相守相攻。对付山东之解放军部末尝说就不能全胜。只是张的一时狂妄反害人害已。不但使自已亡命孟良,且打乱了战局的发展,也使最终战局惨败,成为党国的罪人。更是以一已之狂断送了国军内最精锐的多少战士的生命。可说是机关算尽太狂妄,反误了卿卿的性命。
   
   



IP属地:上海1楼2006-01-08 18:04回复
      看孟良崮之战,就应了那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矫矫者易折。。。”,看的人是止不住的叹息。
      
      张灵甫将军不太象历史人物,更象是好莱坞大片中流光溢彩的悲情英雄,魅力无穷。他的魅力源于以下几点:
      
      首先,他是抗日虎将,特别是有亲率敢死队智取张古山的壮举,和腿被鬼子机枪打断,血洒疆场的悲壮;在抗日战争中,他英勇作战,舍身忘死。他曾给家中兄长写信说:“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自然。”
      
      其次,他曾是北大才子,写一手好字,对军事战略有着精湛的学养。他曾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写了《遭遇战研究》《山地战研究》《日军作战心理分析》《在劣势装备下如何实施河川战》《我带兵的经验》等文章,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名军人的优秀品质;
      
      第三,私人品行良好。他严于律己,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常常用津贴解决同事家中的困难,改善部队伙食。他热爱家乡,尊敬父老。每次回家都是三十里下马,不穿戎装,向乡亲们问寒问暖问收成。方圆几十里的父老都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他的部队参军。
      
      第四,身高一米八六,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第五,一生短暂,死时年仅四十四岁,并且是战死在沙场上,作为一个军人来说,这差不多是最好的归宿。
      


    IP属地:上海3楼2006-01-08 18:06
    回复
      2025-08-12 10:23: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者:会微笑的狼 回复日期:2005-11-6 12:06:33  
        孟良固张全军灭亡,蒋当时虽是暴怒,一开始就想着杀人泄愤。但最终的国民党处理结果只是,黄百韬撤职留任,李天霞是被撤职查办,并取消了汤恩伯的兵团司令之名义而已。要知张可是蒋的嫡系王牌,非是一般人可比。但处议的结果可见一斑。
        呵,张灵甫整七十四师,于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三日开始向北进,并进达坦埠时,解放军南下,张灵甫不听黄百韬指挥,放弃天马岭独守孟良固,然后被围,其后张只坚持到五月十六日夜,张灵甫已无消息被歼。呵,张从进军运动到撤退、守备、被围、被歼才是有三天,但实际交战的时间却没那久。就算是满打满算,算是三天。张就很有光彩吗?而且当时张是于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日开始北进,进攻沂蒙地区国民党进攻沂蒙山区的部署是:
        (1)整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暂归整八十三师李天霞指挥,进出桃圩掩护八十三师进占界牌,并与整十一师胡琏部协攻蒙阴。
        (2)整二十五师黄百韬部俟七十四师张灵甫部占领蒙阴后即由费县进出蒙阴,并指挥整六十五师李振部配制于左冀后,控制于蒙阴、新泰之间,联系王凌云的整九师,尔后统一前进。
        当时张进占桃圩蒙阴之线时,就曾为了进一步进占坦埠而在修朵庄到至坦埠的公路。当时黄曾下令干预叫停,认为这是在暴露部队的方向。张抗命不听,说是:“正要引匪来!”从张修公路一事来看,张对附近的地形情况还是很清楚的。而且说一个军事高级将领不可能不事先了解地形地况。但张独断专行,头脑发热,看不起解放军,自认为在国内老子第一。对黄百韬的合理提醒和命令并不理会。说是拉到平原上张会守得更久些,那才是YY。利于防守的山地也就守了那么几天,平原地带更利于作战的地形张就也许只会是更惨。对孟良固之役张之惨败,我也只敢说张是太过张狂和太过轻敌一时的头脑发热所致,张也还是一员百战成虎狼的虎将。不然你们是说张是个连现代普通人的智力都不如的人吗?
        对于黄百韬不出死力救张灵甫这也很清楚,从楼上的战图就可看清,二部也就一天的路程,而且黄手上不单是本部二十五师,而且还有靠过来六十五师。黄如真是想真心救张,就不会在张一被围还在那观望。以黄在其后的部队战斗力来说,黄部可才是真的是铁军。只是解放军的的动作太快战力决心太强,张也灭的太快。而且说回来前期黄不立时救张,除去私人恩怨也是正确的,战局刚开,张的独行已刚打乱战局,就算是按张的思路去走,各部也要时间靠拢合围,而且同时还要看清战局这是基本的常识。但张根本就没能成为棋子饵的作用,可说是其他各部根本没多少反应的时间。等张自知不妙,才四处求救。黄受命往救时,已是于事无补。对于李天霞部的情况,从战图也可看得很清楚,李部在张被围后也成孤军,如不退则结局也和张一样罢了,而且从战图上看,李处的位置可比张还更危险。李于危急时撤退保全退守防线也是正途。只是个张太过独断任性,结果是装备最好的部队却被解放军几日内就收拾掉,对此张又还有什么话可好说的?


      IP属地:上海7楼2006-01-08 18:15
      回复
            战术上,74军爱出险招、奇招,出其不意(在张灵甫任军长期间尤其突出),可谓艺高人胆大,多采取正面佯攻,侧后迂回,或超越攻击(在第二次涟水之战中,6纵就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和整28师、整7师在城外猛干,最后被74军强渡黄河迂回偷袭涟水成功)。“部队骄横,攻击精神较顽强。善于集中使用兵力,先以集中炮火打我阵地一点,掩护步兵攻击,且善于使用小部队,以锥形渗入我侧背,错乱我部署,但不善于近战。官兵素质在蒋军中算是比较好的,**占很多,军官、士兵甚至马夫都经过严格标准训练,战术指挥及技术动作均较正规熟练。装备精良,补给充足,两淮战后,该敌伤亡惨重,敢于大胆缩编建制,也不顾兵员缺额。其官兵对蒋甚为信仰,且骄横自大。”(解放军评语,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比较正面了)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终74军也就栽在了险招上,如果不冒险前进,被围不坚持“中心开花”,也不会翻船。(但另一方面,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若真放弃了“中心开花”,不敢铤而走险,那也就不是74军了)74军的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 性都是国军中首屈一指的,(孟良崮战后,华野监听还有国军电台活动,立即判断74师还有残部没有解决,果然在孟良崮、雕窝之间的山谷中发现约7000多人,这些官兵不开枪不走动,静静等待解放军撤走后与增援部队会合,解放军先前曾发现过,但见其既没有开火也没有奔跑,以为是友军而未注意。大败之后还能如此,其战力之强军纪之严可见一斑!),待遇也是最好(该军发双饷,薪水是国军其他部队是两倍。老蒋宁可饿着其他人,也不能委屈74军)。同样,也拥有各国王牌军的共同特点:傲、狠、悍,全军自军长以下普遍瞧不起其他部队,不仅是杂牌,甚至也包括中央军,这也是孟良崮战役时83师见死不救的主要原因。 
            在战绩上,五大主力中最辉煌,更加难得的是,抗战中的许多战绩都是在使用劣势装备的情况下取得的(万家岭就是典型),美式装备抗战后期才装备部队,与新1、新6等比起来,难度系数更高,综合各方面,力压18军,位列五大主力之首,74军当之无愧。 
          


        IP属地:上海10楼2006-01-08 18:18
        回复
          作者:分析推理 回复日期:2006-1-6 11:00:49  
            作者:qltx 回复日期:2006-1-5 19:08:23  
              王耀武被俘后的表现和他不愿意打内战有关。他在内战前夕曾想退出军界,蒋介石没有答应。济南城破前他召集众将,明确告诉他们此时不同于抗日,如果事不可为不必杀身成仁。
            =================================================
            所以说愚民政策对保证战争胜利很重要,国军将领认为内战是兄弟之争,而共军这边是清一色的阶级仇,打国军比打日军还要心狠,国军岂能不败.


          IP属地:上海15楼2006-01-08 18:35
          回复


            IP属地:上海16楼2006-01-24 20:19
            回复
              • 221.205.46.*
              知道有多少人包围张吗?他坚守的时间已经是够长的了.以一敌十


              17楼2007-04-14 22:48
              回复
                看士兵突击时有一段提到了孟良崮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
                我对这些历史真的很无知

                不过我很喜欢小说中哪怕是虚构出来的孟良崮首战中仅仅活下来两个人的那只连队
                喜欢他们的“不抛弃,不放弃


                18楼2007-07-21 21:46
                回复
                  2025-08-12 10:17: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18.205.237.*
                  孟良崮战役是国共两党的终极厮杀.这段战役不会被别人忘掉记.


                  19楼2009-09-15 17:13
                  回复
                    • 211.138.237.*
                    自己多去看书,少在这放屁,不能真正了解历史


                    20楼2009-10-11 21:39
                    回复
                      • 124.160.98.*
                      还是是多看看书,好些。。。。。。


                      21楼2009-11-16 18:11
                      回复
                        • 222.216.84.*
                        我爷爷是83师63旅188团团长,当时南下在广西龙州解散部下他从商与人合伙开酒厂后被合伙人之妻举报被捕50-51年说是在狱中病故.我家中现保留有当时广西龙州公安寄回的信.我爷爷毕业黄埔十四、十六期中一期.在广西龙州据说还有很多我爷爷的部下.


                        22楼2010-05-03 11:59
                        回复
                          • 222.216.84.*
                          我爷爷是83师63旅188团团长,当时南下在广西龙州解散部下他从商与人合伙开酒厂后被合伙人之妻举报被捕50-51年说是在狱中病故.我家中现保留有当时广西龙州公安寄回的信.我爷爷毕业黄埔十四、十六期中一期.在广西龙州据说还有很多我爷爷的部下.我Q350383517


                          23楼2010-05-03 1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