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第二篇帖子之后,我们知道了压缩器什么时候会把声音判断为“过大的声音”——超过阈值(Threshold)
但是超过阈值也不尽相同:可以超阈值超很多,可以超出阈值一点。对于不同的声音信号,我们对他的压缩程度也不相同。这是涉及到第一篇帖子中的第二个问题,压缩器压多少?
负责压多少的,是在阈值(Threshold)固定的情况下的另一个参数——压缩比(Ratio)
不考虑时间因素,信号一旦超过阈值,压缩比这个参数就决定了输入信号变化量与输出信号变化量的比率,下面我用图来举例子。

上图中,阈值为-20dB,三个信号为-10,-25,-15(记为①②③)
做一个比较 : ①超出阈值10dB
②未超出阈值,不被压缩
③超出 阈值5dB
那么压缩比,决定了超出的部分,在压缩之后该变化为多好
以2:1为例,在压缩之后:①应该超出阈值5dB
②未超出阈值,不被压缩
③应该超阈值2.5dB
如下图:

①超出10,被压成超出5,最终为-15;
③超出5,被压成超出2.5,最终为-17.5
还是这三个信号,阈值也不变,我们调整压缩比为5:1,还是将关注点放到超出部分上
①超出10,被压缩后应该超出2,最终为-18
③超出5,被压缩后应该超出1,最终为-19
如下图:

我们发现每个信号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变小了,这也照应了我开头讲的主旨——压缩器的作用就是控制动态。
但是超过阈值也不尽相同:可以超阈值超很多,可以超出阈值一点。对于不同的声音信号,我们对他的压缩程度也不相同。这是涉及到第一篇帖子中的第二个问题,压缩器压多少?
负责压多少的,是在阈值(Threshold)固定的情况下的另一个参数——压缩比(Ratio)
不考虑时间因素,信号一旦超过阈值,压缩比这个参数就决定了输入信号变化量与输出信号变化量的比率,下面我用图来举例子。

上图中,阈值为-20dB,三个信号为-10,-25,-15(记为①②③)
做一个比较 : ①超出阈值10dB
②未超出阈值,不被压缩
③超出 阈值5dB
那么压缩比,决定了超出的部分,在压缩之后该变化为多好
以2:1为例,在压缩之后:①应该超出阈值5dB
②未超出阈值,不被压缩
③应该超阈值2.5dB
如下图:

①超出10,被压成超出5,最终为-15;
③超出5,被压成超出2.5,最终为-17.5
还是这三个信号,阈值也不变,我们调整压缩比为5:1,还是将关注点放到超出部分上
①超出10,被压缩后应该超出2,最终为-18
③超出5,被压缩后应该超出1,最终为-19
如下图:

我们发现每个信号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变小了,这也照应了我开头讲的主旨——压缩器的作用就是控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