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智能电池壳时,同时通过大功率充电头可以达到半小时充入手机和电池壳各50%的电量,续航时间约等于仅使用手机内部电池时电池100%电量的续航效果。缺点也很明显,当使用智能电池壳时,会对手机电池进行持续充电的操作,并保持手机电池电量100%直至电池壳电量耗尽。
这个逻辑对手机电池来说并不那么友好,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对性能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时间的流失、高温、长时间满电、长时间缺电带来的影响那么大。
这次的外接电池带来了这方面的提升,在未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会保持手机电量90%这个范围。如果可以的话,甚至希望可以把这个保持的电量值调的更低一点。但是这次的充电逻辑就。。。
直接上图吧:

magsafe外接电池提供了可排列组合的充电,分别为合并一起时的充手机、充电池,以及分开后的各自单独充电
但是合并一起充时,不论是充手机还是充电池,其实效率都不尽人意。或许是无线充电发热的原因。甚至在通过手机进行反向充电时发现了两套充电逻辑,其一是手机电量到80%后等待。另一种则是直接充满。不确定是否有手机电池的电池优化逻辑的影响,仅做简单的记录。
当然,还有手机和电池的单独充电,如果有pd快充的话,各自均能达到最快充电速度。
根据图例分析,得到的magsafe外接电池的最速充电方式为各自充电(废话)。
如果只有一套pd快充设备,那么建议手机和电池吸附后优先充手机,待手机电量达到70-80%的电量范围后,更换为吸附后通过外接电池充电。如此可使手机和电池都能达到较快的充电效率,快速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