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吧 关注:717贴子:3,400
  • 0回复贴,共1

致同李惠琦:金融机构可从三方面加大科创企业支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部署的七大政策勾勒出2022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其中,政策明确提出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以更好地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致同首席合伙人李惠琦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作切入点,就如何支持创新科技企业发展分享观点。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这也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新要求。
致同首席合伙人李惠琦表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业给予持续、有力、有针对性的支持,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战略新兴、创新型和高成长性企业,则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李惠琦看来,金融机构可从三方面加大对创新科技企业的支持。
1、切实解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科创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也可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如股权投资机构,建立专属股权投资平台等方式更好地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2、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做好产品与服务创新
开发特色金融产品、丰富多元化的绿色金融及转型金融产品,为战略新兴、创新型和高成长性企业提供定向信贷支持,帮助科创企业更好地应对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3、完善专业机构体系建设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专营部门,深耕科技金融领域,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下放审批权限,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李惠琦认为,目前,商业银行在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一些难点有待攻克。比如:
商业银行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仍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于科创企业、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功能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不过,目前近500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证券化率仅有13.53%。因此,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合作空间仍有待拓展,合作模式有待丰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合作也亟待进一步加强。
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机制需要迭代更新
科创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往往是无形的知识产权,现有银行贷款评估机制还难以对此进行有效定价。在对科创企业进行贷款评估时,商业银行可结合迭代的评估与估值方法,或与专业评估机构合作,综合考虑其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以及企业价值,以更好地支持具有良好前景的科创企业做强做大。
综合型人才资源短缺
科技金融业务专业性较强,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队伍,兼具专业知识储备和实战经验的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较少,部分员工受限于知识结构、未掌握新型技术内涵,技术应用能力相对欠缺。
针对这些难点和挑战,李惠琦建议,商业银行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合理利用政府风险补偿等激励政策,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的布局进程,也可以通过旗下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为科创企业发展提供股权融资。
在突破传统管理层级方面,商业银行应进行扁平化运营模式的转型,实现专人审批和服务,以科技金融服务专营部门为核心,打造科创企业专属服务平台。
在人才培育方面,有资源的商业银行可探索与高校相关专业搭建有针对性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机制,结合“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思路,从人才输送的端口建立通路,助推科技金融业务发展。


1楼2021-12-20 18: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