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吧 关注:280,401贴子:2,845,111
  • 12回复贴,共1

音“依家”“依啲”嘅“依”本字疑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尔”上声,字义符合声调唔同。“伊”平声,音义均符合。ji1家、ji1啲、ji1日嘅ji1都系平声。
“尔”虽然字义符合且也有大量古籍用例佐证,但各个韵书均标记为上声而非平声。
有人话系变调,不过我暂时未有谂到有乜例子系由阳上声转阴平声嘅,无法佐证。
如果系其它粤语地方口音借用就需要其它粤语口音作佐证,我个人就知道香港电影里面“光头佬”嘅例子:“女仔”讲“neoi1 doi1”
如果有证据可以表明“尔”同样存在此情况,并有论据证明该地方口音因影视剧或人口流动等因素被大量传播嘅话,就有可能成立,不过本人冇咁嘅能力。
而另一个同样可以表示“此”嘅字——“伊”按韵书记录系平声,声母“於”有几个演变方向其中两个系j(y)同n,从语音演变来讲读“呢”有可能成立。
用例
《詩•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宣二年《左傳》: ‘自詒繄慼。’《小明》云: ‘自詒伊慼。’為義既同,明‘伊’有義為‘繄’者。”
《漢書•揚雄傳上》:“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謁 汾陰於東郊。”
顏師古注:“伊,是也。”
晉陶潛《擬古》詩之六:“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之。伊懷難具道,為君作此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05 17:00回复
    补充,一楼提到嘅“呢”注音系ni1,nei1可能系音变嘅情况。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2-05 17:05
    收起回复
      2025-08-25 23:42: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诡辩小丑又嚟诡辩,笑死,今次又再使用身份否认加九唔搭八进行诡辩,真系滑天下之大稽,一个字——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2-05 18:01
      收起回复
        由于找到新资料表明“呢道”嘅“呢”或另有本字,所以补充如下(下面开始打自己的脸)。
        “ni1/nei1道”嘅“呢/䛏”或可直接用作本字,依据如下。
        《康熙字典》记“呢”女履切,音柅。本作䛏。言以示人。
        《集韵》记 䛏,女履切,尼上声,言以示人也,或作呢。
        上声,若按粤语标准音音类分则不符合,如考虑是古音遗留则难以证明。
        引“白话乌sirsir”文章“所谓“言以示人”指说话时眼前所称的事物,故有近指的意义。”乌sirsir列举五代·顾敻《虞美人》做例子为此佐证。
        《广州語本字》记“呢道”猶言此處也。《史記·游俠傳》:“北道姚氏。”索隐引蘇林:“道猶方也。”《集韵》:“呢,以言示人也。”廣州遇指示之词多用“呢”字,如尋人或物而得之,則指之曰“呢”。今之所謂“呢道”,谓此方也。
        所以“呢/䛏”或可作“呢道”之“呢”本字。
        无论ji1或ni1我都不认为这些字百分百是本字,只是根据典籍记录和语言演变的可能性指出一些疑问和可能性,仅供参考(标题已经写明是疑问)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2-05 21:35
        回复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女”声母如果在唐代或之前应该是属于“日声母”。日声母在粤语里面也会有两种分化“n、j(y)”,可能其它地方口音会读(nj)。
          如此“呢/䛏”居然也可以读j(y)声母。
          如此可能就需要从字义、典籍用例、调类、口音、调值方面进行选择了,我个人是更倾向“尔、伊”的一个用例众多,一个调类符合,用例也有一些,这两个字的字义都不需要另外进行延伸就含有“此”的意义。而“呢”的“以言示人也”则更适合如下情况使用:呢,就系个栋楼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2-07 11:10
          回复
            我看過一個學者說,‘依家’是由‘而今’變音過來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3-31 14: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