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时间词“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分别说成“今(儿)个、明(儿)个、后(儿)个、夜(儿)个、前(儿)个”,去年说成“年·时个”。
6.人称代词中都有包括式“咱·们”,还有表现亲密感情的“俺”和“俺·们”。疑问词“什么”说成“啥”(~东西?),“怎么”说成“咋”(~弄的?)。
7.具有地方特色的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撞”说成“石”55如,一头~到南墙上。 “扔、丢掉”说成“板”pa~24如,把它~掉吧! 请吃喝说成“厚”xou53如,俺帮你搬家,你咋~俺? “借”说成“磨”mo53如,~几个钱给俺。“舂、砸”说成“”tyo213如,~蒜;坑害也说“”,他把我~的不能混。“禽产卵”说成“”f53如,天热,鸡也不~蛋了。“肉”ou53具有动作慢意思。如,她做事~得不得了。瓜果食物中含纤维少说成“面”mi53如,老倭瓜~的好吃;它还可以比喻人的性格憨厚,如,他的外号叫老~。“尖”ti213具有小气、吝啬的意思。如,真是越有越~。“瓤”ɑ~55具有软、弱的意思。如,面和~了。这孩子底子就~!“转”tu53具有调皮、诙谐的意思。如,这孩子真~。
话语特征:
1.我知不道,他也知不道。
2.我连唤是唤,他都走得不见影儿喽。
3.小杨早就杠家了。 小杨早就家走了。 小杨早就走家了。
4.你瞎摆乎啥瞎摆乎?!
5.天咋还下下下的,咋办口耶?
6.小小的年纪,嘴会讲得很得很哟!
7.你可见着俺爷没?
8.天又下将起来了。 她又哭将起来了。
9.她哭子细讲之细。
皖中江淮官话①江淮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安徽省的江淮官话区,包括淮北的怀远县城区,江淮之间的淮南市、合肥市、滁县、六安、巢湖、安庆等21个县市,以及沿江以南的贵池、铜陵市市区、芜湖市、宣城、马鞍山市等11个市县。
语音特征:
1.除怀远、定远、淮南市之外,各地话n与l声母不分。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旅。
2.古全浊声母字今皖中话也读清音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声母的字,也是平声为送气音,仄声为不送气音。
3.各地话都有n与、in与i韵母不分的现象。例如:根=庚、深身=升声、金民=京明。
4.各地话都是5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古全浊上声字今音归去声。例如:高低天三(阴平)、平唐龙人(阳平)、古走老米(上声)、坐父放菜大帽(去声)、说笔竹墨拔白(入声)。
①为了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把“皖中江淮官话”说成“皖中江淮话”、“皖中话”或“江淮话”。
词语特征:
1.有特点的称谓词:祖父大都称“爹·爹”,祖母呼“奶·奶”(奶读阴平)。“奶·奶”说成上声调时,多指“老太婆”,在含山、桐城、庐江、贵池等地也可以指称“妻子”。外祖父、外祖母大都呼成家公(或“家公爹·爹”)、家婆(或“家婆奶·奶”)。姑母称“姥·姥”(或“姑姥”)。
2.人体生理方面的特殊说法:舌头叫做“舌条”,左手和右手说成“反手”、“顺手”,腿俗说“胯子”。“生病”大都说成“不好过”、“不快活”、“不自在”,“逝世”婉词说成“走了”,老人逝世说“老之”。
3.用具、物品的特殊叫法:自行车叫“钢丝车”(或“脚踏车”),哨子叫“叫子”或“叫居子”,糨糊叫“面糊”,提水桶叫做“提子”,围裙称为“围腰子”,衣袋儿叫“荷包”,铝勺儿叫做“挑子”。
4.有些食品名称叫法较特殊:大米饭说成“饭”,面粉叫做“灰面”或“干面”,面条儿大都说成“面”,“馄饨”和“饺子”分不清,各地大都叫“饺子”。名为香油实指菜子油,把禽畜凝结了的血叫“血”或“子”(读晃)。
5.动物、植物的特殊名称:鸭子叫鸭,阉鸡叫“镟鸡”或“榧Α保纳⒁粝撸鸾小把卫鲜蟆被颉伴芾鲜蟆保谘唤小袄贤圩印保苯方小按蠼贰保衩捉小傲茸印保吡航小奥被颉奥ⅰ薄
6.人称代词中都有包括式“咱·们”,还有表现亲密感情的“俺”和“俺·们”。疑问词“什么”说成“啥”(~东西?),“怎么”说成“咋”(~弄的?)。
7.具有地方特色的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撞”说成“石”55如,一头~到南墙上。 “扔、丢掉”说成“板”pa~24如,把它~掉吧! 请吃喝说成“厚”xou53如,俺帮你搬家,你咋~俺? “借”说成“磨”mo53如,~几个钱给俺。“舂、砸”说成“”tyo213如,~蒜;坑害也说“”,他把我~的不能混。“禽产卵”说成“”f53如,天热,鸡也不~蛋了。“肉”ou53具有动作慢意思。如,她做事~得不得了。瓜果食物中含纤维少说成“面”mi53如,老倭瓜~的好吃;它还可以比喻人的性格憨厚,如,他的外号叫老~。“尖”ti213具有小气、吝啬的意思。如,真是越有越~。“瓤”ɑ~55具有软、弱的意思。如,面和~了。这孩子底子就~!“转”tu53具有调皮、诙谐的意思。如,这孩子真~。
话语特征:
1.我知不道,他也知不道。
2.我连唤是唤,他都走得不见影儿喽。
3.小杨早就杠家了。 小杨早就家走了。 小杨早就走家了。
4.你瞎摆乎啥瞎摆乎?!
5.天咋还下下下的,咋办口耶?
6.小小的年纪,嘴会讲得很得很哟!
7.你可见着俺爷没?
8.天又下将起来了。 她又哭将起来了。
9.她哭子细讲之细。
皖中江淮官话①江淮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安徽省的江淮官话区,包括淮北的怀远县城区,江淮之间的淮南市、合肥市、滁县、六安、巢湖、安庆等21个县市,以及沿江以南的贵池、铜陵市市区、芜湖市、宣城、马鞍山市等11个市县。
语音特征:
1.除怀远、定远、淮南市之外,各地话n与l声母不分。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旅。
2.古全浊声母字今皖中话也读清音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声母的字,也是平声为送气音,仄声为不送气音。
3.各地话都有n与、in与i韵母不分的现象。例如:根=庚、深身=升声、金民=京明。
4.各地话都是5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古全浊上声字今音归去声。例如:高低天三(阴平)、平唐龙人(阳平)、古走老米(上声)、坐父放菜大帽(去声)、说笔竹墨拔白(入声)。
①为了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把“皖中江淮官话”说成“皖中江淮话”、“皖中话”或“江淮话”。
词语特征:
1.有特点的称谓词:祖父大都称“爹·爹”,祖母呼“奶·奶”(奶读阴平)。“奶·奶”说成上声调时,多指“老太婆”,在含山、桐城、庐江、贵池等地也可以指称“妻子”。外祖父、外祖母大都呼成家公(或“家公爹·爹”)、家婆(或“家婆奶·奶”)。姑母称“姥·姥”(或“姑姥”)。
2.人体生理方面的特殊说法:舌头叫做“舌条”,左手和右手说成“反手”、“顺手”,腿俗说“胯子”。“生病”大都说成“不好过”、“不快活”、“不自在”,“逝世”婉词说成“走了”,老人逝世说“老之”。
3.用具、物品的特殊叫法:自行车叫“钢丝车”(或“脚踏车”),哨子叫“叫子”或“叫居子”,糨糊叫“面糊”,提水桶叫做“提子”,围裙称为“围腰子”,衣袋儿叫“荷包”,铝勺儿叫做“挑子”。
4.有些食品名称叫法较特殊:大米饭说成“饭”,面粉叫做“灰面”或“干面”,面条儿大都说成“面”,“馄饨”和“饺子”分不清,各地大都叫“饺子”。名为香油实指菜子油,把禽畜凝结了的血叫“血”或“子”(读晃)。
5.动物、植物的特殊名称:鸭子叫鸭,阉鸡叫“镟鸡”或“榧Α保纳⒁粝撸鸾小把卫鲜蟆被颉伴芾鲜蟆保谘唤小袄贤圩印保苯方小按蠼贰保衩捉小傲茸印保吡航小奥被颉奥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