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game吧 关注:1,765,181贴子:25,781,005
  • 14回复贴,共1

(分析贴/剧透警告/多图流量警告)若能与你再次相见角色分析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是角色分析贴,实际上基本只围绕女主泉诗乃与男主展开(男主都算是附带的了),毕竟汉化只有未喜线和主线,而未喜线就一发糖线,与主线毫无关系,也就不分析了。
照例1l不说事,感谢汉化组的劳动(碎碎念:为什么不把其他个人线也汉化了啊,还好有新的汉化组续坑)。这次分析贴算是久违的一次尝试,如有疏漏之处多多包涵
提前解释下本贴中含有大量“要我罗老师教你截屏吗”的聊天截图,因为电脑本身截图似乎被汉化组封印了,一用截屏游戏画面就立马变黑,只能通过手机拍照来记录一些关键对话。
本贴的分析虽基于文本,可也能视为一次再创作,很有可能会发现分析内容与本作其他地方有所矛盾之处,望悉知。
有剧透,没推过的请深思后进入(虽然我觉得这作也不怎么怕剧透就是了,完全没有任何与穿越时空相关的悬疑)


1楼2021-11-26 21:54回复
    先把时间线重新描述一下,以免后文引起歧义,一周目指的是未进任何一个女主线但目睹了诗乃的死,并且想要为她实现愿望,二周目指的是成功穿越回去但打出BE,三周目就是restart的TE。
    下文均会以女主指代泉诗乃,男主指代陆。补充事项就先这些,有疏漏的我在评论区补充。
    比起三周目的TE和关于涟姐的回忆,二周目的BE以及女主在二周目最后时刻所道出的“真相”更加值得回味:你只是把我当作涟姐的替代品而已,以及如同诅咒一般的第七个愿望——“我想要活下去”。
    其实在一周目与二周目,除了男主的心理描写外,我们几乎看不出男主将女主视为涟姐替代品的影子,或者说拿不出什么决定性证据(我们能看到的只有男主一直在想起涟姐这回事了),但本身感情这种存在就不是可以轻易证实或证伪的存在,所以我们与男主一样,尽管吃惊,但也轻易地接受了女主对男主的指摘。(指摘确实没有问题。)



    相反,我觉得男主的表现其实是可以的,或者说他在实际中也尽量避免将两人重合(毕竟他其实是意识到了,见下上图),而且,在海边的对话前,男主的处理其实都还是可以的。


    那究竟是什么使女主的心态滑向了猜忌,二周目的BE的根本原因在何处?我可以坦言,绝对不是男主的问题,而是女主的一种咎由自取,一种丑陋又可悲的本能(我并非把锅全部甩给女主,而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意思)。


    2楼2021-11-26 22:06
    收起回复
      2025-07-19 04:39:05
      广告
      “——陆君你,真傻啊。”
      “那种事……你只要不说,我根本不可能知道的啊。”
      (三周目男主在海边坦白将女主视为替代)
      我们好好回想一下,女主的态度变化毫无疑问是从海边的那次坦白开始的,但其实后来在尚能清醒的状态下,女主也没有表露出太多对“替代品”一事的看法,反而还是很依赖男主。


      在这个时候,怀疑与猜忌还在和爱与信任相抗衡着。(见下图)

      而BE的导火索其实只是注射完大剂量麻药后女主的神智已然不清晰了(或者说太清晰了,这反而坏了事),所以在最后一天,女主向男主下达了“判决书”:
      你一直都在把我和涟姐重叠起来看吧!
      ……
      至少,你比较过了吧。
      而我们可怜的男主就这样中了套:
      她附加的那句话,让我的思考、记忆和内心一片混乱
      我甚至开始无法思考,
      连她指出我无意识所为的话有没有说中事实,都不知道了

      ……我究竟,是想着什么而行动的呢,男主在此时可以说是被女主给予了答案,而并非真正发掘到内心究竟是如何的,私以为这正是一种诅咒)


      3楼2021-11-26 22:16
      回复
        当然,麻药也不可能是什么根本原因,它只是作为一种导火索,将女主的一种本能释放了出来——对生命的绝对渴望(对死亡的恐惧)。让我们回顾一下一周目女主的第一封信:
        “肉体的判断不亚于精神的判断……且肉体在面对毁灭时是要后退的,人对生命的依恋比任何苦难都更强大。”——加缪
        女主越是在一二周目里否定自己生存的可能,实则越是在抗拒死亡的到来,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死亡已经无可避免,徒有生存的“希望”只会让她变得害怕死亡,于是她不言“明天见”,她总在说放弃的话语,她想要去看海……甚至,她想要否定自己的存在本身来达到一种平衡——“你看我什么都没有留下,我已经准备好面对死亡了”这样的一种矛盾的心理。这也是为什么她几乎把所拥有的东西都给赠送了出去。
        “能与陆君相遇,正是因为我当初选择了第三项。我是这么认为的呢”
        ……
        哪怕,那选项意味着自己放弃选择“生”,她也如此认为吗。(女主坦白自己癌症复发后可以选择积极治疗,维持,或者放弃治疗)
        另一方面,她仍然害怕着死亡之后的绝对虚无,又迫切地渴望留下些什么,于是三个周目都存在的信,与男主的感情,送给父母的礼物都成为了她存在过的“表征”。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二周目约会时,男女主进到了一个陶器展里,女主感叹道:原来还有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存在过)。
        而海边的对话可以说彻底扰乱了这份平衡,女主毫无疑问是寄托了浓重的情感与期望(存在证明)在男主身上,但当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并不能借由这种途径来完成对“生的实现”(这结果还可能会被其他人夺走,即涟姐)。

        “就像是要将’特别’两字的声音,以更加明确的形态 ,铭刻在自己心中一样——她给我那样的印象。”
        这张图上面出现过一次了,可以看出其实很早女主就已经在试图平衡自己内心对死的恐惧。
        言归正传,说回“女主的指摘背后是畏死向生的心理作祟”这点。其实如上文所言,这种心态是很本能的一种心态,任谁都会具有,不应且无法苛责。但女主并没有选择正视这一点,而是通过一种扭曲内心的途径来达到一种生死的平衡。
        当她意识到自己生的延续的可能将被“涟姐”否定时,她干脆倒向了一种彻底的否定中以寻求勇气来面对死亡:
        “所以,我才写了这张便签。因为我要告诉你,不止是最后一项,连最开始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呢。”
        这场否定毫无疑问是女主想要赋予自己“一无所有也就不害怕死亡夺走”的虚假勇气,以抵抗对生命的无比渴望。然而这种蹩脚的方法,却仍然存在着一种巨大的矛盾:这给予了男主巨大的内心创伤,成功使得自己抗拒死亡的内心达成了目的——她成为了男主心中“特别”的那个存在——利用了男主的愧疚(毕竟他确实有过女主指出的行为),再在最后施以“我想活下去”的诅咒(如果男主真的不顾劝阻陷入无限读档,那就真的是一种诅咒了)。
        这一矛盾的存在不仅没能使女主变得真正勇敢起来,反而充分暴露了她内在的软弱与丑陋,差点也毁掉了男主的半生。(可能有人会说男主活该,但我姑且还是要为男主辩白的)


        4楼2021-11-26 22:24
        回复
          所幸,本作唯一的BUG怀表派上了用处。(尽管通篇强调无法改变发生的事情,可谁会觉得这玩意真的改变不了过去吗?三封信的巨大差别还不够说明过去可以被怀表改变么?如果说二周目的信是妥妥的BE标志,那三周目的信完全可以视为是GE。)男主再一次与女主相遇,在海边坦白了自己曾将女主与涟重叠看待,女主在精神状态不错的情况下粉碎了心结产生的可能。于是,女主可以对未来抱有无所限制的幻想,可以道出那一声声的“明天见”,可以坦然说出自己好害怕死亡,好想再活久一点,承认了自己希望能被男主记住的愿望。
          只有在这一刻,女主才变得如此勇敢,才是一种真正的面对死亡的活法。如若我们忽视内心对生的呼唤,试图摒弃、否定生的希望,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不过是一种伪装出来的勇敢,因为不存在一种不依附生的死;真正的勇气则是在于肯定内心对死的渴望,承认自己对生命的留念,但依然准备好去面对这一结局,这才是对死亡的一种正视。不懂得生的珍贵与死的可怖,则没有资格去拥抱死亡,因为这样的人去拥抱的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死,是一种用以安慰胆小无知人的虚构罢了。
          “我会尽量,努力的。努力不死
          就算我几乎要彻底失去意识,我也会努力到最后”
          这一句话里包含着顽强的生命力量,二周目的诗乃连万分之一都不曾有过的力量。
          同样有意思的是,在二周目女主写下的第七个愿望——我想要活下去,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谎言,却又是无比“真诚”的愿望(如上文分析她内心是渴望存活的)。
          而在三周目,女主许下的却是另外一番愿望——“在我最后的日子里,我想要和陆君在一起。” 无比朴实却也充满真诚,所谓的第八个愿望也不过是这个愿望的延续。她虽同男主畅想着几十年后的未来,却没有因此逃避对死的恐惧,依然正视着死亡的到来(勇气其一);她没有否定对生的留恋,感叹如果真的能活下去该多好(此为勇气其二);她在信中写下对男主未来的祝福,希翼着男主能走出自己病逝的阴影,与她人结为伴侣好好度过余生,抛下了死后的幻象(因为被他人铭记,所以死亡不可怕的心理),真正地让作品与男主导向了“不眷恋过去,不抱有改变过去的幻想,努力地活在当下”这一主题。
          分析到这基本结束,以诗乃给男主的信作为结尾吧:


          5楼2021-11-26 22:27
          回复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份解读不完全基于原作,因为原作总是渴望通过怀表这一设定,加上男主无数次失败,来告诉你过去无法改变,所以要活在当下这一主题。而怀表在剧情中无疑改变了许多事情,因此这个“活在当下”的主题根本立不住脚,可以说令人十分失望了。本来一开始这篇分析贴是打算好好从设定入手抨击本篇,然而在分析过程中却发现存有不少其他的解读空间,干脆重新构造这部作品来完成对“活在当下”的论证了。这也比单纯的抨击疏漏要来得有意义。这些都是后话了。
            唯一需要补充的就是对二周目BE的分锅问题,行文中不难看出我对男主的包庇,而单从二三周目的差别来看,似乎仅仅是因为男主的提前坦白改变了结局走向。“解铃还须系铃人”,男主的行为不过是使得女主早早发现了心结,不至于拖到精神状态不佳时才进行关系的处理,难道有人跟你坦白之前自己一直把你视作某人的替代后你心中的刺就会彻底消失吗?你对他的爱就能更加牢固吗?这些都是未知数,只不过看上去一切根源都在男主罢了。如果不负责任的讲,二周目女主也完全可以倾向“男主虽然还对那个与我有多处相似之处的她怀有留念,但他毫无疑问是在为我而担心着”类似的心态,从而引导自己与男主双双走出过去的束缚(但显然因为疾病等原因女主姑且做不到)。解释就到这里,如有不同解读/疑问/质疑,欢迎提出。
            最后的最后附上一下初稿的一小部分,算是对这部作品不足之处的牢骚吧:
            关于怀表的来历与运作原理交代不明,但于剧情本身无关,不交代反而是好事,属详略得当。
            时空观,未来无法改变,或者更准确的说,“现在”及以前的所有“历史”无法被改变。很明显地是想要为主旨服务,因此没有太多值得诟病的地方,但由于作者(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在行文中表意不明,玩家并不能很好接受“未来无法改变”的这一设定,因为实际上作者想要传达的是未来(准确来说是持表人所处的现在以及之前,后面均不再解释“未来”一词)的“重要节点”(某人的生死,遇到的麻烦等等)无法改变,有点类似于石头门的世界线收束理论。
            唯一能改变的其实只有持表人的行为、记忆、心态。可如果考虑因果问题,持表人完全是可以改变未来的,而作者采取的方式是单纯地锁死未来,而非像许多伪科学类的作品通过“因果的运动”来消除未来的改变(祖母悖论),实际上这削弱了未来改变的无力感,所以作者只能采取最简单粗暴的“男主一直试图改变未来但一次都没成功”这种经验性证据来传达未来无法改变的无力感(这种做法并非不可取,见石头门救嘟嘟噜时胸针的崩溃),也正因为这种处理方式(由作者单方面宣布未来无法改变,设定就是如此,你看男主试了次很多也不行),使得后文白毛说服男主的情节变得可笑了不少。


            6楼2021-11-26 22:29
            收起回复
              这时候分析苹果妹,你在影射什么?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1-26 22:52
              回复
                好,等我推完之后再来细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1-26 23:51
                回复
                  2025-07-19 04:33:05
                  广告
                  好,等我推完之后再来细看


                  IP属地:湖北9楼2021-11-27 14:24
                  回复
                    发的时机出错了吗?刚好撞上创作彼女发售,看贴吧清一色的都是这部作品的感想贴。
                    来个人兹磁一下,连个喷子都没有太惨淡了


                    10楼2021-11-28 11:57
                    回复
                      老哥搁哪下的中文,找了好久都没找到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2-01 01:49
                      收起回复
                        确实,这种锁死的未来就感觉有点别扭,还是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太晚了 下次一定


                        IP属地:湖南12楼2023-12-08 2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