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复读巨本,发现在醛酮这里有一些问题。比如酮的Michael加成多发生在多取代的阿尔法-碳上,原因是这个位置时烯醇负离子稳定。所以,为什么?取代越多,在烯醇带一个负电荷的前提下,超共轭效应对双键影响越多,双键电子云密度越大,越不稳定。相反取代少的地方酸性更强,应当在烯醇的碱催化转化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同时的动力学与热力学产物才对,但事实上少取代是动力学产物(位阻),多取代是热力学产物(?)。而且与之矛盾的是,在后面酮的阿尔法-卤化中,碱催化的发生在低级碳取代反而是主要产物,与Michael加成的选择性正相反。所以,这是为什么?
我猜测,在Michael加成中,当烯醇化发生在高级碳上时,烯醇负离子的负电荷更多(超共轭效应),亲核性更强,所以是主要产物。
但更重要的是,到底如何判断烯醇与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而且为什么,能否用电子效应来解释呢?还请大佬不吝赐教,谢谢
我猜测,在Michael加成中,当烯醇化发生在高级碳上时,烯醇负离子的负电荷更多(超共轭效应),亲核性更强,所以是主要产物。
但更重要的是,到底如何判断烯醇与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而且为什么,能否用电子效应来解释呢?还请大佬不吝赐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