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11,366贴子:9,652,723
  • 42回复贴,共1

【医案讨论】布道贴《医学法门一:脾胃消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常言道,大道至简,凡一门学问,不能理解到去烦就就简,那么你是迷惑的、不能深刻理解的、不能学以致用的、不能变通的。在医学的话,行动起来就只能靠懵。————所以在我脑海里,不允许出现可能、大概、盖因、估计……,然而中医的理论、本草药性,确实是系统而又模糊的,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我们武断滴说它不科学。所以我不得不参考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其具有追求细节的特点(提醒一点,细节代表着钻牛角尖,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钻的进去,也要出得来)。
【消化】中医曰:阳明戌土胃、太阴巳土脾;少阳君火及心包相火生胃气,少阳甲木克胃土;少阳少火生脾气,厥阴乙木克脾土。胃寒则不能多食、或有呕,热则便结(也不一定);脾热则为阴虚之本(东垣之论,他人无多,或有言脾风),脾寒则食不化、腹胀、生湿、生痰饮、肠鸣、泄泻。更有湿热、痢水、痢血、风泻、五更泻……等等————就这两土就够一般人琢磨了,资质低下者怕穷其一生也不能用于实践,你说无奈不无奈!
现代医学曰:胃、小肠(又细分12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又细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涉及消化的因素:种类繁多有害菌、有益菌、各种消化液分泌、各种胃肠炎症、胆汁的分泌与回收。——看起来简单吧(当然更细节的,我已研究过)。但庸医们实践起来就搞笑了:先来个胃镜、肠镜吧,发现炎症溃疡了,那就开消炎吃;不好,再大便检测,哇!肠道菌落失调,那吃益生菌吧。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好吗?肯定收效甚微,病情反复!如果什么也没发现,就束手无策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因为学问浅薄,不求甚解,或在某方面钻了牛角尖出不来了,或本末倒置。总之他们不能把握整体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消化真经】】A消化病症状的直接起因,是肠道有害菌增多引起的炎症的过度免疫反应(炎症不是通过胃镜能观测到的,胃镜毕竟不是显微镜,除非到已经很严重了,才能胃肠镜观察到),比如说肠中水,即脾虚生湿、脾不化湿,这个湿好像是食物里不能被吸收造成的,其实不是。事实是肠道炎症反应,肠道壁向肠内分泌体液,故中医曰,下利伤阴。再说腹胀,很多有害菌,会分解糖类不断产气。再说痢血,其实是痢疾杆菌在作怪。B胆汁是动物肠道天然的杀菌毒药,碱性胆汁一方面中和胃酸,打破有害菌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分解细菌尸体(引起炎症的主物质),还有医学生都知道的溶解脂肪作用。
【治消化病大法】1促胆汁,解决一切问题,为高手之要领。2减少有害菌增加有益菌,等而下之;3若抗炎利水,则属末流,抗炎但不利水药如白术/干姜/山萸、稍利水如茯苓,4只补脾则不入流,补品如人参有个共同特性,就提高免疫促进炎症,所以增湿,体热者尤其不宜用。——免疫反应<==>抗炎作用,是动物体内两种作用相反的生理机制。
【结语】我不说具体的关键药,是因为我也要留一手。再者,上论只是大略,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身,上文的每个名词,你都分别研究清楚,就知其所以然了。各种关键药,如何证得,又是一门学问。


IP属地:江苏1楼2021-10-11 16:26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12 01:14
    回复
      2025-05-12 12:44:22
      广告
      有人想,你的医论违背了【伤寒理中】的基本方,是,表面上我全否定了,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古今之别,是动物与人的区别。古代社会按部就班,人脑袋简单,一般没有情志病,更接近于动物本能。所以什么四君子、五苓、六君子、香砂、参苓白术、补中益气……给古人、小孩、动物用,绝对有效。但对今之成人难以治本。因为现在成年人,病根本就不在脾胃,现在人不缺吃喝不受寒冻,你觉得他能直接得肠胃病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12 14:11
      收起回复
        你好,看你发表了评论说关于白三烯的。有没有可以抑制或者彻底消灭白三烯生成的药物呢?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之类的效果有,但是只能暂时性,而且有副作用,所以想请教一下您!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1-17 13:55
        收起回复
          看了你的文章,知道现在的医生离开电脑离开仪器,啥都不会,中医中药是对症下药,治根还得是中医中药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1-17 14:01
          回复
            不过现在的中药材好多都不行了,人工种植,或者弄虚作假,有时候方子是对的,但是药材不行,所以不知道哪个点错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1-17 14:05
            回复
              关于中药种植质量问题,我觉得大多数药效不会有太大改变,说药不行,那是拉不出屎,怪地球没引力的歪说。而且很多药,可以相互替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1-17 14:13
              回复
                《最好的煎药法》
                【煎药原则】最有效地煎出药的有效成分
                【最好的煎药方法】1若某种药密实大块,宜剪、敲碎,成小块如黄豆大;若某些药为草叶,量又太,易分开煎,避免其过于粘附吸收其它药材有效成分。2泡药:将要煎的方药,倒入保温杯,倒开水没过药材一点,泡一夜或半天,以让药材充分浸润,也析出一部分药效。3连水带药倒入煎壶,若水被吸干,加少量水。用碎布堵住所有壶孔,煮开转为小火,约3~5分钟后,滤出药液。再入适量开水,煮开转文火,炖10~15分钟,滤出药液。也可再煎第三便。合各次汤药为一,分两三次温服。(药少,也可两天药做一次煎)煎出的药,夏天宜放冰箱保存,喝时再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1-17 16:27
                回复
                  2025-05-12 12:38:22
                  广告
                  感谢,十分感谢!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1-17 16:55
                  回复
                    我还想请教一下,体寒用荆芥、川芎、没药,这个比例是多少呢?抑制白三烯生成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1-18 01:16
                    收起回复
                      那是一比一的比例吗?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1-18 19: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