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链接
最近一个让歼20黑们集体高潮的话题是关于歼20展板上的最大飞行马赫数只有2.0,一时间各路牛鬼马神纷纷跳出来嘲笑贬斥歼20超声速阻力大,发动机推力弱,远不如美国F22如何如何,很多军迷朋友也纷纷表示失望,说好的极速2.5马赫呢,结果才2.0,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真的是因为歼20发动机推力弱,超声速阻力大,所以最大飞行马赫数小吗?
当然并非如此。首先我们要了解最大飞行马赫数是一个什么概念,GJB34A-2012中是有明确定义的。最大飞行马赫数,也即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为用飞行马赫数表示的最大飞行速度,与展板上的最大飞行马赫数为同一概念。

从上面的国军标截图我们可以看到,最大飞行速度是在所有规定的使用限制条件下飞机的最大允许速度,但这个速度却不受可用推力限制,也不限于水平飞行,也就是说你那怕垂直向下俯冲都行。最大飞行速度和发动机推力大小无关,也无关于飞机的阻力大小,那是什么限制了它呢,前面说到了,在所有规定的使用限制条件下。这里面的东西可就多了,包括但不限于:飞机结构强度,震颤或抖振程度,飞行操控品质,各向稳定性等等,乃至隐身涂层的耐热性,只要可能影响到作战飞行任务顺利完成的限制条件都可以包含进去。
为什么要说影响作战飞行任务顺利完成的限制条件都要包括进去呢?
这又涉及到国军标GJB185-86中的另外几个名词概念:使用飞行包线,可用飞行包线,飞行品质标准(或者级数)

飞行品质标准1的要求就是要能顺利完成各种规定的飞行任务(当然,国军标中有相应的各种细化指标),而第3.10章节中表(3.10.1-1)中又规定在飞机的使用包线内要满足标准1的要求,满足标准2的只算是可用包线。
那么自然,不满足标准1即一级飞行品质要求的速度范围自然就不在使用包线范围内了。使用飞行包线和可用飞行包线的差异,国军标中以图表形式画了出来。
可见,不满足一级飞行品质的速度范围被排除在使用飞行包线之外了。
所以
但是,你可能要问凭什么说歼20就是这样的而其他飞机就不是,有什么证据?
包线右侧切掉当然并不是歼20的专利,我们从中航工业主编的飞机设计手册第6册第20章中的军用飞机飞行速度包线(下方截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由推力限制的最大平飞速度包线右侧被一条竖直线切掉了一部分,并标注了最大马赫数限制。不巧这个最大马赫数也是2.0的位置,和歼20的最大飞行马赫数一样。当然不同飞机的飞行马赫数有些差异,只不过示例和歼20的最大飞行马赫数都恰好选在了2.0而已。

至少,由上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最大飞行马赫数与推力限制无关。而更多由飞行品质要求决定,也有可能是隐身涂层要求限制。
由于大多数三四代机对飞行品质要求很高,因此使用包线范围内要求至少是一级飞行品质,但对最大飞行速度并不追求越大越好,F22最大速度也要小于F14/15,F35更是以1.6马赫创下了战斗机飞行速度的下限。四代机追求的是2马赫以内的超巡能力和超声速机动性,速度并非越大越好。
三四代机作战区域示意图:

当然,如果放宽些飞行品质要求,或者不考虑隐身要求,歼20也可以飞得更快。
下图某论文中歼20的超声速波阻和F22波阻的比较,不用说了,歼20超声速波阻要明显小于F22和众多二三代机。

不过说了这么多,对于那些为黑而黑的XX们来说真相并不重要,那让他们狂欢去吧,我们只要不被他们蒙骗就好了。
话说回来,20年前的歼10就已经全包线一级飞行品质了,您对歼20还会没有信心吗?

最近一个让歼20黑们集体高潮的话题是关于歼20展板上的最大飞行马赫数只有2.0,一时间各路牛鬼马神纷纷跳出来嘲笑贬斥歼20超声速阻力大,发动机推力弱,远不如美国F22如何如何,很多军迷朋友也纷纷表示失望,说好的极速2.5马赫呢,结果才2.0,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真的是因为歼20发动机推力弱,超声速阻力大,所以最大飞行马赫数小吗?
当然并非如此。首先我们要了解最大飞行马赫数是一个什么概念,GJB34A-2012中是有明确定义的。最大飞行马赫数,也即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为用飞行马赫数表示的最大飞行速度,与展板上的最大飞行马赫数为同一概念。

从上面的国军标截图我们可以看到,最大飞行速度是在所有规定的使用限制条件下飞机的最大允许速度,但这个速度却不受可用推力限制,也不限于水平飞行,也就是说你那怕垂直向下俯冲都行。最大飞行速度和发动机推力大小无关,也无关于飞机的阻力大小,那是什么限制了它呢,前面说到了,在所有规定的使用限制条件下。这里面的东西可就多了,包括但不限于:飞机结构强度,震颤或抖振程度,飞行操控品质,各向稳定性等等,乃至隐身涂层的耐热性,只要可能影响到作战飞行任务顺利完成的限制条件都可以包含进去。
为什么要说影响作战飞行任务顺利完成的限制条件都要包括进去呢?
这又涉及到国军标GJB185-86中的另外几个名词概念:使用飞行包线,可用飞行包线,飞行品质标准(或者级数)

飞行品质标准1的要求就是要能顺利完成各种规定的飞行任务(当然,国军标中有相应的各种细化指标),而第3.10章节中表(3.10.1-1)中又规定在飞机的使用包线内要满足标准1的要求,满足标准2的只算是可用包线。
那么自然,不满足标准1即一级飞行品质要求的速度范围自然就不在使用包线范围内了。使用飞行包线和可用飞行包线的差异,国军标中以图表形式画了出来。
可见,不满足一级飞行品质的速度范围被排除在使用飞行包线之外了。
所以
但是,你可能要问凭什么说歼20就是这样的而其他飞机就不是,有什么证据?
包线右侧切掉当然并不是歼20的专利,我们从中航工业主编的飞机设计手册第6册第20章中的军用飞机飞行速度包线(下方截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由推力限制的最大平飞速度包线右侧被一条竖直线切掉了一部分,并标注了最大马赫数限制。不巧这个最大马赫数也是2.0的位置,和歼20的最大飞行马赫数一样。当然不同飞机的飞行马赫数有些差异,只不过示例和歼20的最大飞行马赫数都恰好选在了2.0而已。

至少,由上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最大飞行马赫数与推力限制无关。而更多由飞行品质要求决定,也有可能是隐身涂层要求限制。
由于大多数三四代机对飞行品质要求很高,因此使用包线范围内要求至少是一级飞行品质,但对最大飞行速度并不追求越大越好,F22最大速度也要小于F14/15,F35更是以1.6马赫创下了战斗机飞行速度的下限。四代机追求的是2马赫以内的超巡能力和超声速机动性,速度并非越大越好。
三四代机作战区域示意图:

当然,如果放宽些飞行品质要求,或者不考虑隐身要求,歼20也可以飞得更快。
下图某论文中歼20的超声速波阻和F22波阻的比较,不用说了,歼20超声速波阻要明显小于F22和众多二三代机。

不过说了这么多,对于那些为黑而黑的XX们来说真相并不重要,那让他们狂欢去吧,我们只要不被他们蒙骗就好了。
话说回来,20年前的歼10就已经全包线一级飞行品质了,您对歼20还会没有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