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吧 关注:469,560贴子:1,825,815
  • 0回复贴,共1

陇东方言--窠窭  澹劝安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窠  窭
  窠窭,读[kēlóu]。指狭小的洞洞、窝窝、坑坑。
  方言:“刚才练习跳远,沙子装了一鞋窠窭”。“你把花生倒到我的帽子窠窭里”。
  窠,读[kē]。鸟巢,巢穴等凹臼空间。如昆虫、鸟兽的巢穴:窠巢;狗窠。
  窭,多音字,一读(jù),意为屋室简陋,贫寒,无财备礼;二读(lóu),指高地上狭小的地方。在窠寠一词中,窭读(lóu),指狭小的地方。《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 污邪满车”。 张守节正义:“窭音楼。篝音沟,笼也。瓯窭谓 高地狭小之区,得满篝笼也”。《说文》:“瓯,小盆也”。 “瓯窭”指像小盆一样狭小之地。那末,“窠窭”就是指像鸟窝 一样的狭小之地。所以,晋南、陇东人把鞋内的空间称为鞋窠 窭,把帽子张开的空间称为帽子窠窭。把地面上小坑称“窠 窝”。如:这操场满是水窠窝(也叫圪窝),怎么上操呢?“窠 窝”一词在古诗中亦可见,如《中国古代奇诗•同旁诗》:“窠窝 窭宿寃穿宥,寡寐穷寅究穴窷[liào]”。“巢、窠、窝”都是指 鸟的巢穴,这三个字是汉字在发展的过中产生的同意词。所以, 窠窝就是指像鸟巢一样的小坑。还有“窠臼”一词,也是指形如 同臼形的小坑。
   窠窭一词,在晋南、陇东方言中是一个常用词。最常用的是 “鞋窠窭”,“帽子窠窭”。
   耕地时,鞋里有了土,人常说:“我鞋窠窭里土装满了,我 倒一下”。摘了几个枣子,没有提兜,男的常说“放到帽子窠窭里”。 女的则是用衣襟撩。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庆阳流传着一首广种薄收的民谣:“种 了一料子,收了一抱子,打了一帽子,烙了一鏖子”。其中, “打了一帽子”,似乎有些不通顺,一帽子是多少?但是,庆阳 人一看就明白。这句话是为了控制民谣句子的字数和押韵,省去 了窠窭两字。“打了一帽子”,就是说打的粮食只能装一帽子窠 窭。
摘自《方言漫 笔》陇东巻 电话13119391968


IP属地:甘肃1楼2021-10-04 19: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