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676,556贴子:3,360,139
  • 6回复贴,共1

民族文化之传承千年的蓑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苏轼曾将豪迈与洒脱之情寄于蓑衣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蓑衣是中国古代华夏人民最古老的雨具了,它取材于大自然,不仅可以遮风避雨,还可充当旧时穷人的卧具,以及入冬的御寒衣物。
戴斗笠,穿蓑衣,扛锄头,牵耕牛。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是乡村雨天常见的情景,是许多人记忆深处永恒的剪影,更是我国农耕文化的见证,凝结了老一代农家人的情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02 14:12回复
    蓑衣,因为最早由“蓑草”编制而成,故而得名。“蓑草”在秦岭地区俗称“龙须草”,在云南地区俗称“羊草”“梭草”。它比一般的草木更不易腐烂,经它编织的蓑衣经久耐磨。
    遗憾的是,上世纪70年代,随着新型人工材料雨衣的流行,蓑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许多孩子只能从历史课本中识得它的模样。走进千年蓑衣,体味古人的生活智慧与匠心,更是寻觅它背后隐藏的那份恬淡闲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江雪》,让一位身着蓑衣、垂钓江边的渔翁形象,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诗中,主人翁最具标识性的道具就是蓑衣了。而蓑衣也的确由来已久,至今已“穿”越千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02 14:12
    回复
      蓑衣让农民不误农时,尤其春雨时节,整天阴雨连绵,又是春播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那可耽误不得,遇到下雨插秧,靠的是斗笠蓑衣,正所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弯腰在张开的蓑衣下,好似小鸡被母鸡的宽大翅膀护住,心里踏实得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02 14:13
      回复
        蓑衣披在身上,防雨、御寒、透气,停雨时可铺在地上当坐垫休息,但就是分量太重,一件蓑衣少说也得有三四斤。农家的蓑衣是厚重的,背负着全家的吃口,背负着繁衍子孙的重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蓑衣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叫“蓑衣披”,颇像古代妇女穿的坎肩儿,圆圆的领口,前开襟,有细细的棕绳可供系牢;下面的叫“蓑衣裙”,很像现代女子穿的吊带裙,用两条棕绳吊在肩上。但裙腰宽大,可随意摆动,方便主人迈开大步走路,攒足力气挑担。从前的人穿衣服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蓑衣的坚韧足够陪伴主人一辈子。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02 14:14
        回复
          蓑衣的制作靠纯手工,工艺异常复杂,编制一件蓑衣需要十多道工序。首先要把从棕树上割下的棕榈片,用铁刷刷洗棕尾,使棕毛平顺,并清理干净附着的碎物,去掉杂质做防腐处理,然后晒干。接着用手工搓揉棕纤维,制成缝合线。
          编织蓑衣从领口开始,棕榈片一片接一片,一针一线缝制成衣裙状,往下就结成菱形的花一样,自上而下织成斗篷的形状。下摆的棕毛要让它自然垂悬,领口与衣襟用薄嫩棕片包边细缝,最后缀上系带和扣子,里面要光洁,外面要平整、美观,一件可遮风避雨的蓑衣就算制作完成。
          在南方蓑衣不仅是一种防雨农具,还是农民心中的神具。人们将蓑衣挂于墙上或包裹木炭放置井底,可以驱邪避害;盖新房到“上梁”时,用蓑衣包裹正厅中间的“正梁”,喻示着家族兴旺、无祸无灾。此种情形,蓑衣则成为一种仪式,寄托着农人心中美好的愿望,凸显淳朴自然的民族文化。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02 14:14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06 08: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