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黑科技专项赛中获佳绩
来源:机械学院
更新时间:2021-09-29 14:48
点击: 389次
日前,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评审结果揭晓,西安科技大学2件作品获奖。机械学院由李雪武、石甜老师指导的作品《航空铝合金仿生超疏水表面高效可控构建及耐蚀行为研究》荣获全国“行星”级作品,机械学院张传伟、周学刚老师指导的作品《渐变式微流控PCR芯片》荣获全国“卫星”级作品。
近年来,机械学院一直秉持“挑战杯”竞赛的拼搏精神,持续增强学院科学研究的功底和对前沿信息的精准把握能力,努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传承“挑战杯”文化,充分激发青年学生关注最前沿、创造“黑科技”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创造更多更好更强的科技成果,打造学院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策源地,进一步凸显学校人才培养实力,为学校“双一流”创建贡献青年力量。
据悉,本届“挑战杯”竞赛共有48件作品评定为“星系”级作品、96件作品评定为“恒星”级作品、145件作品评定为“行星”级作品、201件作品评定为“卫星”级作品。竞赛围绕实践育人,优化赛事结构,创新竞赛类别,增设的“黑科技”专项赛围绕“卡脖子”问题,针对前沿领域,充分开发脑洞,研究探索更多的具有高精尖色彩、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实物或者技术,以及充满奇思妙想、脑洞大开 m的,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
……………………………………
我校(安徽理工大学)在第十七届“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中摘得全省桂冠
【发布日期: 2021年09月28日 08:29】 【浏览次数:629次】
日前,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评审结果揭晓,学校有14件作品获奖(安徽省仅25件),其获奖等级与数量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黑科技”专项比赛是围绕“卡脖子”问题,寻找针对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者技术。
其中,煤矿井下六足自主巡检搜救机器人(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气雾混流风幕的火灾防排烟系统及装置(矿业工程学院)2件作品获评“星系”级作品(安徽省只有2件获奖作品);对症下药—云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作品获评“恒星”级作品;冷凝器清洗机器人(人工智能学院)、胶体泡沫智能化防灭火系统(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视觉识别的烟火防控系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综掘工作面迈步式掘锚支协同机器人(机械工程学院)、一种智能化泡沫除尘系统(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多信息融合下的全场景四旋翼智慧探测无人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6件作品获评“行星”级作品;基于图像隐写技术的虚拟保险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种防变形可拆卸注浆锚杆(土木建筑学院)、综掘工作面智适应喷雾降尘系统(机械工程学院)、深立井罐道检测机器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多光谱技术的果蔬无损检测系统(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5件作品获评“卫星”级作品。
学校继续保持了在“挑战杯”竞赛中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学校科学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对前沿信息的精准把握,展示了青年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更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传承“挑战杯”文化,充分激发青年学生关注最前沿、创造“黑科技”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创造更多更好更强的科技成果,打造学校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策源地,进一步凸显学校人才培养实力,为学校“双一流”创建贡献青年力量。
(撰稿、核稿:校团委 方敏、程刚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坤)
来源:机械学院
更新时间:2021-09-29 14:48
点击: 389次
日前,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评审结果揭晓,西安科技大学2件作品获奖。机械学院由李雪武、石甜老师指导的作品《航空铝合金仿生超疏水表面高效可控构建及耐蚀行为研究》荣获全国“行星”级作品,机械学院张传伟、周学刚老师指导的作品《渐变式微流控PCR芯片》荣获全国“卫星”级作品。
近年来,机械学院一直秉持“挑战杯”竞赛的拼搏精神,持续增强学院科学研究的功底和对前沿信息的精准把握能力,努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传承“挑战杯”文化,充分激发青年学生关注最前沿、创造“黑科技”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创造更多更好更强的科技成果,打造学院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策源地,进一步凸显学校人才培养实力,为学校“双一流”创建贡献青年力量。
据悉,本届“挑战杯”竞赛共有48件作品评定为“星系”级作品、96件作品评定为“恒星”级作品、145件作品评定为“行星”级作品、201件作品评定为“卫星”级作品。竞赛围绕实践育人,优化赛事结构,创新竞赛类别,增设的“黑科技”专项赛围绕“卡脖子”问题,针对前沿领域,充分开发脑洞,研究探索更多的具有高精尖色彩、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实物或者技术,以及充满奇思妙想、脑洞大开 m的,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
……………………………………
我校(安徽理工大学)在第十七届“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中摘得全省桂冠
【发布日期: 2021年09月28日 08:29】 【浏览次数:629次】
日前,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评审结果揭晓,学校有14件作品获奖(安徽省仅25件),其获奖等级与数量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黑科技”专项比赛是围绕“卡脖子”问题,寻找针对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者技术。
其中,煤矿井下六足自主巡检搜救机器人(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气雾混流风幕的火灾防排烟系统及装置(矿业工程学院)2件作品获评“星系”级作品(安徽省只有2件获奖作品);对症下药—云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作品获评“恒星”级作品;冷凝器清洗机器人(人工智能学院)、胶体泡沫智能化防灭火系统(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视觉识别的烟火防控系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综掘工作面迈步式掘锚支协同机器人(机械工程学院)、一种智能化泡沫除尘系统(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多信息融合下的全场景四旋翼智慧探测无人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6件作品获评“行星”级作品;基于图像隐写技术的虚拟保险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种防变形可拆卸注浆锚杆(土木建筑学院)、综掘工作面智适应喷雾降尘系统(机械工程学院)、深立井罐道检测机器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多光谱技术的果蔬无损检测系统(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5件作品获评“卫星”级作品。
学校继续保持了在“挑战杯”竞赛中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学校科学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对前沿信息的精准把握,展示了青年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更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传承“挑战杯”文化,充分激发青年学生关注最前沿、创造“黑科技”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创造更多更好更强的科技成果,打造学校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策源地,进一步凸显学校人才培养实力,为学校“双一流”创建贡献青年力量。
(撰稿、核稿:校团委 方敏、程刚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