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进行了高强度圣光尖峰V1的测试,依鄙人之拙见做了点总结。下面是我试车时的历程和最后的一些结论,仅供参考。
1.外观
外观这东西,见仁见智,我只在乎怹的性能
2.车体
一对比就可以发现,在宽度上尖峰明显比马拉松要瘦。看到这车体的时候我就预计到尖峰会比马拉松更灵活但是对抗上会更脆一些。
尖峰车头很短,因此更好贴弯。马拉松的明显更长一些。
3.手感
作为已经开惯了马拉松的我,一上手尖峰差点没被滑死。是的,尖峰的漂移离心力相比于马拉松真的是“肉眼可见”。尖峰的拖漂提速比起马拉松上了一个台阶,但在需要精准控制的场合尖峰经常偏离预定角度。
在上述表述下,尖峰能够在尾流图和拖漂图中更胜一筹,但是在诸如深渊地平线和月光之城秘密通道等控车图中仍是马拉松主导。
4.重心
马拉松那都是底盘贴在地上的重心呐,而尖峰重心略偏头,不是很好。
所以在控车图里尖峰更吃瘪了。
5.超负荷
尖峰的B型超负荷确实是实战王者。爆裂的S型由于持续时间过短而收益不高超车不能,L行超负荷又由于攒气时间过长而一般只敢在地图固定开点使用而不是实战超车。尖峰的B型不仅平均收益最高,更重要的是它攒气时间短,持续时间也足够超车。因此B型超负荷更能在对抗中玩心计,L+型的马拉松跑对抗也只敢计时方式开超负荷。
6.集气
这个肯定马拉松永远滴神了,不过紫框V1集气都差一口
7.绝对速度
速度上尖峰更快,弯道快才是真的快。马拉松出弯失速是很严重的,但尖峰一点问题都没有。
8.总结
尖峰和马拉松的关系大约就是克洛诺斯和黑色甲虫的关系。尖峰是滑车,马拉松是稳车。在主流竞速图中,由于拖漂图和尾流图占大部分,因此将尖峰作为常用车是好的。但是在精准图和落差图上我是真不觉得尖峰能比控车更佳的马拉松要好(说的就是地平线
)
1.外观
外观这东西,见仁见智,我只在乎怹的性能

2.车体
一对比就可以发现,在宽度上尖峰明显比马拉松要瘦。看到这车体的时候我就预计到尖峰会比马拉松更灵活但是对抗上会更脆一些。
尖峰车头很短,因此更好贴弯。马拉松的明显更长一些。
3.手感
作为已经开惯了马拉松的我,一上手尖峰差点没被滑死。是的,尖峰的漂移离心力相比于马拉松真的是“肉眼可见”。尖峰的拖漂提速比起马拉松上了一个台阶,但在需要精准控制的场合尖峰经常偏离预定角度。
在上述表述下,尖峰能够在尾流图和拖漂图中更胜一筹,但是在诸如深渊地平线和月光之城秘密通道等控车图中仍是马拉松主导。
4.重心
马拉松那都是底盘贴在地上的重心呐,而尖峰重心略偏头,不是很好。
所以在控车图里尖峰更吃瘪了。
5.超负荷
尖峰的B型超负荷确实是实战王者。爆裂的S型由于持续时间过短而收益不高超车不能,L行超负荷又由于攒气时间过长而一般只敢在地图固定开点使用而不是实战超车。尖峰的B型不仅平均收益最高,更重要的是它攒气时间短,持续时间也足够超车。因此B型超负荷更能在对抗中玩心计,L+型的马拉松跑对抗也只敢计时方式开超负荷。
6.集气
这个肯定马拉松永远滴神了,不过紫框V1集气都差一口

7.绝对速度
速度上尖峰更快,弯道快才是真的快。马拉松出弯失速是很严重的,但尖峰一点问题都没有。
8.总结
尖峰和马拉松的关系大约就是克洛诺斯和黑色甲虫的关系。尖峰是滑车,马拉松是稳车。在主流竞速图中,由于拖漂图和尾流图占大部分,因此将尖峰作为常用车是好的。但是在精准图和落差图上我是真不觉得尖峰能比控车更佳的马拉松要好(说的就是地平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