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体验
从我个人使用的结果来说,我个人认为K9Pro除了一般一体机的使用外致力于优化两件事,一件是对耳塞的兼容,一件是前级。在声音上这是一台非常注重声音干净和细腻的一体机,声音在整体上声场规模足够大,素质上乘,推力饱满,能够满足一般的使用。K9Pro的低频是质量非常好的,下潜、凝聚都很好,拳拳到肉,扩散感微微差一点,我觉得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晰的低频结像,中频是微靠后的,结像比较大,不是堆对中频密度的套路,采用的是一般台机正确还原位置关系的方法,定位对准,在大声场中做到分离度高定位准确,信息量饱满不空洞,高频能量很足,亮度不错,整体圆润不刺激,理所当然的没有高端台机那么强的空气感和高频衰减自然度。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很少有台式解码耳放一体机去关注耳塞用户的需求,我的台式耳放就根本不适配20欧姆以下抗组的耳机(实际使用32欧也勉强),而如果是一般用户,手里有很多耳塞,购买一体机岂不是浪费?K9Pro的输出抗阻在1欧姆以下(平衡大约2欧),可以适配抵抗阻耳机,同时兼顾大耳机,增益设置的中低增益工作电压在10V,防止低阻耳机过载;高增益工作电压为15V,加上优化音量曲线,也可以保证大耳的驱动效果。
在我个人体验中,我更加认可对耳塞的驱动效果。在驱动耳塞时,声音饱满、声场规模非常大,并不会让人觉得冲或者刺激,我个人搭配过FIR M5和IE800S,没有搭配过动铁耳机,我个人对IE800S的表现尤其满意,获得了随身上所没有达到的驱动效果,对比M15,不论在三频饱满度还是声场规模上,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在听流行时,中频的饱满度非常好,将M15无法填充好的中频推前,不得不说台机供电优势就是绝对的优势;FIR M5由于以前尝试过在胆机上驱动,所以也放心的在K9Pro上进行尝试,这个耳塞的潜力极大,个人感觉声音表现从声场规模和声音密度、解析上,已经不输压耳式耳机了。
大耳的驱动效果则比较看耳机,驱动HD700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声音完成度极高,不论是信息量还是声场,都有着非常好的表现;到了HD800S上,就明显感觉驱动力不足,声场有挤压感,中频饱满度不够结像不够清晰,不过依托于良好的高频表现,用HD800S搭配听对结像要求不高的童声有着极好的表现;在搭配金乌时明显会感觉声音的解析度的不足,但是良好的中频密度弥补了K9Pro的不足,使得声音中频表现非常不错。
从本机耳机口播放来说,我个人更加认可K9Pro对耳塞的兼容和中低阻非旗舰大耳的驱动,我个人也不能要求一个解码一体机对旗舰耳机驱动做到和家里分体系统一样的水平,这个要求本身就很苛刻和不现实。
除了本机播放,K9Pro还有前级模式和DAC模式可选,在DAC模式下,我接驳430HA驱动HD800S马上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这得益于K9Pro本身优秀的解码设计,尤其是低频的质量非常不错,在独立耳放下的声场下明显打开,声音密度没有虚的感觉(毕竟是5V的高电平输出),不过声音细节显的比较平面化,缺乏鲜活感,这个也是低价解码强调解析和素质的另一面。当然,这是和我平时听得解码的对比,我总是会拿自己听习惯的东西去对比,个人感觉这样可以充分的指导它的优点,也可以更好的认识到它的不足,毕竟只要是设备,就没有完美。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耳放模式在我感觉更像是附送的(输入选择LINE),单端虽然有标准的RCA接口,但是平衡介入仅给了一个4.4mm接口。大概因为飞傲只有M11PLUS有平衡LO(那M17呢)?通过台式解码器和砖的输入的情况看,K9Pro也确实更加适合砖的LO,接更好的台式解码(MSB ANALOG)的效果缺乏对解码信息量的支撑,与高端耳放相比显的声音比较挤压,而在砖的情况下,声音就变得游刃有余并且能够做到协调,不过还是不如本机播放。从我的使用角度来看,比在借到内测机的时间段里,由于工作太忙,没有过多的使用耳机搭配。当然,我使用角度来看,比K9Pro好的解码器接K9Pro有点浪费解码器,而不如K9Pro的砖接,又浪费K9Pro本身的解码,也从侧面反映K9Pro的耳放部分更加适合本机使用。
前级模式下,可以直接连接有源音箱,在桌面上作为影音中心使用,我接后级推动音箱,也得到了很不错的效果。总的来看,K9Pro的优势还在于功能齐全、声音协调性好完成度高,可以适配多种器材和播放方式。
每个人都在期望着更好的体验,尤其是在当移动电池供电的平静无法突破,桌面级设备也就成为一种提升的选择。一个贴合手头设备、兼容多种使用场景并有一定余力可以照顾到未来的升级的前端,是对很多人有吸引力的。如果希望自己的耳机表现能更进一步,或者有桌面多媒体影音需要的朋友,不妨体验一下K9Pro,不管是提升耳机的表现力还是满足多用途需要,它都能让体验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