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场吧 关注:4,046贴子:90,289

夺命钢雨——M18克莱莫系列定向地雷列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地雷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防御性武器,已经衍生出多种型号多种门类,比如跳雷,拌发雷,而其中个人认为最有特色的一种就是美军M18A1 Claymore定向地雷。(又称克莱莫地雷,克莱默地雷,阔刀地雷,阔剑地雷等等)




IP属地:河北1楼2010-04-23 18:19回复
    但设计师们并没有因为M18地雷性能优异而停滞不前,军方也不断提出更苛刻的改进要求,根据部队使用中的反馈情况,改进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当时部队对M18地雷的不满有几点:威力偏小,在30米左右的射程上不足以覆盖较大的面积;电池盒使用不便,干电池不便保存,时间一长容易“跑电”,致使电压不足,有可能无法引爆地雷,同时其电压不足以支持同时起爆数枚地雷;塑料雷壳强度不足,容易破裂。经过4年努力,改进型号M18A1于1960年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
    与原型M18比较,M18A1堪称完美,军方反馈的各种不足都有了满意的解决方案。对于威力问题,设计师们的解决方案是用威力更大的C4炸药代替了原先的TNT炸药,并将药量增加到680克,从而保证了钢珠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杀伤面积。而针对电源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除了兼容原先的电池盒,还增加了一个M57脉冲点火机。至于壳体,M18A1改用了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聚苯乙烯塑料,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意外破裂,而且重量也没有超出军方规定的上限。

    左下角就是M57遥控引爆器,压动手柄一下产生3V电流,引爆地雷中的电雷管。还有一个增压装置,当脉冲点火机和增压装置组合使用时,其电压就能保证同时引爆数枚地雷的需要。
    


    IP属地:河北6楼2010-04-23 18:34
    回复
      2025-08-14 22:58: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M18A1地雷外观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圆弧形塑料盒子,长216毫米,高86毫米,厚35毫米,总质量1.6千克。瞄准孔位于雷壳的上方,瞄准孔两侧为雷管室,并配有防潮的雷管室塞。为了方便布设,其雷壳下方装有两对剪刀形的简易支架。

      战地2的克莱莫地雷,好像取消了遥控引爆功能,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IP属地:河北7楼2010-04-23 18:38
      回复
        M18A1地雷真正的奥妙隐藏在雷壳内,雷体正面装有700枚总重650克的钢珠,而背面则是680克的C-4炸药。一旦地雷引爆,在其正面60-120度角范围内,如雨点般密集的钢珠能有效杀伤50-100米范围内的敌人,破片甚至能飞散到250米以外。在其有效杀伤范围内,无论敌人是站立还是卧倒,都很难逃脱这700枚钢珠所形成的“钢雨”。对无防护的车辆亦构成一定的威胁。M18A1地雷下发部队时通常都配有专用的帆布携行袋,袋内装有地雷一个,脉冲点火机、增压装置、电雷管各一套和约91米的导线,携行袋外的小口袋还可以装其他发火具和雷管。值得称赞的是:携行袋的设计很人性化,内装一张使用说明书,即使以前没有使用过M18A1地雷的士兵也很容易通过说明书学会如何使用。

        恐怖的“夺命钢雨”,700颗钢珠的杀伤单元

        地雷说明书中的地雷携行袋图示
        


        IP属地:河北8楼2010-04-23 18:42
        回复
          人工操作引爆时,首先要将地雷底部的支架打开,正面向敌,然后拧开雷管室塞,
          装上电雷管,将电雷管的脚线从雷管室塞顶部的导线孔中引出,之后将导线与电雷管的脚线连接好,再接到脉冲点火器上。如需同时引爆数枚地雷,还要在M57脉冲点火器上安装增压装置。通过雷壳上方的瞄准孔来调整地雷的射向,这时一般可以在地雷前方50至55米处立一根相当于成年人身高的标尺作为瞄准目标。布设完毕后,再对地雷加以适当的伪装,但用于伪装的物体不能妨碍钢珠的飞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地雷后方16米距离、120度角范围内为危险区域,因为地雷爆炸时雷壳碎片会向后飞散,操作手和己方人员不能进入该区域。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后,操作手必须先打开M57脉冲点火器操作手柄中保险夹(向后掰开即可),然后快速按动操作手柄3次,就能引爆地雷。必要时,M18A1地雷也可以用胶带固定在树干或其他物体上,甚至能布设在水中,其优异的防潮性能可以保证,即便在盐水中浸泡2个小时,仍可正常使用。如使用各种拉发、绊发、压发发火具引爆,须将电雷管换成普通雷管并以导爆索连接,导爆索的另一端连接至发火具上即可。

          M18A1地雷的基本结构,左下方是点火器

          正在通过瞄准孔调整地雷射向的士兵
          


          IP属地:河北9楼2010-04-23 18:44
          回复
            正因为其优越的性能,所以美军给这种地雷起了个绰号“Claymore”(克莱默),意为苏格兰双刃大砍刀。M18A1地雷自装备部队以来,深受美军欢迎,也大量向其盟国提供,直到现在还是北约军队装备序列中不可或缺的武器。

            身穿沙漠数码迷彩的海军陆战队员,从背后的反伏击车来看可能是在伊拉克


            IP属地:河北11楼2010-04-23 18:49
            回复
              各种艺术作品中也大量出现这种克莱莫定向地雷。
              电脑游戏《越南战场》,《战地2》,《使命召唤4》,《FireArm》和其他一些越战游戏当中都有出现,踏雷者都是凶多吉少。

              原本想插上战地2的克莱莫那张图呢,结果顺序弄反了,只好将错就错


              IP属地:河北13楼2010-04-23 18:52
              回复
                电影《第一滴血4》《野战排》《生命的证据》《SWAT》《飞虎》等等当中都有出现M18A1的身影。
                《第一滴血4》里兰博将M18A1阔刀地雷布设在一枚未爆航空炸弹附近并且与其相连,追兵在军犬的引导下追踪至此结果触发地雷继而引爆炸弹,结果敌人刹那间被撕成碎片,片甲不留。(但是对于地雷能否引爆航空炸弹我持怀疑态度)

                影片中RAMBO正在布设M18A1

                RAMBO插上引爆线之后拉动线轴放长导线

                已经布设完毕的克莱莫地雷,从雷面上的划痕可以看出已经有些年头了
                (由于是自己截屏,水平有限,大家将就着看吧)
                


                IP属地:河北14楼2010-04-23 18:54
                回复
                  2025-08-14 22:52: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知名越战电影《野战排》里有一段主人公的部队雨夜露宿树林,周围布置上克莱莫地雷作为警戒,并且哨兵手持遥控器在一旁守候,敌人到来之时主人公匆忙想要引爆地雷,结果保险装置卡住了手柄(注意下方第二张图片的左下角,遥控器手柄下有一个方形金属环(SAFETY BALL),使用时要拨到一边,以免误平时压手柄引爆地雷造成误伤),克莱莫地雷没能及时爆炸造成敌人险些突破防线。

                  截图中右边三枚手榴弹左侧就是地雷的M57点火器,由于地雷布设那段模糊不清,所以只截这一张图

                  注意图下方点火器手柄下的倒伏方形金属环,保险装置,防止平时误触
                  


                  IP属地:河北15楼2010-04-23 18:57
                  回复
                    《生命的证据》里主人公掩护人质撤退,敌人穷追不舍,主人公在山路上布设了M18A1地雷拿树叶盖住,掩藏在一边握住遥控器,追击的敌兵走到树叶旁的时候压下遥控器,一股白烟腾起,敌人如同鸟一样飞了起来。


                    主人公将克莱莫地雷的剪刀脚插入松软的地面,之后拿草叶盖住

                    手握M57点火器等待敌人送上门来。注意他的手指已经压下了保险环却没有触碰手柄,以防误启动

                    准备升天,小子们!
                    


                    IP属地:河北16楼2010-04-23 18:59
                    回复
                      港片《飞虎》里叛逃的海豹部队队员埋设M18A1地雷令追捕的飞虎队队员遭到伤亡。飞虎队吃了亏,也学起了使用克莱莫地雷,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地雷报复了敌人。

                      隐蔽于草丛中的克莱莫地雷


                      IP属地:河北18楼2010-04-23 19:02
                      回复
                        动画《皇家国教骑士团》(又称《地狱歌》)当中也有出现M18A1地雷,用来对付自信满满的纳粹吸血鬼。后者可以感受杀气避开攻击,所以毫不在乎的发起冲锋。但是随即就有祝福过的克莱莫地雷突如其来的在身边炸开,一阵滚烫的钢雨飞溅开来。由于地雷是遥控爆炸的,所以事先感受不到任何杀气,无法及时防范。

                        截图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错误,地雷上第一个词FRONT被写成了IRONT。
                        


                        IP属地:河北19楼2010-04-23 19:04
                        回复
                          日本漫画家小林源文的著名越战漫画《越战狂想曲》(很恶搞的把美军画成兔子,越南人画成猫)当中克莱莫地雷也多次出现(称之为竖雷),曾用来杀伤追兵,布设警戒阵地时绑在树上用来外围防御,也曾经布设在基地外围,结果被敌军调转了方向,在敌军出现时美军引爆定向雷,结果钢珠直射自己人的阵地。

                          注意左页下数第二图,用M18A1地雷杀伤追兵,左侧最下图,有越共猫被钢雨撕烂了上半身。而连按三下引爆克莱莫的步骤也被真实还原
                          


                          IP属地:河北20楼2010-04-23 19:05
                          回复
                            我国也非法仿制并生产制造了克莱莫地雷(因其是从越南战场上带回来的,没有向美国方面购买产权)
                            中国仿制的M18A1于1966年定型,因此命名为66式反步兵定向雷,其结构、威力、使用方法均与原品相同,但中国生产的66式反步兵定向雷上增加了一个独特的延期引信装置,该装置为我国独创,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上都没有。该引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需要电源,直接将普通雷管装入地雷的雷管室,然后装上延期引信,使用前拔掉保险销,将引信外套筒转动90°,引信即发火,延时5-8秒后起爆。66式反步兵定向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深受部队官兵欢迎。如1984年7月12日的“142”高地战斗中,战斗英雄李海欣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连续引爆两枚66式反步兵定向雷,将试图冲上“142”高地的数十名越军炸死,这次战斗整整持续了9个小时,敌人始终无法跨越雷池一步。

                            66式地雷,山寨货的典范,将美军克莱莫定向地雷表面的英语“FRONT TOWARD ENEMY”直译为“此面向敌”标于相同位置
                            


                            IP属地:河北23楼2010-04-23 19:14
                            收起回复
                              2025-08-14 22:46: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66式地雷的外壳是一个弧形的长方形塑料盒,雷体的前面部分是嵌在一个塑料容器内的钢珠,其后是炸药;雷体顶部是一个铸模而成的照门,供瞄准用,顶部还有两个雷管插孔;地雷架设在两对剪刀形的支架上。
                              地雷采用手持脉冲引爆器引爆,在30米距离上用电线连接地雷的火帽,引爆器的把手能发出双电脉冲。
                              地雷引爆时,钢珠破片形成一度60度的水平弧面,并以扇形集束弹道喷射而出,杀伤面积为50米宽、1米高。
                              按照从越南得到的美制M18双刃大砍刀仿制的,800个1.2mm钢珠预制破片(貌似比原版还多了100个钢珠)。

                              


                              IP属地:河北24楼2010-04-23 19: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