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客观的评价,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最后我再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三维75这个产品,还是有一些矛盾的。
比如一个外置ALC纤维板,过分的强调底劲,是不是有些不妥?因为外置底板,本身就应该强调近台,中台,利用速度,抢点,抢占先机,唯快不破,那么三点我觉得很重要:
1.手感上力量传递的通透性要有。只有透了,才能打出劲,手感好了,才能更自如的发力,施展进攻,另外,还要扎实不能太散,当然,太扎实也不行。这一点,三维75有一些偏科,力量是有,但是现在是“打磨结合”的弧圈球时代,底板是要能快进快出的,也就是不光要能有一定的形变,而且这个形变还要恢复的快,三维75的形变偏浅了一些,形变恢复的也快,也就导致了,出球低平,更适合纯击打,如果摩擦加的太多,想鞭打、抡的话,会感觉板子偏生硬一些,不太吃球。但好在吐得快,板子厚,所以力量上确实可以。所以三维75就有一种,老铁蝴蝶ALC底板,或者泰克西姆的感觉,非常的扎实,适合拍,偏传统的快攻打法,就连精英网的李哥都说,这板适合正反反生的颗粒快攻打法。我个人特点是摩擦加的多,所以这一点,感觉和我不太搭,也是比较突兀的地方。不能说三维75不好,只能说不适合我。
2.近台中台要具备较强的速度。快攻快攻,那就一定要快,所以底板的速度一定不能慢。速度的话,一个是底劲,还有一个是形变,力量传递。底劲得有,不然球会飘,这一点三维没话说,优秀!然后力量传递,说实话,三维75做的过于实在了一些,中小力量下,速度确实一般般,发力以后速度才能出来。但击打方面也是优秀,打磨结合的话只能给个尚可水平吧。
3.在激烈对抗中,要有很强的稳定性。(对于业余来说要有较好的容错性)。快攻打法,对动作,步伐,意识,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对抗也更激烈,因此,底板一定要有很高的稳定性,这样击出的球才能更加的稳定,尤其是在高速度,高强度的对抗当中,三维这一点,优秀- 水平,稳定性很高,但有一点过硬吧。当然,对于业余快攻打法来说,容错率也很重要,三维75,我给个良好+的评分,因为75还是有一些入门门槛的,上限也非常的高,所以对动作,还有基本功,发力,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但你一旦在这块板的区间范围内,我觉得,还是比较优良的。
总的来说,对于23百的价位,在一堆产品里,横向对比的话,三维75完全可以说是大杀四方。
但人总是太贪心的,仍希望三维75能去和蝴蝶王,这类的大佬去PK一下,虽然PK输了,我不怪他,但心里总有不甘,为什么不能做的更好?这也符合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
最后还是希望三维能够出一些400元左右的中端底板,在性能上有所提升,弥补三维75的一些特点,做出真正老少咸宜,下通业余室外铁台野球,上到体校省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