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吧 关注:35,429贴子:443,567
  • 10回复贴,共1

【明代民间常服图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卿子像
张卿子是一位名医,且诗文也名扬于世。人称隐于医道之学者。
画像中张卿子着青袍朱履,一手拈须,一手宽袖下甩,仪态端庄。头戴巾子,身着“直身”,又称“长衣”、“直裰”、“青袍”,形制为交领、大襟、右衽、宽身博袖。由古代中衣沿袭而来,宋以后较为流行,宽大且长,是明代士庶男子闲居时常穿的服装。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9-11 12:27回复
    小飞机的梦、爱新觉罗毓薰、waffenssly.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明·吴伟《歌舞图》(局部)
    画面中间歌舞的女孩是年仅十岁的歌妓李奴奴,另有执板为其伴奏者。众人坐成一圈,正倾心欣赏。该画约成于明弘治年间,此图上有唐寅、祝枝山等名家的题诗。画家吴伟原供职于画院,此时寄居秦淮,常出入歌楼画舫。
    画像中男子有着圆领袍、幞头,也有穿直裰、戴巾子的。明朝一般百姓首服用巾或帽,由于明代不仅承袭了唐宋旧制,还保留了一些元代首服样式,因此明代首服样式十分丰富。比如各种巾子:网巾、四方平顶巾、儒巾、四周巾、幅巾、平顶巾、方巾、汗巾、纯阳巾与玉台巾等。在《三才图会》和明代绘画中多有反映。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9-11 12:27
    回复
      2025-08-31 05:40: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明·唐寅《孟蜀宫妓图》
      此图描写宫妓劝酒作乐的场景。所着服饰即为褙子,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
      褙子相传始于唐,盛行于宋元,在明代又被称为披风。宋代盛行一时,且男女皆服。至明朝沿袭下来,但改为女服。一般是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它衣服外面穿着。明代的褙子又分宽袖褙子与窄袖褙子。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褙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前襟。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9-11 12:28
      回复
        词云弄雨
        左男着交领大襟袍,此为明男子便服。其制为大襟右衽,衣袖宽大,下长至膝。
        右女着比甲。这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的两侧开衩的马甲,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一般长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长,离地不到一尺。这种衣服最初是宋朝的款式,即无袖长罩衫,又叫做“背心”。
        后来传入蒙古,《元史》载:“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去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到了明代中叶,又在年轻女子中形成风气。明末清初所作的《燕寝怡情图》中,依然还有这种样式。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9-11 12:28
        回复
           夔龙补衮图
          此为陈洪绶《夔龙补衮图》,描绘了簪珠翠发饰的贵妇及挂玉佩的侍女。
          画面共绘三女,前面一个年事稍大,穿着也比较豪华,可能是一个贵妇,另外两人年龄幼小,似宫女身份。其中一人手中托着一件衮服,上绣龙、藻、火、黼等纹样。三个妇女的服装,样式基本一致,都是宋明时期的典型装束,有的肩上还搭有云肩。明代妇女在系腰的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线编成的“宫绦”,即一般在丝线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贴压裙幅,使其不至于散开而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又贵妇的发髻之上还插有簪钗头面,这些都是明代妇女常用的饰物,其质料视各人身份而定,实物有大量传世,可与图像映证。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09-11 12:29
          收起回复
             酱褐色织狮纹素缎补服(泰州市博物馆藏)
            明嘉靖刘湘夫妇墓出土。酱褐色、圆领、右衽、宽袖,土黄色素绸里,前胸与后背各织有狮子补。
            刘湘,明泰州人,处士,无官职,此件补服是其妻入殓时所穿。狮子补服本是明代一、二品武官所用,故这件补服反映了当时的逾制现象。明朝的服饰制度十分严格,尤其表现为自上而下的严格禁忌。然而有意思的是,禁忌越是严格,越是容易发生僭越的现象。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9-11 12:31
            回复
              浅驼色暗花缎夹袍(泰州市博物馆藏)
              明嘉靖刘湘夫妇墓出土。交领、右衽、宽袖,于领口、袖口、大襟和下摆处用素色缎作边,花缎上织有折枝莲花、梅花、牡丹和菊花,其间有蝴蝶和蜻蜓。此件夹袍的纹样是明代服饰中常见的传统纹样,样式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9-11 12:32
              回复
                琵琶袖(扬州市双博馆藏)
                明火金墓出土袍服。盘领、大襟、右衽、系带,宽大直身。所用“琵琶袖”以大袖小口为显著特征——看似张袂成荫,实则袖口紧束。内里还有口袋,便于随身携带物件。如此便能解释《金瓶梅》中众人常常用衣袖来装东西,尤其是西门庆“从袖中取出十两银子,递给王婆”,说明衣袖还能装贵重的东西;而王婆还礼依然是装在衣袖里:“扯着袖子掏出一条杭州白纻丝汗巾,塞给西门庆收了。”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9-11 12:32
                回复
                  2025-08-31 05:34: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幅裙(扬州市双博馆藏)
                  历史上的裙子多为多幅。周汛、高春明在《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中认为“通常以五幅、六幅或八幅布帛拼制而成,上连于腰”。而此裙仅有二幅,二幅裙片之间又约有二十几厘米的重叠部分,如此形制与后世的马面裙极为相似,或者说清之马面裙应是由明之二幅裙所发端。此裙为明火金墓出土。上有裙腰,下有襞积,围系而穿。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9-11 12:33
                  回复
                    水田衣
                    水田衣又称为“斗背褡”,有些类似于僧侣的百衲衣,始于崇祯末年。是用多色零碎质料拼接而成的裙式,由于样式新颖而受到明代妇女的欢迎。初时由多块均匀的长方形面料拼接缝制,后来用大小不一的各种形状的织锦面料制成。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9-11 1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