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那个“苏联真回不来了吗”的贴子,想到类似起点之类的网络小说网站,有很多穿越玄幻之类的小说,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都有满足各类人物的各种趣味心理,就想到能不能也从这方面通过网络小说过过瘾??
百度了一下,这类小说不多。原因我想第一这毕竟属于外国历史,大部分中国人特别是网文作者了解有限,这类题材会写的不多。少数的几部搜到的也就是《我的苏联》〈苏联1958〉之类,还有其他一些,是属于主角参与到苏联历史中去,但是远没有部分别的穿越历史小说那样叱咤风云,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于改变历史的小说,比较长的有《苏联1991》,但是也仅限于阻止苏联解体和经济崩溃加上后来的国际争霸扩张实力,苏联的核心还是没了,只是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霸主而已。
苏联的核心是经济制度,中央计划经济,理想的变革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一其他与之配套的社会制度的革新。所以苏联的骨架应该是1927年10月开始到1988年的计划经济,如果这个没了,即使像小说《苏联1991》里写的那样,没有解体,经济没有崩溃,实力依旧强大并且不断扩张,也已经失去了核心的精神。但是要照保住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变革的思路上写,难度更是巨大,简直没有一个作者写得出来。苏联或许还有一批老古董懂计划经济,中国则是没有的,看过介绍,中国当年去苏联留学学计划经济的人只有两个,回来后别说操作,连讲课的机会都没有,这决定了没有人有水平写出这种思路的小说。知乎上看到这个话题的讨论,有回帖说如果有人真有方案可以解决苏联后期社会的各种问题(还不一定是理想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变革思路),那这种人也不会出现在网文写手中,国务院等机构需要他。换句话说,摊子太大,写作思路和难度也极大。有这种水平的作者,也不会去写网文穿越了。
所以关于苏联的小说,能写的也就是一些浅参与,发挥某个领域的特长,比如军事,参加战争。比如还见过一本小说,一个中国枪械专家穿越到抗联后来到苏联,先参加战争,后来设计出很多新枪械之类。这样的人物,绝不足以改变历史,对苏联的或许能有些作用,但是极其有限,也就是过个人的瘾,没有能力变更重大历史。
忽然有另一个思路,前几天看了几本金融经济类的小说,主角都是重生九十年代初的,一个是专业的金融人才,一个从倒爷起家,后来主做各种产业,也多次涉及金融。一个主角沈建南,专门做空,书的一个标题就是《重生之我是大空头》,做空日经指数开始,抢先截胡索罗斯打垮芬兰、意大利和英镑,索罗斯只跟在他屁股后面喝了点汤,后来又做空东南亚和日本,是专门的金融人才重生。另一个是做产业的,汽车、计算机、机床和定位系统等。但是起家的资金是倒爷,也从苏联垮台中捡过便宜,就是常规的组皮包公司借卢布兑换成美元的把戏,还截胡了苏联解体后的很多设备技术。但是筹钱的很多次也是做金融的,没有另一本小说沈建南截胡索罗斯的豪气,第一次是和索罗斯合作喝汤,但是开了一百位杠杆,用盈利购买了机床计算机芯片所需的设备,后来也有几次做多粮食,做空泰铢,先空后多恒指,做空互联网泡沫等等大发横财支撑烧钱的各种新技术产业链的研发费用。这两部小说倒是提醒我了,金融是苏联的一个短板,一是金融方面理论和苏联经济理论不合,二是苏联东欧阵营也没有金融市场,对这方面不在行。苏联解体以后,就是被金融手段洗劫一空、这方面倒是可以作为这类小说重生者擅长发挥的一个领域,或许可以借鉴两本小说结合的思路,沈建南重生开始是一个大学经济教师,课堂上讲了一个他的理论,举了日本地产短时间内房价大涨大跌的例子,房子数量,人口都没有变化,供需差不多,价格却有大幅波动,认为就是资本介入的原因,得出一个后来顶级金融炒家都默认的一个结论“资本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在小说里,是和一个美国海归教授的经济理论产生冲突,后来用短时间垮欧洲各国货币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理论。不过如果重生到苏联肯定也会和苏联的经济理论产生冲突(苏联国内的计划经济理论倒是无关,是和苏联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冲突),开始可以安排一些被排挤打压,逃离苏联的情节,在国外发威金融操作攻击各国经济加狂赚,甚至可以安排主角一个犹太人的身份,金融攻击德国打击德国经济甚至影响战争进程,苏联发现价值后重新找上门合作,提供资金,组建机构,安排人手,约定金融理论不能在学校和社会宣扬,只有机构人手之中流传,相当于组建秘密金融特种部队,在国外组织各种投资公司(未必要自己出面),打击他国经济,到处割菲菜等。这还有一个优势,商品期货引起商品价格波动还可能影响到苏联(比如石油),金融期货则是因为苏联东欧没有金融市场,自己可以不受影响。而获取的利润则可以按另一本小说的思路,投资到其他产业和技术的研发上,有了这方面利润的补贴和对他国经济的冲击,或许一个领域的影响倒确实能改变苏联解体崩溃的历史。
百度了一下,这类小说不多。原因我想第一这毕竟属于外国历史,大部分中国人特别是网文作者了解有限,这类题材会写的不多。少数的几部搜到的也就是《我的苏联》〈苏联1958〉之类,还有其他一些,是属于主角参与到苏联历史中去,但是远没有部分别的穿越历史小说那样叱咤风云,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于改变历史的小说,比较长的有《苏联1991》,但是也仅限于阻止苏联解体和经济崩溃加上后来的国际争霸扩张实力,苏联的核心还是没了,只是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霸主而已。
苏联的核心是经济制度,中央计划经济,理想的变革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一其他与之配套的社会制度的革新。所以苏联的骨架应该是1927年10月开始到1988年的计划经济,如果这个没了,即使像小说《苏联1991》里写的那样,没有解体,经济没有崩溃,实力依旧强大并且不断扩张,也已经失去了核心的精神。但是要照保住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变革的思路上写,难度更是巨大,简直没有一个作者写得出来。苏联或许还有一批老古董懂计划经济,中国则是没有的,看过介绍,中国当年去苏联留学学计划经济的人只有两个,回来后别说操作,连讲课的机会都没有,这决定了没有人有水平写出这种思路的小说。知乎上看到这个话题的讨论,有回帖说如果有人真有方案可以解决苏联后期社会的各种问题(还不一定是理想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变革思路),那这种人也不会出现在网文写手中,国务院等机构需要他。换句话说,摊子太大,写作思路和难度也极大。有这种水平的作者,也不会去写网文穿越了。
所以关于苏联的小说,能写的也就是一些浅参与,发挥某个领域的特长,比如军事,参加战争。比如还见过一本小说,一个中国枪械专家穿越到抗联后来到苏联,先参加战争,后来设计出很多新枪械之类。这样的人物,绝不足以改变历史,对苏联的或许能有些作用,但是极其有限,也就是过个人的瘾,没有能力变更重大历史。
忽然有另一个思路,前几天看了几本金融经济类的小说,主角都是重生九十年代初的,一个是专业的金融人才,一个从倒爷起家,后来主做各种产业,也多次涉及金融。一个主角沈建南,专门做空,书的一个标题就是《重生之我是大空头》,做空日经指数开始,抢先截胡索罗斯打垮芬兰、意大利和英镑,索罗斯只跟在他屁股后面喝了点汤,后来又做空东南亚和日本,是专门的金融人才重生。另一个是做产业的,汽车、计算机、机床和定位系统等。但是起家的资金是倒爷,也从苏联垮台中捡过便宜,就是常规的组皮包公司借卢布兑换成美元的把戏,还截胡了苏联解体后的很多设备技术。但是筹钱的很多次也是做金融的,没有另一本小说沈建南截胡索罗斯的豪气,第一次是和索罗斯合作喝汤,但是开了一百位杠杆,用盈利购买了机床计算机芯片所需的设备,后来也有几次做多粮食,做空泰铢,先空后多恒指,做空互联网泡沫等等大发横财支撑烧钱的各种新技术产业链的研发费用。这两部小说倒是提醒我了,金融是苏联的一个短板,一是金融方面理论和苏联经济理论不合,二是苏联东欧阵营也没有金融市场,对这方面不在行。苏联解体以后,就是被金融手段洗劫一空、这方面倒是可以作为这类小说重生者擅长发挥的一个领域,或许可以借鉴两本小说结合的思路,沈建南重生开始是一个大学经济教师,课堂上讲了一个他的理论,举了日本地产短时间内房价大涨大跌的例子,房子数量,人口都没有变化,供需差不多,价格却有大幅波动,认为就是资本介入的原因,得出一个后来顶级金融炒家都默认的一个结论“资本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在小说里,是和一个美国海归教授的经济理论产生冲突,后来用短时间垮欧洲各国货币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理论。不过如果重生到苏联肯定也会和苏联的经济理论产生冲突(苏联国内的计划经济理论倒是无关,是和苏联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冲突),开始可以安排一些被排挤打压,逃离苏联的情节,在国外发威金融操作攻击各国经济加狂赚,甚至可以安排主角一个犹太人的身份,金融攻击德国打击德国经济甚至影响战争进程,苏联发现价值后重新找上门合作,提供资金,组建机构,安排人手,约定金融理论不能在学校和社会宣扬,只有机构人手之中流传,相当于组建秘密金融特种部队,在国外组织各种投资公司(未必要自己出面),打击他国经济,到处割菲菜等。这还有一个优势,商品期货引起商品价格波动还可能影响到苏联(比如石油),金融期货则是因为苏联东欧没有金融市场,自己可以不受影响。而获取的利润则可以按另一本小说的思路,投资到其他产业和技术的研发上,有了这方面利润的补贴和对他国经济的冲击,或许一个领域的影响倒确实能改变苏联解体崩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