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47,779贴子:3,339,599

305mm弹药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比16寸mk6还强的305mm舰炮镇楼


IP属地:广西1楼2021-09-10 12:57回复
    背景设定:L5.0AP和L5.2SAP德国海军于1932年开始研发的新型弹药,原本目的是使被凡尔赛和约限制的小口径火炮(283)具备在正常交战距离击穿敦刻尔克等舰的能力,使A级装甲舰(德意志)在面对处处针对自己的敦刻尔克时能有一定的还手之力,同时也使D级装甲舰(即沙恩霍斯特)能达成反制敦刻尔克的目标。只不过到其研发完成之时,相关口径限制(凡尔赛和约)已经解除。
    相较原先的改动:
    SAP弹重增加到和AP一样(480kg→540kg)、减小装药量(26kg→22kg)和降低初速(730mps→700mps)。现在SAP和AP的弹道系数都是(15.25^2×π)÷(540×9.4)
    =0.144,跟46cm九一和16寸mk8大致处于一个水平。
    SAP的弹道和穿甲能力如下:
    AP的弹道和穿甲能力:

    两者炮弹的搭配使用方法还是SUPP 6/481(半穿洗甲板神教)那套。这两种炮弹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更尖,更钝,更大,更重”本来就是各国舰炮穿甲弹的既定发展路线,这里只不过是给加速了而已,直接一步到位。
    经过公式计算,南达对此款305的免疫区只有3.5km(18~21.5km)。对比一下,南达对史实406SK C/34的免疫区是9km(21~30km,弟中弟),对自己的16寸mk6是4ky(20.5~24.5ky,而且由于经验式弹道极限不如德国完整穿透严格,实际还要再大一些,下同)。而KGV弹药库对此305的免疫区是1.5km(22.5~24km,垂直和水平分别按381和152算,下同),对406SK C/34是5.5km(27~32.5km),对16寸mk6是1ky(25~26ky)。
    以上比较仅限水线以上,关于305mmL5.2SAP的水下穿深,套一下昭和造船史的水下弹存速公式,得水线下6米(20D)的穿深在110上下。在考虑弹道高度问题后,基本除了大和勉强能档外,别的船没有能防得住的。
    综上,这款305的综合穿甲能力已经超越了大部分406(仅弱于三年式和mk7),完全碾压史实380和406SK C/34,用来对付除大和外的其余现役主力舰已经完全足够了。唯一的缺陷就是L5.0AP的装药量小了些(7.83kg),但这至少能在效力射阶段用高射速来弥补,况且L5.2SAP的装药量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9门305只要不到3000吨,非常节省吨位。而9门mk6却要4350吨,8门406SK C/34甚至高达5900吨,重量实在太大,显然都不是理性的最优解。


    IP属地:广西2楼2021-09-10 13:08
    收起回复
      2025-08-25 12:32: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9-10 13:18
      回复
        你又开始搞邪教了,二战305除非上核炮弹不然怎么比16寸。不说别的mk6人家20km外跟你炮战最多15km你就得凉。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9-10 20:55
        回复
          305你在怎么加弹重也不可能跟mk6这种级别的重弹动能相比。mk6砸上去威力不是305能碰瓷的,还有你这种305实战不会有问题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9-10 21:00
          回复
            又来了
            明明对相关知识和计算狗屁不通,非要来这里指点江山,根本懒得跟这种人废话。
            计算过程和依据早就发过了http://tieba.baidu.com/p/7359410229?share=9105&fr=shar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4.8.2&st=1631282704&unique=520986B779C7BE2C628DB2949AA074BF,爱看不看,看不懂的自己去精品区补课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9-10 22:06
            回复
              能有慈父的305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9-10 22:17
              回复
                还有拿水平穿深跟屑一样的SM-33来说事的,醉了
                慈父能21.5km撬开南达的天灵盖?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9-10 22:46
                回复
                  2025-08-25 12:26: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没有威力超过18寸的30mm炮强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9-11 00:12
                  回复
                    再有这种阴阳怪气的一律拉黑删楼,我没那闲工夫陪某些小鬼斗嘴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9-11 00:31
                    回复
                      鬼鬼,大巡要雄起了?


                      IP属地:北京13楼2021-09-12 06:37
                      回复
                        这属性是真的吓人


                        IP属地:北京14楼2021-09-12 06:38
                        回复
                          你说的有点道理,可是这个炮会很嗑药吧……那寿命能有80发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9-13 00:55
                          收起回复
                            请问这种手法,在弹药和火炮的制造工艺要求上会否增加?亦或只是OTL实验数据和理论不足,没能更早出现这类神仙弹?


                            IP属地:中国香港16楼2021-09-14 22:16
                            回复
                              2025-08-25 12:20: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kentwong5a28 应该不会,因为它只不过是30年代现实各国已有炮弹的集合,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比如美国的超重弹,法国的气动外型,日本的九一式平头弹,英美的强减装药射击等。其中AP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因为它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加长了风帽并带有船尾的mk8,只不过被帽更硬,因此对抗表面硬化装甲的能力稍强一些。至于SAP可能会有些问题,它模仿的是口径小得多的203mm九一式穿甲弹,而且弹体更长,如果真做出来测试,实际的性能也许会跟计算值有些出入。两种炮弹长径比都达到5,现实中只有法国炮弹是这样,这按理说会使炮弹保持旋转速度的难度变大,对内膛质量与推进剂有更高的要求。不过我看了一下M1935的膛线和发射药,没感觉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
                              当时各国的炮弹设计和性能都是严格保密的,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各国在设计新一代主力舰时,在防护上各种以己度人,金刚代、KGV和俾斯麦等奇葩实际上就是这么来的。我倾向于认为如果战列舰没有在二战结束后快速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又来一场竞赛,大家还是挖空心思地想要击穿对手主力舰的装甲的话,这种性能的炮弹用不了多就就会演化出来。自从19世纪末克虏伯表面渗碳硬化装甲发明以来,装甲一方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都不再有明显的进步,反倒是弹药一方的性能不断一升再升。像“L5.0/L5.2”这种炮弹,只需要14寸的口径就能严重威胁大和了。其实战列舰如果没有被快速淘汰,五十年代应该又是一个新的甲弹对抗失衡的局面,而且是弹压倒甲。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9-15 03: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