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设定:L5.0AP和L5.2SAP德国海军于1932年开始研发的新型弹药,原本目的是使被凡尔赛和约限制的小口径火炮(283)具备在正常交战距离击穿敦刻尔克等舰的能力,使A级装甲舰(德意志)在面对处处针对自己的敦刻尔克时能有一定的还手之力,同时也使D级装甲舰(即沙恩霍斯特)能达成反制敦刻尔克的目标。只不过到其研发完成之时,相关口径限制(凡尔赛和约)已经解除。
相较原先的改动:
SAP弹重增加到和AP一样(480kg→540kg)、减小装药量(26kg→22kg)和降低初速(730mps→700mps)。现在SAP和AP的弹道系数都是(15.25^2×π)÷(540×9.4)
=0.144,跟46cm九一和16寸mk8大致处于一个水平。
SAP的弹道和穿甲能力如下:
AP的弹道和穿甲能力:

两者炮弹的搭配使用方法还是SUPP 6/481(半穿洗甲板神教)那套。这两种炮弹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更尖,更钝,更大,更重”本来就是各国舰炮穿甲弹的既定发展路线,这里只不过是给加速了而已,直接一步到位。
经过公式计算,南达对此款305的免疫区只有3.5km(18~21.5km)。对比一下,南达对史实406SK C/34的免疫区是9km(21~30km,弟中弟),对自己的16寸mk6是4ky(20.5~24.5ky,而且由于经验式弹道极限不如德国完整穿透严格,实际还要再大一些,下同)。而KGV弹药库对此305的免疫区是1.5km(22.5~24km,垂直和水平分别按381和152算,下同),对406SK C/34是5.5km(27~32.5km),对16寸mk6是1ky(25~26ky)。
以上比较仅限水线以上,关于305mmL5.2SAP的水下穿深,套一下昭和造船史的水下弹存速公式,得水线下6米(20D)的穿深在110上下。在考虑弹道高度问题后,基本除了大和勉强能档外,别的船没有能防得住的。
综上,这款305的综合穿甲能力已经超越了大部分406(仅弱于三年式和mk7),完全碾压史实380和406SK C/34,用来对付除大和外的其余现役主力舰已经完全足够了。唯一的缺陷就是L5.0AP的装药量小了些(7.83kg),但这至少能在效力射阶段用高射速来弥补,况且L5.2SAP的装药量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9门305只要不到3000吨,非常节省吨位。而9门mk6却要4350吨,8门406SK C/34甚至高达5900吨,重量实在太大,显然都不是理性的最优解。

相较原先的改动:
SAP弹重增加到和AP一样(480kg→540kg)、减小装药量(26kg→22kg)和降低初速(730mps→700mps)。现在SAP和AP的弹道系数都是(15.25^2×π)÷(540×9.4)
=0.144,跟46cm九一和16寸mk8大致处于一个水平。
SAP的弹道和穿甲能力如下:

AP的弹道和穿甲能力:

两者炮弹的搭配使用方法还是SUPP 6/481(半穿洗甲板神教)那套。这两种炮弹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更尖,更钝,更大,更重”本来就是各国舰炮穿甲弹的既定发展路线,这里只不过是给加速了而已,直接一步到位。
经过公式计算,南达对此款305的免疫区只有3.5km(18~21.5km)。对比一下,南达对史实406SK C/34的免疫区是9km(21~30km,弟中弟),对自己的16寸mk6是4ky(20.5~24.5ky,而且由于经验式弹道极限不如德国完整穿透严格,实际还要再大一些,下同)。而KGV弹药库对此305的免疫区是1.5km(22.5~24km,垂直和水平分别按381和152算,下同),对406SK C/34是5.5km(27~32.5km),对16寸mk6是1ky(25~26ky)。
以上比较仅限水线以上,关于305mmL5.2SAP的水下穿深,套一下昭和造船史的水下弹存速公式,得水线下6米(20D)的穿深在110上下。在考虑弹道高度问题后,基本除了大和勉强能档外,别的船没有能防得住的。
综上,这款305的综合穿甲能力已经超越了大部分406(仅弱于三年式和mk7),完全碾压史实380和406SK C/34,用来对付除大和外的其余现役主力舰已经完全足够了。唯一的缺陷就是L5.0AP的装药量小了些(7.83kg),但这至少能在效力射阶段用高射速来弥补,况且L5.2SAP的装药量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9门305只要不到3000吨,非常节省吨位。而9门mk6却要4350吨,8门406SK C/34甚至高达5900吨,重量实在太大,显然都不是理性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