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了下马丘比丘加成,这里直接给结论:加成很低,一般最高也就能达到40左右。
具体结论是马丘比丘的加成为:马丘比丘建造城的人口增长率去掉百分比后数值的一半。
下面是测试方法
造好马丘比丘以后先把建造城农业人口填满,此时马丘比丘建造城增长率为76%
此时找一个分城看粮食及生产率,粮食为77,增长率为60%

此时把马丘比丘建造城所有农民换位置,马丘比丘建造城增长率为63%

而同样的分城,增长率为58%,粮食则为70
有人说马丘比丘是翻译问题,其实不是的,我这里都用的英文版就是因为我去看了一眼原版文本,翻译是没问题的

这是上面数据的表格

分城粮食前后差值为7,刚好为建造城增长率去掉百分比后数值的一半(76-63)/2=6.5四舍五入后的数值,至少文本中提到了50%的概念,而分城增长率相差的2%却和6.5%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马丘比丘的加成为:分城获得的粮食数量=建造城人口增长率去掉百分比的一半。
后面经过多次测试,均验证了我的观点。
这里附wiki上粮食转化为人口增长率的公式
人口增长率=(1-(1+0.02x)^-1)*100%,x为盈余粮食数
换成人话来说就是,粮食越多单位粮食转化成人口的效率越低,同时一回合人口增长率永远达不到100%,粮食再多只会无限趋近于100%(标速情况下)。
也就是说马丘比丘的加成最高也到不了50粮。
列几个比较直观的例子
主城50盈余粮食,增长率为50%,马丘比丘的分城加成为25食物。
主城100盈余粮食,增长率为67%,马丘比丘的分城加成为34食物。
主城200盈余粮食,增长率为80%,马丘比丘分城加成为40食物。
这里就能看出,主城食物越高,单位粮食的效率越低,而马丘比丘的加成也真的是少的可怜。
具体结论是马丘比丘的加成为:马丘比丘建造城的人口增长率去掉百分比后数值的一半。
下面是测试方法
造好马丘比丘以后先把建造城农业人口填满,此时马丘比丘建造城增长率为76%

此时找一个分城看粮食及生产率,粮食为77,增长率为60%

此时把马丘比丘建造城所有农民换位置,马丘比丘建造城增长率为63%

而同样的分城,增长率为58%,粮食则为70

有人说马丘比丘是翻译问题,其实不是的,我这里都用的英文版就是因为我去看了一眼原版文本,翻译是没问题的

这是上面数据的表格

分城粮食前后差值为7,刚好为建造城增长率去掉百分比后数值的一半(76-63)/2=6.5四舍五入后的数值,至少文本中提到了50%的概念,而分城增长率相差的2%却和6.5%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马丘比丘的加成为:分城获得的粮食数量=建造城人口增长率去掉百分比的一半。
后面经过多次测试,均验证了我的观点。
这里附wiki上粮食转化为人口增长率的公式
人口增长率=(1-(1+0.02x)^-1)*100%,x为盈余粮食数
换成人话来说就是,粮食越多单位粮食转化成人口的效率越低,同时一回合人口增长率永远达不到100%,粮食再多只会无限趋近于100%(标速情况下)。
也就是说马丘比丘的加成最高也到不了50粮。
列几个比较直观的例子
主城50盈余粮食,增长率为50%,马丘比丘的分城加成为25食物。
主城100盈余粮食,增长率为67%,马丘比丘的分城加成为34食物。
主城200盈余粮食,增长率为80%,马丘比丘分城加成为40食物。
这里就能看出,主城食物越高,单位粮食的效率越低,而马丘比丘的加成也真的是少的可怜。